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導語:提起劉備我們都會為他感到悲哀,他出身于一個貧困家庭,年輕的時候隻能靠賣草鞋過生活。但因為心中有理想有信念,黃巾起義後他參軍,憑借和關羽和張飛的勇猛拿到了戰功,也得到了入仕的資格。後來更是在虎牢關下被天下英雄認可,由此陶謙把徐州交給他的打理。經過幾十年的南征北戰,吸收了全國各地的謀臣武将之後終于建立了蜀漢,但想不到他的兒子劉禅卻是一個庸才,偌大的蜀漢被他敗光,而且還留下一個樂不思蜀的形象被世人嘲笑上千年。其實劉備還有個很會打仗的兒子,但為何一定要賜死他呢?今天我們聊一聊這件事。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這個兒子就是劉封,他原本叫做寇封,是荊州大族寇家的公子,從小立志要成為一名征戰沙場的将軍,是以習武非常刻苦。當年劉備從汝南戰敗後逃到了荊州,劉表忌憚他但也需要他,于是把劉備安頓在新野城,主要讓他抵禦北面的曹操。寇封知道劉備的大名,于是前往新野投奔劉備。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劉備初到荊州也很想得到當地士族的支援,了解到寇封的背景之後想任他做幹兒子,還說以後把衣缽傳給他。劉備這麼做主要是對荊州士族釋放誠意,寇封權衡利弊之後當即同意,于是寇封改名劉封,劉備也得到了荊州士族們的認可。劉封原本武學底子就很好,現在有了關羽張飛趙雲的指點之後武藝更是突飛猛進,也成為了年輕将領中最厲害的那個人。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荊州士族們的支援下快速掌握荊州全境,他也投桃報李,給這些士族們非常優惠的政策,他們的關系越來越好,劉封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劉備拿下荊州不久後接連拿下益州和漢中,劉封在這些戰争中表現非常活躍,憑借功績被任命為上庸太守,讓他和孟達一起駐守上庸,為蜀漢守衛東大門。但後來關羽兵敗身死,他本想通過上庸一地回到漢中,路上曾經向劉封求援,但這時候劉封企卻以兵力不足作為理由拒絕了關羽。于是關羽兵敗被殺,劉備也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賜死劉封。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劉封很會打仗而且也非常勇猛,稱得上是蜀漢的得力戰将,諸葛亮為何建議殺了他呢?其實諸葛亮所考慮的就是蜀漢延續的問題,起初劉備認劉封做幹兒子隻不過是權宜之計,說把衣缽傳給他也隻是說說,但劉封卻信以為真!而且這時候劉備的親兒子劉禅也已經茁壯成長,劉備于情于理都會選擇劉禅做繼承人,這樣子的話劉封的地位就很尴尬了。劉封征戰這麼多年為的就是這個位置,假如繼承人的身份被剝奪,憑借他的勇武和對軍隊影響力,指不定會做出什麼事來!為了蜀漢内部穩定,也為了劉禅的人身安全,是以劉封必須死。

劉備明明有個兒子能帶兵打仗,為何偏要賜死他?跟諸葛亮有關

結語: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很聰明的孟達已經看穿了這一點,特别是關羽兵敗之後孟達曾經勸劉封一起投降曹魏,憑借自身的能力和攜帶的資源,在曹魏自然也可以能成為一方将領,而且還比蜀漢更有前程。但劉封僥幸的認為劉備不會處理他,是以臨終之前還歎息,悔不聽孟達的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