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作者 | 小肥貓

編輯 | 周欣

我國的科技公司有很多,但出名的卻很少,其中大家了解最多的也就是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聯想等公司了。

他們每年都在研發上投了幾十億甚至是幾百億,幾千億,但是依舊被外國“打壓”,或是面臨了很大的難題無法解決。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呢?這些公司每年投入這麼多錢到底研發了個啥?為什麼隻看見投資錢,看不見回報呢?莫非這些錢被吃了回扣了?

一、聯想也有研發投入?

沒錯,聯想還真的有研發投入,雖然和其他廠商對比看着不是很多,但是對于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真的是很多了。

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态,聯想現在的主要業務就是賣電腦和手機,以及其他的3C數位産品。

從知名部落客“司馬南”先生的視訊來看,聯想近3年來投入的研發資金大約為340億元,每年大概就是113.3億元的研發投入,看着也有很多錢。給人一種聯想很厲害的感覺啊,很重視科技發展啊!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再看看華為,2020年一年就研發投入了1400多億人民币。這可是聯想一年研發投入的十倍啊!

聯想集團在5月27日,公布2020/21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業績,第四季度營收創紀錄,本财年營收創紀錄,達4116億人民币。而價位華為在2020年實作了高達8914億元人民币。

——人家華為掙得多,是以研發投入得多,很正常嗎。

換算一下,華為8000億投資1000億,那麼聯想的4000億應該投資500億才對啊,聯想你有問題啊!

财報顯示,2020年小米總收入2459億元,資料看着還不如聯想啊,但是人家小米在20年的時候投入研發了114億元,小米你不對勁,怎麼能這樣呢?

咳咳,跑題了,言歸正傳,華為到底投資了什麼?

二、華為到底投資了啥?

之前華為就大舉對深圳進行投資,不過華為的戰略眼光可不是房地産,而是深圳的科技産業園區。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不還是房地産嗎?

這塊地占地足足有51.49萬平方米,建成面積可高達76.36萬平方米。是時隔多年之後華為在深圳又一大投資,與其說是房地産,更不如說是華為自用的“房地産”。

華為用這塊地,主要還是主要建設廠區,加大生産力度,并且還能為當地以及周邊城市提供工作崗位和招攬社會人才。

不過這塊地也才花了華為不到3個億,對華為來說就是蚊子的肉,無所謂了。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另外,華為投資最多的就是半導體公司。這也是當下華為最大的問題所在了。——“沒有晶片”,找誰說理去?

截至2021年7月6日,華為哈勃共投資 38 家半導體相關公司。

從半導體産業鍊布局來看:華為哈勃共投資 18家設計公司、8家材料公司、5家軟體公司、3家零部件公司、2家裝置公司、1家測試公司、1 家 IDM。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其實這也很好了解。

都是中國的科技公司,華為投資了,人家就安安心心搞研發,研發成功了皆大歡喜,研發失敗了,沒關系,還有其他公司。

但很多人就好奇,華為什麼老是投資設計(晶片構造)公司,而不投資一些生産晶片的公司呢?

其實這也很好了解。你想啊,現在能生産華為手機所需要的麒麟9000 5nm晶片的公司都有誰?三星、台積電。然後就沒了吧。

其實不是華為不想投資更多的這些晶片生産公司,而是華為需要的更多晶片。是小納米、高性能的晶片。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此外,肥貓搜查資料以後發現,華為還愛投資濾波器公司。

比如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簡稱德清華瑩)、好達電子等。

并且這些濾波器公司都有一個特點:實用豐富。産品線極其豐富,不僅能解決華為的濾波器問題,還能給華為提供更多的産品和配件,優化華為産品的性能和實用性。

那麼問題來了。每年投資了這麼多錢,為什麼就是不見成效呢?

其實早在2019年,任正非就用7000多字回答了這個問題。

任正非說:

“我隻是能看到科學家真實的研究過程,知道達到這個水準的難度,我知道要從最基礎的教育抓起,都要尊師重教。如果真的重視起來并且實施的話,将來這個國家二三十年、三五十年都有希望。

未來二三十年人類一定會爆發一場巨大的革命,革命的恐怖性人人都看到了。特别是美國看得最清楚,他才能要“槍打出頭鳥”,但他沒想到我們早就做了準備。現在已經不是架上大炮可能摧毀一個國家的時代了。”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但是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呢,為什麼華為每年投資了這麼多的錢,就是很少看見成效,反而還繼續遭到打壓呢?

其實,這和被打壓的東西有很大關系。

華為的手機設計都比較“高端”,功能也比較豐富,是以需要很多的高精尖的零部件進行組裝。因為産品品質好,設計超前,實用性高。是以很多消費者也都喜歡買華為的高端機系列,順應客戶需求,華為也同步在研發更高端的産品。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試想一下幾年前,當時的國産手機,幾乎沒幾個拍照可以的。而當時的華為p10、p20系列就主打影像,後來釋出的華為mate20系列。更是達到了設計的天花闆。

當然國外也是看上了這幾點。加上華為前幾年和國外鬧掰了,也不使用高通的晶片了,開始自己研發海思麒麟晶片,是以慢慢的,“打壓”就開始了。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三、華為被打壓史

華為被執行第一輪打壓的時候才2019年,到現在,僅過去了兩年時間。

兩年時間,手機行業發展和變化很大,廠商們的進步卻是肉眼可見。

國産沒有能制作小納米的光刻機,這項技術被外國壟斷了,就連荷蘭人也說“我們自己也沒有辦法量産光刻機”,是以光刻機的零部件來自全球幾十個國家,使用的高精尖零件一度超過了10萬個之多

(而荷蘭人也隻是把這十幾萬個零件組裝到了一起。)

一年投資研發花費1400多億,華為到底研發了個啥?

國産光刻機、晶片、濾波器、螢幕……這些和國外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京東方、中芯國際、紫光展銳這些公司雖有能力生産晶片和高端螢幕,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彎道超車,不是一兩年時間就足夠的。是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努力,可能幾年、十幾年,才能有些許改變。

很久以前,華為餘承東就表示:

“再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沒有放棄,華為手機一定會王者歸來的!”

好在,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們并沒有選擇放棄。

是以我們看到華為每年投資這麼多錢,雖然暫時還看不到大的成效,但人家畢竟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