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太醫可出入宮禁,為何不用變“太監”?朱元璋解決方案很完美

在宮廷劇泛濫的今天,經常可以在殿試上看見這樣的橋段:某某妃嫔因為生活寂寞而跟太醫擦槍走火,甚至懷上了太醫的孩子,好比說《甄嬛傳》中的沈眉莊和溫實初。但是其實在真實曆史中,太醫是不可能跟後妃有什麼牽扯的。

古代太醫可出入宮禁,為何不用變“太監”?朱元璋解決方案很完美

很多人都心存疑慮,為什麼同樣出入宮禁,太監必須要去勢,而太醫和侍衛就不用呢?其實這個原因很好了解,首先皇宮侍衛是有固定的巡邏路線的,而且配置設定在各宮戍守的侍衛也不準私下跑到别的宮室去串門子。不僅巡邏路線要固定,而且人數也必須固定,他們選擇的路線是不可能撞見任何嫔妃的。

古代太醫可出入宮禁,為何不用變“太監”?朱元璋解決方案很完美

而作為太醫,雖然可以近距離的接觸皇帝的嫔妃們,但是受到的限制就更多。妃嫔染病,想要請太醫來診治,是需要走很多道“手續”的。首先妃嫔要派人先去太醫院報備,太醫院會記載下具體的時間,由哪位當值的太醫出診。然後必須由一個到兩個太醫院的太監陪同一同前往妃嫔的宮室診病。在問診的時候,太醫也不可能單獨跟這個嫔妃相處,屋内必須有至少四個人同時陪同。等到問診結束,太醫傳回太醫院,太醫院再詳細的記錄下太醫這次診病開出的藥方、所用的時間。太醫隻負責診病,抓藥煎藥都有專人負責,他也沒有再一次接觸嫔妃的可能。

古代太醫可出入宮禁,為何不用變“太監”?朱元璋解決方案很完美

《祖訓錄》中記載,朱元璋曾經将太醫問診的詳細流程做了明确規定。後宮嫔妃看病,必須有人陪同監視,在場的必須有太監和宮中的老婦。如果這個妃嫔在太監沒有到場的情況下直接讓太醫診脈,那麼失職的太監會被全部處死。也正是因為這種制度,是以太醫和嫔妃搞暧昧基本是不可能的,也就不需要被變成“太監”了。而太醫雖然是治病救人的職業,但是其實在古代是“賤工”之一。

古代太醫可出入宮禁,為何不用變“太監”?朱元璋解決方案很完美

當時有一種說法叫做“君子醫國”,也就是說能輔助帝王治理國家的才能算君子,像太醫這種醫人的當然算不上好行當。好比說著名的醫聖張仲景,他雖然成就卓著但是卻沒能被載入正史。而太醫院的太醫,最低等級的按照品級來說也不過八品、九品,而所謂的最高一級做到太醫院院判的,也不過是個五品小官而已。

電視劇中如今也常見這樣的橋段,太醫被嫔妃買通,去幫助她暗害别人的孩子,這種情況在曆史上也很難發生。在古代,如果一個妃嫔懷孕,皇帝一般會同時指派四五個太醫,一同照顧她。除了太醫之外,皇帝還會從身邊撥人去到這個妃嫔宮裡,不分白天黑夜的在她宮中戍守。而太醫不僅要負責日常的診脈,還需要為嫔妃輪流值夜,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在這種層層把關之下,即便有一個太醫被買通,剩下的幾個也能很快的發現不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