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曾經有這樣一部電影,名叫《太平天國寶藏之謎》,電影的情節講述了抗戰時期有位考古學家意外的從一本舊書中發現,在浙江一戶廢棄房屋下面竟然藏着半個世紀前太平天國的國庫寶藏。

可由于時代的混亂使得寶藏被發現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日本人的耳朵裡,為了争奪這批寶藏,國軍統帥、日本特務、黑幫老大等勢力在機關重重的地窖裡展開了拼命厮殺。

而随着一聲巨響,地窖坍塌,所有人都葬身于此,那些傳說中的寶藏從此再也沒了蹤影。

電影裡的許多情節顯然都是虛構的,但是電影的主旨“寶藏”在曆史上确實是有過真實記載的,相反,一百多年以來有關它的各種消息和線索也從未斷絕過。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經過不斷地考察研究,後來的學者認為太平天國國庫寶藏的事情并非子虛烏有,那麼令無數人瘋狂着迷的天國寶藏究竟去了哪裡呢?

“聖庫”之寶

從1851年金田起義開始,太平軍一路北上,勢力波及十八個省,在太平天國十幾年的運動中,其内部一直實行着一種“聖庫”制度。

所謂的“聖庫”制度,就是在太平天國管制區域内,人民皆不可私自藏匿财物,不管是自己的私人财産還是繳獲來的戰利品,必須上交到“天朝聖庫”之中,這種制度是自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開始,一直到天國覆滅“聖庫”制度才得以瓦解。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據此記載可以推斷出,太平天國的财物是集中在一塊的,找起來是非常友善的,當時流傳着這麼句話:“洪逆之富,金銀如海”。

1853年太平軍進駐南京城時,其聖庫中的白銀就多達一千八百萬兩,而其他衙屬中的财物零零散散加起來應該超過了兩千萬兩。當時清江南大營統帥向榮就曾釋出軍令,攻破天京城後,首先要拿下的便是聖庫。

按當時計算,大清國一年的總收入大約是七千萬兩白銀,而剛站穩腳跟得太平軍就拿去了小兩千萬兩,能頂得上大清一個季度的收入。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加上洪秀全本人在進駐天京城後,擴修天王府等舉措來看,他個人還藏着一筆數量驚人的珍寶。他頭上戴着的皇冠,便是用純金打造的,這頂帽冠重達八斤,而他身穿的龍袍也是由金線織成的。

不僅如此,洪天王每日的午飯,光是裝菜的碗就多達六十四個,且都是貴重的瓷器制成,筷子則是由一尺長的金塊打造而成,定都天京之後,洪秀全逐漸抛棄了過去簡譜的生活習慣,個人作風極盡奢靡。

盛極而衰

1856年,天王洪秀全和東王楊秀清之間的沖突已經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直到這年夏天,“東王逼天王親下拜到東王府封其萬歲”一事爆發,洪秀全再也忍無可忍。他下密令給北王韋昌輝,令其速速帶兵回京“調解”。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然而北王韋昌輝與東王素有積怨,他在率軍回到天京後便直接關閉城門,包圍了東王府。9月4日淩晨,三千全副武裝的太平軍沖進東王府内,見人便砍,逢人便殺。東王府一夜之間,血流成河,楊秀清當場斃命。

天京城内一時間人心惶惶,翼王石達開見此情景,急忙停止西征回京平息,奈何殺紅眼的韋昌輝根本聽不進去,秘密将石達開全家一衆處決,石達開趁亂逃出天京城,并糾結部衆十萬天京勤王。

眼看事态即将失控,洪秀全被迫親自下诏殺死韋昌輝,可好景不長,翼王石達開回京後還是遭到了洪秀全的猜忌,處處受到洪秀全兄弟的掣肘。次年,石達開被迫率領本部十萬軍馬出走,從此與天國恩斷義絕。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這場動亂史稱“天京事變”,從此之後,太平天國内部人心渙散,形勢發生逆轉,控制區域不斷縮水,戰略形勢上一直處于下風。

石達開走後,洪秀全将天國内部事務完全托付給了兄弟洪仁發、洪仁玕,自己則整日泡在天王府沉迷于酒靥之中,使本來經曆政治動蕩的太平天國,在經濟領域開始顯露出拮據的迹象。

