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曆史上的君臣關系一直十分微妙,皇帝希望臣子為國家建功立業,但是又時時提防,于是皇帝在心裡設定一條臣子不可逾越高壓線,叫功高蓋主,很多名臣将相都是以而死。
一般皇帝在天下安定時都會做一件事,鏟除位高權重的功臣,輕則罷官,重則處死。但是中國曆史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經常做些不一樣的事,其中一件就是不殺功臣。

秦國壓榨底層人民群衆,經常大興土木,弄得民生怨道。但是對待統一天下的功臣,卻非常好,比如王翦父子功高蓋主,卻依舊三代為官,執掌軍隊。
這種做法很人性,也是群臣希望看到的,但是卻有一個巨大的潛在危險。開國皇帝可以鎮得住功臣,為己所用,但是自己的兒子不一定鎮得住。
秦始皇死後,大臣趙高與李斯篡改诏書,扶持胡亥登上王位,胡亥與前始皇相差太遠,根本鎮不住這些老臣,胡亥之前在趙高的蠱惑下,對大臣以及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開血腥大屠殺,皇權權利逐漸被趙高架空,最終成為趙高的傀儡。
後來随着陳勝揭竿而起,各地紛紛組成起義軍反抗秦朝統治,趙高擔心控制不住朝堂局勢,就派人殺了胡亥,想自己當皇帝。可是遭到群臣反對,于是趙高打算再立一個傀儡皇帝。
趙高找到子嬰,立他為秦王,而不是皇帝。然而趙高這幾年沒有對手,目空一切,以為子嬰隻是一個任他使喚的傀儡。在即位時,子嬰托病不去,趙高隻好親自去宗廟請子嬰,但是又沒帶什麼武士,剛進去就被子嬰埋伏的人給殺了。
可惜剛平定内憂,外患接踵而至,子嬰沒有成為中興之主的命了。即位46天後,劉邦率大軍,兵臨鹹陽,屯兵灞上。鹹陽城内已無兵抵抗,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劉邦。子嬰眼看大勢已去,便到劉邦軍前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很會籠絡人心,沒有殺子嬰。一個多月後,項羽率領大軍進入鹹陽後項羽來了,一把大火燒光,把子嬰和其他的王室成員統統殺掉。
秦國先祖奮鬥幾百年,建立起偉大的帝國,可惜曆經二世而亡。
不過,子嬰的身世也備受争議,有人說他是胡亥的侄子,有人說他是秦始皇的弟弟,還有人說他是秦始皇的侄兒,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