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樂小魚

字數:2717,閱讀時間:約5分鐘

編者按:說起古代歐洲,人們總會想到強盛而綿長的羅馬帝國。羅馬憑借其強大的軍團馳騁于歐洲,建立起不朽的偉業。可對于在背後支撐起羅馬軍團的公民軍制,關注的人并不太多。是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将嘗試着揭曉羅馬公民軍制的奧秘。

一個國家的軍制往往與其社會制度是緊密相關的。在羅馬共和國時期,就曾經有過一段非常特殊的曆史。

公元前509年,羅馬人驅逐了國王建立羅馬共和國,但此時羅馬的内部沖突卻始終沒有解決。即便号稱“共和”,但國内依然是由貴族把權,而平民之中谷物短缺、債務奴役盛行,始終受到貴族的壓迫和盤剝。公元前495年,羅馬遭遇伏爾西人入侵,急需兵員,但平日裡飽經剝削的羅馬平民又怎會願意出力?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他們此刻毅然發動撤離運動,從羅馬遷往“聖山”,拒絕服役。可以說,古羅馬的平民實際上也在憑借着“兵役”向國家索求其正當的權益。在先後三次抗争活動中,羅馬的貴族階層不得不向平民妥協,推出了《十二銅表法》,也讓出了部分利益,征兵才得以繼續。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古羅馬法典《十二銅表法》

羅馬的平民産生怨憤,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按照古羅法律規定,符合财産要求的17~46歲公民均有服役的義務。在公元前2世紀之前,服役公民的武器裝備尚需要由他們自己配備。這屬于是究極白嫖了。

然而羅馬的平民,卻遭到了貴族的長期剝削。為了進一步食其肉啖其骨,貴族甚至在借債的基礎上,發明出“借債奴”這種奇特的奴役關系。平民們在剝削下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财産,又怎麼肯為國家出力呢?直到古羅馬平民抗争運動以後,平民的境遇得到改善,羅馬的公民兵制度才得以維持。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古羅馬角鬥場遺址

正是因為要求自備武器裝備,是以羅馬依照财産水準劃分作戰序列:最有錢的一部分自備馬匹擔當騎兵,家裡條件還不錯的就擔任重步兵,最窮的自然隻能做輕裝步兵。軍事體系中,正常的作戰序列一般是重步兵占比63%,輕裝步兵占比26%,騎兵占比10%,工程兵占比1%,其主要構成依然是重步兵。在尤利烏斯·凱撒去世之時,羅馬僅僅擁有一萬人的騎兵部隊,他們主要由體格強壯的高盧人(凱爾特人)以及日耳曼人組成。在陸軍部隊中,擁有資曆的老兵與新兵會編入不同的百人隊中,在作戰之時通過戰術互相配合。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在卡米盧斯執政期間,廢除了根據财産來配置設定士兵戰鬥序列的做法,羅馬軍團開始根據士兵受訓練的程度以及年齡來重新配置戰鬥序列,構成羅馬的三列式軍團模式。其中,步兵軍團中劃分為青年兵(

Hastati

)、壯年兵(

Principes

)與後備兵(

Triarii

)。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第一列的是青年兵。青年兵配備标槍、短矛、短劍和一面長盾。

第二列為壯年兵,一般配有一支長長的哈斯特刺矛以及一柄短劍,裝備一頂頭盔以及胸甲,更富裕一些的則會配備一對胫甲。

第三列為後備兵,他們由經驗豐富的士兵組成,由于铠甲需要士兵自備,除了少量富裕家庭外,其餘士兵的铠甲并不齊全,但頭盔以及胸甲往往是必備的。士兵武器基本由國家統一配發,但一般仍需士兵自己掏錢。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相對來說,三列式軍團的隊列整齊,也要求在作戰中保持整齊。這種戰法中,隊列截面呈鋸齒狀排布,每一個作戰單元之間都存在着一定的空隙。不同的戰鬥序列,就可以通過這些空隙交替上陣。而空隙之間形成的縱深,也可以較好地割裂敵人的陣型。一旦敵人進入了陣中,就會遭到來自前列的青年兵與來自後列的壯年兵的夾擊。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三列式軍團戰前的正常布置