可悲的是,天國此時已再無力挽狂瀾之能臣了。

1864年7月,湘軍圍困了長達一年之久的天京城終于被攻破,曾國藩、曾國荃兄弟二人進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人直奔傳說中的“聖庫”。可史料記載,呈現在他二人面前的聖庫空空如也,什麼幾千萬兩白銀,連塊銅錢都沒找到。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話說若要是一根筷子一個帽子,找不到實屬正常,但那可是幾千萬兩白銀,不是說藏哪就能藏哪的。況且南京城已經被清軍如鐵桶般圍了一年多,他們根本不肯能将銀子運出去。

曾國荃越想越氣,直接将死去多時的洪秀全掘地三尺,将屍首刨出來燒成了灰,此般做完仍不解氣,還将洪秀全的骨灰和成泥丸塞進洋炮裡,一炮打進長江中去。

寶藏成迷

曾國荃還是不死心,他下令湘軍在城中自由洗劫三天。從這天開始南京城中燒殺聲四座,劫掠者無數,城中貴重物品悉數被洗劫,屠城三日秦淮河河水堵塞,浮屍數萬,即使這樣仍舊沒人發現所謂的“聖庫寶藏”。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曾國藩開始做起了太平天國降将李秀成的工作,多次向其威逼利誘,李秀成以“天京城許久沒有糧食”巧妙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而最終毫無價值的李秀成在寫完回憶錄後,便被曾國藩淩遲處死了。而這批寶藏自此,便再也沒有出現在史料之中了。

對這筆寶藏的下落,百年來不同的人也給出過不同的結論。有人說城破之後,太平天國的大批财寶就已經落入清軍手中,隻不過有人見财起意把其中一部分私吞了,其中令人最為懷疑的便是攻打天京的湘軍主帥曾國荃。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太平天國覆滅後,有人曾上門拜訪過曾國荃,就見他家裡出現了許多之前從未出現過的絕世珍寶,光是手腕上的寶珠手鍊都有數百隻,有幾件大小甚至超過了大清親王平日佩戴的寶石。

有人回憶說,曾國荃離開南京乘船回老家時,江面上随行的船隻密密麻麻,甚至擋住了江對岸的村莊。而船上載的東西則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由此,一些好奇多心的人便把天朝聖庫中的寶貝和他聯想到了一起。

可這種結論經得住推敲嗎?同治皇帝曾經多次派欽差大臣查詢寶藏的下落,可查來查去别說上百條船的寶物了,連一塊銀錠都沒查出來。加上此期間發生了“刺馬案”,為了平息湘、淮兩軍與中央的沖突,皇帝被迫停止了調查。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也有一種說法,說江南地區一個叫“蔣驢子”的車夫擷取了一大筆聖庫寶藏。原來,在天京城破前,太平軍為了把将來東山再起的本錢運出城,他們找來了手裡有驢車的蔣驢子。

太平軍将一箱一箱的寶藏放到蔣驢子的馬車隊伍中,待太平軍全軍覆沒後,蔣驢子就是靠這筆無主之财陡然而富。而與他同時發家的還有王豆腐等底層百姓。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家在南京城且與太平軍有過來往。

可這種說法過于戲劇化,加上現代曆史考究。蔣驢子、王豆腐二人的财富完全是靠自己的商業頭腦一點一點地積攢起來的,房産也是在戰亂時低價從太平軍手裡買入,戰亂過後高價向清廷賣出換取差價用的。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種種不靠譜的可能性都排除之後,人們現在廣泛流傳的一個版本就是太平天國聖庫中的寶藏由于戰亂被洪秀全分為好幾批,天京城破後流落到民間了。

記載中,“天京事變”之後洪秀全便整日花天酒地,修築宮殿,聖庫中的銀兩便被逐年消耗殆盡,再加上翼王石達開在1857年率部離開時曾經帶走了大批糧草、軍械和“聖庫”中的寶藏。

翼王所率領的太平軍也随着清軍的圍剿,逐漸獨木難支,最終在四川大渡河被全殲,他們攜帶的天國财寶也在多年征戰中逐漸耗盡,散落民間了。

丢了156年,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到1864年洪秀全死前,天國“聖庫”中的金銀玉器已經留下不多了,他自知天國命數已盡,便将聖庫中的寶藏悉數分給部将。

南京城破之後,不少太平軍将領流亡海外,這些财寶也跟随他們到了異國他鄉,20世紀就曾有英國學者在古巴發現了洪秀全曾使用過的寶劍。

天國寶藏的真正下落直到現在仍是個謎,相信随着時間的推移,太平天國寶藏之謎一定會解開的,那段塵封已久的曆史也終究會重新向世人訴說起曾經的往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