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太監名氣太大,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後來更是直接影響世界

紙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發明者蔡倫更是光照史冊,成為了我國曆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蔡倫其實是一個太監。

蔡倫字敬仲,出生于桂陽郡(今湖南東南部),是東漢漢章帝身邊的宦官。史書記載,蔡倫雖是宦官,但皇帝非常寵信他,經常讓他幫忙處理政務。古代宦官幹政現象并不少見,但明明白白地記載在官方史書上的卻不多。關于蔡倫為何能夠名列史書,這還要從漢章帝的皇後窦氏說起。

此太監名氣太大,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後來更是直接影響世界

皇後窦氏雖然地位尊貴,但是,一直未能為皇帝誕下子嗣。在封建王朝中,皇位繼承一直是重中之重,絲毫馬虎不得。漢章帝從皇位傳承的角度考慮,決定立宋貴人的兒子為太子,即:太子慶。眼見宋貴人母憑子貴,越來越受到皇帝的疼愛,窦氏不禁感到焦急起來。

為了鞏固自己的皇後之位,窦氏想出了兩條計策:

一是從後宮的梁貴人處過繼一個男孩到自己名下;

二是想法設法陷害宋貴人。

過繼到了兒子後,窦皇後的境遇依然改變不大。思前想後,她還是決定想方設法來鏟除宋貴人。因為,自己即使有了名義上的兒子,可太子之位已經确立,這樣做的意義實在不大。但是,自從宋貴人的兒子被封為皇太子之後,漢章帝一直非常偏愛她,而且,太後也非常喜歡宋貴人。

此太監名氣太大,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後來更是直接影響世界

如果,窦皇後憑借皇後之位強行找宋貴人的麻煩,那麼,很容易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于是,窦皇後隻能靜靜等待。不久之後,皇太後因病去世,窦皇後蠢蠢欲動,在宋貴人的身邊安插了很多眼線,想要羅緻罪名進行構陷。恰巧宋貴人生病,向自己的家人寫了封信。

窦皇後的手下馬上截取下來,發現信中有着這八個字“病思生菟,令家求之”。窦皇後收到消息後計上心來,決定從這八個字中大做文章。菟是一種植物,經常用來做藥材。本來,宋貴人隻是單純地讓家人幫忙尋找菟來治病。可是,窦皇後抓着這個“菟”字不放,硬要說宋貴人想要用菟做巫術。

此論一出,整個大漢王朝都為之震動。漢武帝時期爆發曾爆發過巫蠱之禍,受牽連而死的人高達十萬,聞者無不心驚膽戰。此時,聽說宋貴人與巫術有染,大臣和後宮諸人紛紛遠離宋貴人,唯恐引火燒身。窦皇後見狀,又拉攏了不少人向漢章帝誣告宋貴人,想要将宋貴人涉及巫術的罪行徹底坐實。

漢章帝聽後大怒,立即下令将太子慶和宋貴人全部廢掉,改立窦皇後的養子為太子。宋貴人被處置後,漢章帝想起兩人曾經的過往,不由地動了恻隐之心。他決定将宋貴人交給蔡倫看管,如果,宋貴人有所悔悟的話,自己再重新恢複她的貴人之位。

此太監名氣太大,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後來更是直接影響世界

就這樣,身為宦官的蔡倫涉及到了帝王的家事,同時也面臨着站隊問題。因為,窦皇後和宋貴人不和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如果,想要在宮中久存,就必須要做出選擇。最終,蔡倫選擇了窦皇後。他不斷地诋毀宋貴人,令漢章帝對宋貴人殘留的最後一絲柔情也為之消散。

宋貴人悲痛之下,用自殺的方式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這樣一來,窦皇後的養子承繼大統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了。宋貴人自盡後,窦皇後對蔡倫信任有加,甚至,公然允許蔡倫以宦官的身份處理政務。不料,窦皇後的養子(漢和帝)英年早逝,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就駕崩了。漢和帝生前僅有一個三月大的嬰兒,不到三歲也去世了。

無奈之下,群臣隻好擁立皇族旁系為新皇。選來選去,選中了之前漢章帝和宋貴人的孫子劉祜,也就是被廢掉的太子慶的兒子。劉祜登基,是為漢安帝。漢安帝的即位,為蔡倫日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安帝年幼的時候,蔡倫尚且可以依靠鄧太後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可是,随着鄧太後的去世,安帝的逐漸成長,蔡倫的處境越來越不料。安帝長大之後聽說了祖母和父親當年的事,下令為兩人平反,并且,對蔡倫嚴加治罪。看到漢安帝翻起了宋貴人的舊賬,蔡倫不禁冷汗直冒。還沒等有關人員前來審查,他就戰戰兢兢的服毒自盡了。

此太監名氣太大,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後來更是直接影響世界

聽說,蔡倫為了體面一點,還特意在死前洗了澡,換了衣服。就這樣,蔡倫像當年含恨自殺的宋貴人一樣,選擇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至于蔡倫造紙造紙,有一點我們必須在這裡澄清一下,那就是:造紙術到底是不是他發明的?

史書上關于蔡倫造紙的記載十分簡略,隻說他“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漁網以為紙”。作為一項偉大的發明,材料的選取、工藝的改進,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過程必然艱難曲折,涉及的技術問題也很複雜,擱在現代,寫幾十篇論文、幾部書都沒有問題,但史官卻十分吝啬,隻用了不足20個字全部交代完了。不過,這個記載雖簡略,卻很确切,認定紙的發明人是蔡倫,長期以來,成為定論。

但是,近些年來,頗有人提出異議。

此太監名氣太大,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後來更是直接影響世界

話說,在1986年的甘肅天水放馬灘的一個漢墓裡,出土了一張紙。這張紙又薄又軟,紙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繪的山、川、路等。據考證,這是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2010年7月出版的《中國考古學·秦漢卷》,根據20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指出:“早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已創造出了麻質植物纖維紙了。”

之後,随着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在陝西、甘肅、新疆等地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中發現西漢不同時期制造的古紙,進而引起了造紙起源問題的大讨論。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一百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東觀漢記》、《蔡倫年譜簡編》、《中國考古學·秦漢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