然而為了保持陣型,三列式軍團也必然欠缺靈活性。·是以羅馬通常在三列式軍團外,配置着一支機動部隊,他們由1200名左右的輕裝步兵以及300名騎兵組成。這些輕裝步兵通常配備幾支标槍、一柄短劍以及一面直徑大概在0.9米的圓形盾牌。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在作戰序列中,輕裝步兵并不負責近身戰鬥,其也沒有厚實的铠甲。戰役開始後,這些輕步兵與散兵穿梭于方陣之間,投射标槍或開弓射箭,憑借其較高的機動性能苟就苟,把标槍扔了就跑,其後再由重裝兵團負責近身作戰任務。配備圓形盾牌而不配備盔甲也是出于這個原因,輕裝步兵的小圓盾已經足夠應付來自敵軍的遠端攻擊了。若敵人襲擊羅馬軍團的側翼,就該輪到這一支機動部隊上場了。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古羅馬軍隊投擲标槍

與中國不同,由于羅馬騎兵的數量稀少,是以其作用相對弱化,往往在重裝軍團的側翼或尾翼,主要任務在于牽制敵方的騎兵。比如《編年史》第十三卷40章就記載:“辎重被配置在隊列内部,保衛後方的是一千名騎兵,而給這些騎兵的指令是:在受到敵人迫近的進攻時便加以反擊,但敵人如後退則不要追擊。安排在兩翼的是徒步的弓手和其餘的騎兵,左翼沿着一排小山的山麓一直伸展開去,這樣,如果敵人強行突入,則他們既可以從正面迎擊又可以把他們包圍起來。”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但若是遇到敵方大規模騎兵侵擾,僅占總數10%的騎兵自然難以抵抗。比如在第一次及第二次布匿戰争之時,迦太基就曾憑借着在平原地區,憑借戰象以及高機動性的輕騎兵襲擊羅馬軍團的側翼與尾部,一度獲得優勢。這是因為,盡管羅馬軍團的重步兵所向披靡,但卻無法抵禦戰象的沖擊;而且騎兵的數量要迦太基軍隊少得多,機動性嚴重缺失,幾乎變成了活靶子。正是瞄準了這一弱點,迦太基軍隊在布匿戰争期間多次擊敗羅馬軍團。

是以到了後期,羅馬軍團在各地雇傭大量騎兵,以保證軍團中騎兵的絕對數量。當彌補了騎兵缺失這一緻命弱點後,羅馬軍團的攻勢更加猛烈,最終征服了意大利半島。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1、為早期共和國時代裝備非常好的羅馬重騎兵;2、撒姆提重步兵3、路加尼亞重步兵

在共和國早、中期,羅馬軍隊憑借着其制度牢牢攏住了公民的心,讓他們能夠為軍隊付出努力。比如羅馬在與迦太基的戰鬥中一度損失慘重,但卻又在短時間内再度湊出一支強軍,憑借的正是其政治制度帶來的歸屬感。在戰法之上,其獨特的三列式軍團更具靈活性,當面對古希臘那種臃腫的隊列時,能夠迅速将敵人進行分割,在其後更是通過大規模雇傭騎兵彌補了其本身的缺點,為其制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羅馬軍團靠公民兵制,平民自備武器裝備,白嫖出一個地中海霸主?

當羅馬的統治逐漸擴大到整個意大利半島之後,新的國民很難形成對羅馬的歸屬感,是以在公元前2世紀前後,羅馬就在軍中推動雇傭制度,而武器裝備也由國家供應。盡管開銷增加了不少,但是實行雇傭制度卻也推動了軍隊的職業化,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原來羅馬的軍制為公民兵制度,雖也要服兵役,但其餘時間主要還是從事生産而非軍事訓練。在軍隊職業化的初期,羅馬軍團的戰鬥力不減反增。盡管随着時間的推移,軍隊與王朝不免逐漸腐朽,但英勇的羅馬軍團的傳奇卻依然被人銘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樂小魚,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檔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