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原定授中将軍銜,但主席提了四個字,他帶頭降為少将

1955年授銜時,原定的中将人選超過200人,上報後,主席搖搖頭說:“有點多了。”

這時候,一個人站了出來,說:“我帶個頭,中将軍銜我不要了,給我定個少将就行。”

好幾位原定中将軍銜的人見他表了态,也紛紛表示:“老湯帶頭,我們也不能落後,中将軍銜不要了。”

就這樣,中将由200多人,降到了175人(後來又補授兩人,共177人),連主席都稱贊說:“這個老湯帶的好啊,幹部就應該能上能下。”

這個老湯,就是開國少将湯光恢。

他原定授中将軍銜,但主席提了四個字,他帶頭降為少将

很多人替湯光恢惋惜,說你是标準的中将資曆,為什麼不要?

湯光恢說:“和那些犧牲的戰友們相比,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我的這個少将軍銜,都不知道是多少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得之都有愧!不管是什麼軍銜,不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嗎?”

湯光恢是江西永豐人,父親是個教書先生,湯光恢因為讀書用功,被送到一所免費國小讀書。1925年考試,湯光恢取得第一名,随後留校任教,人稱“小秀才”。

因為文化水準高,湯光恢參加革命後,最擅長的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湯光恢擔任紅2師5團警衛連指導員時,用極短的時間,記下了全連所有戰士的姓名、籍貫、家庭成分,隻要有時間,就會開一個小會,鼓勵大家堅定革命信念。

做通了戰士的說服,戰鬥力就會加強,湯光恢所在的連,沒有一個非戰鬥性的減員,也就是說,沒有一個逃兵。

他原定授中将軍銜,但主席提了四個字,他帶頭降為少将

(圖:左四為湯光恢)

到了抗戰時期,湯光恢擔任新四軍保衛部長,保衛部長是幹什麼的呢?有一個詞你一定聽說過——鋤奸部,湯光恢就是幹這個的。

有一個新四軍軍部機要科的機要員,收到家裡一封信,說希望他能回到國統區,找個好工作。很快,這個機要員就被國民黨情報部門盯上了,把他拉下了水。

湯光恢在跟他閑談時,發現這個人目光遊離,言談緊張,知道他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就下令沒收這個人準備寄回家的信件,果然,裡面記的全是新四軍最機密的譯電本。

副軍長項英知道此事後,稱贊湯光恢拯救了新四軍,不然新四軍就遇到大麻煩了。

1938年,有個叫楊忠的特務,以醫院護士長的身份混進了新四軍,擔任教導總隊醫生。但在跟新四軍同僚的交往中,楊忠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就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希望能真正加入新四軍。

事情公開後,很多人說楊忠的身份不純,要嚴懲,殺雞儆猴。但湯光恢說:“楊忠有這個想法,說明他并不願意跟國民黨走進死胡同,可以利用他的身份,為新四軍服務。”

他原定授中将軍銜,但主席提了四個字,他帶頭降為少将

項英采納了湯光恢的建議,暗中發展楊忠為黨員,讓他繼續“騙取”國民黨的情報,為新四軍做出了很多貢獻。

但就因為這個身份,讓楊忠在以後吃了不少苦頭。在十年特殊時期,楊忠被抓了好幾次,都不能自證清白,最後隻好說:“你們去找湯光恢吧,他可以為我作證。”

辦案人員找到湯光恢,詢問楊忠的情況。其實,當時湯光恢自己都自身難保,家人勸他不要再蹚渾水了,但湯光恢還是站了出來,為楊忠作證:“當年要沒有楊忠的忠誠,新四軍還不知道有多大的麻煩。我以人格為楊忠擔保,他要出了問題,我替他坐牢!”

晚年時,楊忠每次提到湯光恢,都會感動得流淚,說要不是他,自己不知道已經死多少次了。

在解放戰争時期,湯光恢擔任第三野戰軍第21軍政委,軍長是中将滕海清。後來,湯光恢調任膠東軍區政委,司令是中将錢鈞。是以,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動降銜,肯定也是中将。

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湯光恢生于1909年,于2008年病逝,足足活了100歲(虛歲),善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