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不結辮者不留頭,光頭或者秃頂怎麼辦

中國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其儒家熏染極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古時候的中國人特别看重自己的頭發,也就有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理論。雖然說這理論沒什麼大問題,但面對滿族入關統治的現實,中原漢人又該怎麼辦呢?說起來可能還蠻屈辱的。

滿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不結辮者不留頭,光頭或者秃頂怎麼辦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随着滿人鐵蹄入關的踐踏之音,一條明文法令随之釋出: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沒錯,中原百姓束了上千年的頭發,為之衷情的生活方式必須要改了。

這是當年大清皇父攝政王多爾衮的旨意,不隻是頭發,連身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穿了,必須穿胡服。那他為什麼這麼關心漢人的發型甚至服飾呢?其實是有政治目的的。

當年滿人入關是奪了大明的江山,大明不隻是一個名稱,更是千千萬萬漢人的統稱。人們再怎麼不滿明朝的政策,但他們認可這個朝代為自己的國家。

滿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不結辮者不留頭,光頭或者秃頂怎麼辦

大清就不一樣了,一個蠻夷之地而來的侵略者,不論是文化還是習慣,甚至是身上的味道,都讓漢人沒辦法接受。這對一個統治者來說,是非常不舒服的。

與此同時,留不留發,換不換服飾雖然明面上隻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但更重要的則是一個漢人内心的語言:不肯換衣,不肯剃發的漢人絕對心裡不會接受大清這一新政權,對于不接受者,人家滿人自然也就不客氣了。

是以,多爾衮一入關便給漢人來了個吓馬威: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你自己選吧。據說當時有很多漢人不能接受,進而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再至後來,中原百姓從惜命情結來權宜輕重,最終還是學起了滿人的胡服剃發人生。這一接受便一直到了大清結束,進而讓留辮子成為大清标志性的發型。

滿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不結辮者不留頭,光頭或者秃頂怎麼辦

光頭、秃頂的人怎麼辦?

如此一來,尴尬出現了,那些頭上不長頭發,或者早年謝頂的人怎麼辦呢?畢竟秃頂這種事來自于天災,外力無法對其進行影響。難道因為這個問題,還要被處死嗎?

這倒不用擔心,雖然說漢人有着束發的習慣,但絕對不是強迫天性的,也就是說你要跟時代大的潮流還是自我“個性”而為地保持光頭,皆由你自身情況而定。

滿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不結辮者不留頭,光頭或者秃頂怎麼辦

清朝自然也得認可這一“災難”性現實,沒有頭發,或者秃頂的人很尴尬的好嗎?怎麼可以用法律來壓迫人家呢。于是,清朝法規也人性化了一把,不強制光頭、秃頂者留辮子。

但這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秃頂的人必須要将鬓角兩側的頭發剃掉,你想什麼“地方支援中央”,那是門兒也沒有的。

其實,就當年清人的留辮子問題與現在影視劇中形象有很大的出入,絕對不是隻剃掉前頭頂一塊,整個大背頭都留着長頭發式的陰陽頭。

所謂清人留辮就是将前面大半個頭都要剃光,隻于腦後的一小撮頭發梳成小辮子,這就類似于過去很多小孩子留長命發辮差不子,量上少的可憐,如同老鼠尾巴那樣一小捋。是以,清人的發辮又稱金錢鼠尾。

滿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不結辮者不留頭,光頭或者秃頂怎麼辦

由此可見,秃頂完全不影響留辮子。至于光頭嘛,還是有方法了,中國假發業可不是始于現在,早在清朝的時候有錢人就懂得用假發來遮蓋自己的光頭了。

當然,沒錢的人還是大多數,實在沒頭發,又用不起假發的人清政府也不會讓你為此喪命。畢竟他們要的隻是你一個歸服與否的态度,是以全頭光亮的人也就這樣了。

參考資料:

《滿清稗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