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導言

出身貧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為業。加入拜上帝會,參與發動金田起義。鹹豐元年,受封“東王”,稱“九千歲”,位居天王洪秀全之下,權傾朝野。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于一身,成為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楊秀清是燒炭工出身,從沒讀過書,認字也很少。但楊秀清的軍事才能不容置疑是優秀的,他也最後變成太平天國早期事實上的軍事統領。

楊秀清的軍事功績重要的反映在四點:一是楊秀清促使了太平軍金田造反後的穩步發展。二是楊秀清建立了向江南發展壯大的規劃,最終順利完成建都天京。三是楊秀清制訂了北伐和西征兩個開拓計劃,盡管北伐因為孤軍深入全軍覆滅,可是西征卻獲得湖口告捷的成功,重挫曾國潘的湘軍。四是指揮攻破清軍組織的江北、江南二座大營,消除了清軍對天京的圍殲。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那麼,燒炭工出身、認字又很少的楊秀清,其軍事才能是從哪裡來的呢?最先楊秀清心思缜密,心思缜密的人能在競技場上靈活應變。楊秀清心思缜密的主要表現,反映在最開始他參加拜上帝會的時候,僅僅一般組員。可是之後,當馮雲山被抓,洪秀全前去解救的時候,拜上帝會一時群龍無首,眼見就需要土崩瓦解,楊秀清忽然說他是天父臨凡,進而把教徒凝聚起來。

顯而易見,那時楊秀清對洪秀全拜上帝會的運作标準,是想得十分深入,而且搞清楚該怎麼操作。這肯定是沒人對他說的,而他可以那樣做,隻有表明他十分聰慧,大腦更加靈活。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大家都了解,古時候全部的軍事家,并不是是生了便會戰鬥,也并不是他看了是多少軍事層面的書本,關鍵是他在競技場上保持清醒靈便,可以依據局勢轉變,立即調節戰略決策。楊秀清就具備那樣的特質。

次之楊秀清的真實身份,使他變成純天然的軍事統領。我們知道,競技場上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執行能力。部隊的戰鬥能力強不強,但是執行能力不怎麼樣。假如士兵們都遵從主教練的指令,讓往東,決不往西,這一部隊不容置疑便是能打的。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而部隊要有執行能力,統領十分重要。哪些的統領能夠讓士兵堅決貫徹呢?一是欽佩,二是盲目從衆。說白了“欽佩”,便是士兵覺得你這個人本事強度高,有膽氣,是以欽佩。換句話說,靠名将的個人魅力。石達開便是靠他的個人魅力來指揮戰鬥的。可是“欽佩”還是次之,最提升執行力的,是“盲目從衆”。

太平軍的士兵們,對楊秀清便是一種“盲目從衆”。由于楊秀清是天父臨凡,他說道的一切,全是恰當的。并且,這還解決了“害怕死亡”的難題。由于既然是天父臨凡,即使陣亡了,那也不是死,是老天爺去極樂世界了。是以士兵們都聽楊秀清的。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還有便是楊秀清有強勁的意志力,它是他保證 能打勝仗的牙根確定。在競技場上戰鬥,尤其是打艱難的仗,意志力是十分重要的。隻需可以咬緊牙挺回來,多堅持不懈數分鐘,很有可能便會獲得戰事的成功。楊秀清在競技場上,就最能展現強勁的意志力。大家看來他戰鬥的例證。

例如在永安突出重圍的時候,一邊是清軍四處圍殲,一邊是奸細周錫能背叛通敵,全部造反險象環生。可是,楊秀清根據“天父臨凡”,順利地誅滅周錫能,而且給予了攻城士兵巨大的激勵和自信心,最終熬了回來,完成了永安突出重圍。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隻是一個燒炭工,哪來的軍事指揮才能

再例如楊秀清組織攻破清軍江南、江北二座大營的時候,秦日綱進攻江北大營,因為嚴重損失,請求撤退。但楊秀清堅決不同意,之後總算攻破江北大營。然後,秦日綱因官兵身心疲憊,提前準備回天京修整,可是,楊秀清指令秦日綱快速增援進攻江南大營。最終把江南大營一并攻破,消除天京之圍。可以說,它是楊秀清具備強勁意志力的一個重要的證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