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清戰場利器紅衣大炮,真的能達到史書記載中,十裡的射程嗎?

在中國曆史上,隻要有朝代的更替,有疆土的擴張,那就幾乎避免不了戰争的發生了。從原始時代的原始武器以及後來的冷兵器時代,後來,四大發明的誕生,讓我國慢慢有了火炮等熱兵器的出現。

明清戰場利器紅衣大炮,真的能達到史書記載中,十裡的射程嗎?

絲綢之路開啟後,我國就開始了對外交流,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我國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例如,在明清交際時期,就從西洋傳入了我國一件武器,叫做紅衣大炮。

我們都知道,明朝末年是一個亂世,外有勁敵虎視眈眈,内有起義風起雲湧,在這樣的環境下,明朝政府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國家了。此時,明朝政府派出了一位對西方軍事科技頗有研究的大臣帶人前往葡萄牙,為明朝購進了一批紅衣大炮。

明清戰場利器紅衣大炮,真的能達到史書記載中,十裡的射程嗎?

紅衣大炮的出現,在明朝的戰場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它僅有22台,但它的威力确實不容小觑,比明朝的其他軍事兵器要強大的多。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紅衣大炮的最高射程可以達到十裡,換算過來也就是五千米啊!這樣的威力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也正因如此,在紅衣大炮的存在下,之後明朝和後金的許多場戰役都遊刃有餘,把後金打得落花流水,也讓明朝的大臣們欣喜不已。

不過,僅僅有二十二台紅衣大炮,遠遠不能支撐起明朝一個國家的戰争。是以,明朝政府又派了專門人士,研究紅衣大炮的結構,在這期間,光是明朝就造出了一千多台紅衣大炮。到了清朝,紅衣大炮依然沒有落後,甚至又做了更好的改進,這一時期,讓我國的軍事發展更上一層樓。不過,自從鴉片戰争過後,我國一落千丈,軍事技術也遠遠不如西方國家,紅衣大炮也已經不足以和西方國家的軍事武器抗衡了。

明清戰場利器紅衣大炮,真的能達到史書記載中,十裡的射程嗎?

而史料記載,紅衣大炮的射程最高可以達到十裡之遠,這到底是真是假?若說是最高射程,也應該是在理想狀态下的一種情況,但在實際的戰争中,考慮到戰地、天氣等不确定因素,這就會對紅衣大炮的射程起了較大的影響,讓它遠遠無法達到十裡的射程,說是十裡,也可能有誇大的成分。

況且,紅衣大炮畢竟是一種傳統武器,當時對武器的建造方案也是極為重視的,一般不會外傳,否則我國也能知道紅衣大炮的建造過程了。

明清戰場利器紅衣大炮,真的能達到史書記載中,十裡的射程嗎?

後人大部分也隻是對紅衣大炮射程的一個猜測,許多人想法不一,何況記載也不完整,經過大緻的判斷,更多學者認為紅衣大炮的射程在二百米到三千米左右。

在當時的時代,西方能夠發明出紅衣大炮這樣的軍事武器,已經算是非常先進了。盡管在如今看來,它不夠完善,甚至存在許多不确定的問題,但足以證明人們的智慧了。

到了後期,随着曆史的發展,紅衣大炮若不做出一些改進,跟不上曆史的步伐,結果隻能是被淘汰。但當時的我國并意識不到這些問題,紅衣大炮的威力也幾乎沒有提高,射程依舊是保持在了西方國家十裡左右的記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