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唐代詩人章竭的這句詩表達了自己對于秦朝大業興亡的感慨和反思。

秦朝是一個短壽而且朝代,同樣也是一個壯觀輝煌的年代,在那個征伐混亂的年代,秦王嬴政帶領着秦國的鐵騎掃盡了諸侯,從此将華夏大地歸于一統。

然而,在嬴政駕崩後不久,強盛的秦王朝也很快迎來了他的終結,隻是,雖然嬴政和秦王朝都已經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但是他留給我們的遺産卻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比如說震驚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大陸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偉大奇迹,一直以神秘和壯觀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裡面的人俑神态各異,栩栩如生,

然而,在成千上萬的人俑當中,卻有一個人俑臉部是綠色的。那麼,這個綠色的人俑究竟從何而來,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一、發現綠色人俑

發掘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大陸考古史一件足以被後世史書深刻銘記的大事,而這個曆史性大事件的開端在1962年。

那時候我們技術水準還遠沒有現在這麼先進,是以當時考古挖掘的進度十分緩慢,然而就是是這樣,考古隊員們還是在發掘程序中被震驚到了,這位這座陵墓太過壯觀了,成千上萬的兵馬俑聚集在一起,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守衛着陰靈世界的江山,在千秋萬載後,還在向後人展現着曾經浩大軍威。

而且,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人們對于古人技藝的驚歎程度也在不停地上升,因為這些兵馬俑不僅數量衆多,而且大小,姿勢和神态都不一樣,這無一不在昭示了古代工匠的巧奪天工之力。

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被發掘出來的兵馬俑越來越多,一尊特别的兵馬俑也出現在了看護隊員的面前,這尊兵馬俑的奇特之處并不在于他的造型,這是一尊跪射俑,這在兵馬俑中并不少見,

這尊兵馬俑的奇異之處在于他的臉部竟然是綠色的,這尊兵馬俑也是以被一些人叫做綠臉俑。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最先考古學家們認為臉上的綠色可能是由于出土後的化學作用導緻的,但是之前出土的兵馬俑由于儲存不當,都是變成灰色,從來沒有變成綠色,而且這尊兵馬俑除了臉部之外,其他部分的顔色都很正常,如果是化學作用,也沒有隻作用到臉上的道理。

既然化學作用導緻的結果,那麼這個綠臉俑的解釋就隻有一個了,他的臉部本來就是綠色的,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時,這個兵馬俑臉上的綠色到底代表着什麼意思,如果他有一些特别之處,又為什麼會和其他的跪射俑排列在一起?

總之,綠臉俑的出現引起了考古學家極大的興趣,同時也給秦始皇陵兵馬俑的開采和研究增加的新的問題,自從綠臉俑面世以來,各方人士腦洞大開,紛紛對綠臉俑出現的原因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那麼,大家對于綠臉俑都有着哪些猜測呢?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二、綠臉俑之謎

自從綠臉俑出土一來,文物專家就針對這這尊特殊的兵馬俑不停議論,而他們對于綠臉原因的解釋也各不相同。

有人認為這是工匠在施工過程的一個惡作劇,因為一般而言,秦俑面部都是粉紅色的,而這個俑人卻罕見地呈現為綠色,所有有人大膽猜測,這是由于兵馬俑的施工過程太過漫長無聊,是以工匠作了這樣一個惡作劇。

當然,還有人認為這是工匠為了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感受而進行的藝術創作,也有人覺得做這個人俑的工匠就是一個色盲,沒厘清顔色,是以才會這樣。

除了從工匠身上找原因之外,也有人覺得這個人俑身上的綠色本身就蘊含着特殊的意義,比如,有的人覺得綠色代表着少數民族,因為在大陸的戲劇舞台上,綠的臉譜就是少數民族的象征。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而且,秦人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也跟密切,是以,這個綠臉俑可能是融合了少數民族的一些特征。

此外,還有人覺得綠色和祭祀和祝福有關,因為上戰場本身就是一件萬分危險的事情,是以在上戰場之前,家人都會為士兵祝福祈禱,是以,塗綠臉也是是一種特殊的保平安的方式。

還有人覺得這個綠臉俑是軍隊中的一個傩人,也就是負責軍中祭祀活動的一種人,臉上塗抹綠色,是一種表示對神靈敬畏和溝通神靈的方式。

其實,這些猜測都有一定的依據,但很多的隻是憑借自己主觀臆斷而形成的一種猜測,比如修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工匠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而且有很清晰的追責制度,是以,工匠怎麼敢在陶俑上放飛自我,做一些惡作劇或者自我創作。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而且關于綠臉表示少數民族和綠色代表平安和吉祥的說法也沒法找到明确的出處,是以,關于綠臉成因的說法雖然有很多,然而大多數卻都是經不起嚴格的推敲和考證的,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隻有等待考古學家和文物專家的進一步發現和研究。

那麼,這一尊綠臉俑現在的待遇怎麼樣呢?

三、綠臉俑的現狀

由于這一尊綠臉俑是大陸目前在秦始皇陵發現的唯一一尊綠臉的兵馬俑,是以他也十分地珍貴,為了盡可能完好地儲存這尊兵馬俑,博物館也想盡了辦法。

在當初剛剛将這尊綠臉俑發掘出來的時候,人俑的頭部已經和身子發生了分離,而且綠色彩繪之上沾滿了淤泥,為了使這尊兵馬俑免受進一步的傷害,是以考古工作者花了很大力氣才将淤泥和彩繪層分離。

兵馬俑中,有一張連專家都無法解釋的“臉”,如今禁止出國參展

也正是由于綠臉俑曾經受到損害的緣故,現在博物館對于他的保護也是格外的小心,大陸每年都會有将兵馬俑送到國外去展覽的活動。

然而,這尊綠臉俑一次也沒有走出國門,因為根據保護的需要,相關部門已經明令禁止這一尊綠臉俑出國展覽,迄今為止,綠臉俑唯一一次離開大陸也隻是前往台灣地區展覽而已,而且在台灣展覽一圈之後,緊接着就小心翼翼地又運回了大陸,可見博物館對他的重視程度。

總之,物以稀為貴,正是由于綠臉俑的獨一無二,是以他才擁有了更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研究價值,這也是他享受着其他普通兵馬俑所不能有的待遇的重要原因,希望在博物館的悉心保護之下,綠臉俑能夠完好無損地傳給千秋萬代。

結語:

其實,所有的文物都不是專屬于我們的,而是先人遺留給後世的饋贈,然而,這饋贈不僅僅是留給我們的,更是留給我們的後人的,這文物背後所代表着的,其實是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一種世代傳承。

我們從先民那裡繼承了過來,又将其傳之于後世,在代代不息的薪火相傳之中,中華的文化得以無窮無已的延續下去。

而這也正是保護綠臉俑的價值所在,他從遙遠的秦朝一直被遺留到了現在,見證過一個王朝最鼎盛的時候,他身上承載着的是厚重的曆史血脈和文化精魄,他身上所附着的創造他的工匠的智慧和文明的印記。

是以,我們才需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包括綠臉俑在内的所有文物都儲存下去,因為隻要這樣,我們的後世子孫才能看到先民的智慧結晶,他們才有東西傳向後代,千年萬年,永世不絕。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