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飛奪泸定橋是長征中決定紅軍命運的一次生死之戰。

當時蔣介石決心要在大渡河把紅軍剿滅,是以其還叫嚣讓毛澤東變成第二個石達開。

但紅軍硬是創造了奇迹,打破了太平天國的命運魔咒。

事後人們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國軍當初不把泸定橋上的13根鐵索炸斷,這樣紅軍不就過不去了嗎?

今天就來揭開當年不炸橋的秘密。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泸定橋決定紅軍生死

1935年5月,四川軍閥劉文輝所在的地盤上來了一位客人——長征中一路北進的中國工農紅軍。

此時的中國工農紅軍即将跨過大渡河,跨過大渡河後再經過白雪皚皚的夾金山後,紅軍就将徹底擺脫國民黨重兵集團的圍追堵截。

之前在金沙江企圖圍殲紅軍失敗的蔣介石并不甘心,他又開始部署新拟定的大渡河會戰,決心利用大渡河天險全殲紅軍。

提起大渡河,很多人都記得,當年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就是在大渡河安順場附近因未及時過河,被追上來的清軍包圍被俘後殺害的,而蔣介石就是要毛澤東變成第二個石達開。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是以蔣介石一面電令當時的四川軍閥劉文輝務必加強大渡河防守,并且在電文裡強調:若大渡河失守,軍法從事。

同時他要求前線中央軍指揮官薛嶽加快在後邊追擊的腳步。

毛澤東熟讀史書,對石達開罹難這一段實在太清楚不過了,是以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渡河行動中曾發問紅軍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太平天國。

石達開犧牲時32歲,毛主席指揮大渡河作戰時42歲。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紅軍抵達大渡河後,當時劉伯承和聶榮臻指揮的紅軍先遣隊在當地向導的引導下,得知

河口的安順場渡口是此段渡河的唯一通道,

而國民黨在此處的防守兵力是川軍的2個連,同時在渡口北岸處還布置了川軍第24軍5旅7團的1個營,築有工事加強防守。

于是在5月24日夜,紅1師1團在團長楊得志的帶領下,冒雨兵分三路對安順場發起奇襲,僅用20分鐘便擊潰敵2個連,占領安順場。

但蔣介石吸取了在金沙江之戰中的失敗教訓,早已命人将此處的所有渡船拉走,不給紅軍留下任何渡河工具。

然而天公作美,有一個叫賴執中的國軍軍官因家在安順場,偷偷留下一隻渡船,卻被紅軍找到,給劫了過來。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次日天明,劉伯承和聶榮臻指揮先遣隊在隻找到1支木船的情況下,由當地的4名船工操控渡船,開始從此處強渡大渡河。

時任紅1團第1營營長的孫繼先挑選了17名勇士組成渡河尖刀部隊,在我方輕重火力的掩護下,乘船渡河。

我方炮兵戰士趙章成憑借過硬的軍事技術,僅用2發迫擊炮炮彈就炸毀了對岸敵營碉堡,後來在突擊隊接近對按時又補射兩發命中川軍火力點。

在槍林彈雨中,我軍戰士沖上對岸河灘,利用陡峭山體作為隐蔽點,多次擊退川軍反攻,此時我軍後續部隊也開始渡河,

經過激戰,我軍不僅擊潰敵軍1個營的守軍,成功控制渡口兩岸,還又找到兩隻木船。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但是3隻小船就算渡河速度再快,要把紅軍全部渡過去也要花一個月以上,

而此時大渡河上遊唯一能渡河的地方就是泸定橋了。

然而,泸定橋離安順場的山路有320裡,而且道路崎岖,沿路還有敵軍阻擊點,更對紅軍不利的是,此時天上還下着瓢潑大雨。

可即便如此,中央軍委還是決定破釜沉舟,長途奔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拿下泸定橋。

是以,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當機立斷,決定讓部隊分成兩部分渡河。

林彪指揮,由紅一軍團指揮部、五軍團和紅二師組成左縱隊,繼續沿大渡河西岸向北前進;劉伯承指揮,由紅一軍團餘部和陳赓率領的幹部團,繼續從安順場渡過大渡河,從右岸沿河北上,雙劍合璧,共同奪取泸定橋。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紅軍之是以這樣做是有充分考慮的,這就是底線思維。

如果沒有渡河的左縱隊沒能過河而被國民黨消滅,那麼至少還有一部分紅軍是過了河的,但這隻是最壞打算,因為當時就靠三隻小船在湍急的大渡河上擺渡,每天隻能運送千八百紅軍,他們這點人馬在幾十萬國民黨軍中又能堅持多久呢?

是以,當時必須拿下泸定橋。

紅軍這邊已經在豁出命向泸定橋急行軍了,那這塊地盤上的軍閥劉文輝在忙什麼呢?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炸不炸橋,劉文輝與老蔣的沖突

如之前所說,早在紅軍到達安順場之前,蔣介石就給劉文輝下了死指令,要求他必須守住大渡河一帶的防線,還以軍法從事給劉文輝施加壓力。

蔣介石嚴令劉文輝不能放過紅軍渡河,而泸定橋又是上遊唯一可以渡河的通道,如果劉文輝按老蔣的指令阻止紅軍,那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炸掉泸定橋。

炸橋是最省事的做法,但劉文輝在炸橋這件事上實在是顧慮重重,

除非事情發展到會威脅到自己政治生命的地步,他是絕對不會草率行事的,這裡邊的原因比較複雜。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首先,劉文輝和老蔣之間沖突重重。

川西地區是劉文輝的地盤,也就是當時的西康省,而泸定橋當時正處于西康省境内。

劉文輝之是以會留守西康也跟老蔣有關,這就要追溯到之前的“二劉大戰”了。

四川在民國時期是中國軍閥混戰最激烈的省份,而到了1929年,經過多年互相征伐,隻剩下劉湘、劉文輝兩股最大的軍閥勢力。

一山不容二虎,二劉都想成為四川王,而此時劉湘擷取了蔣介石的支援。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蔣介石當時已經取得了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認證”,是以劉湘争取他的支援是很自然的事,而劉文輝對蔣介石一向厭惡,他之前支援的不是汪精衛就是馮玉祥,但絕對不支援蔣介石。

因為當時從所占地盤和兵力上來講,劉文輝是占優勢的,劉文輝擁有12萬兵力,并且占據了四川半數以上的70多個縣的軍政大權;而劉湘在兵力上與劉文輝比弱一些,占據了40多個縣,但他控制了川東地區的交通要道。

劉文輝反對蔣介石的主要原因是,劉文輝希望在打敗劉湘統一四川後,将自己的勢力範圍覆寫到西南五省,然後再向全國發展,與蔣介石争天下。

可惜劉文輝沒能赢得過劉湘。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劉湘當時考慮到如果過分削減劉文輝的實力,其他軍閥可能會乘機吞并劉文輝,進而變成自己新的對手,再加上二劉還是叔侄關系,于是給劉文輝留了一條活路。

劉文輝帶着剩餘的2萬殘兵躲到了西康這個貧窮的川西地區休養生息去了,相比之前接近四川王的地位,劉文輝後來的處境可謂是一落千丈,從這一點上來說,劉文輝與蔣介石之間的梁子還不淺。

但後來蔣介石為了剿滅紅軍又來拉攏劉文輝,設立了西康省,讓他在這裡當個“王”。

也就是說,

西康是劉文輝最後的地盤了,劉文輝對中央軍進入西康保持了高度警惕的,對其他川系軍閥也是。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再說了,當時劉文輝心裡跟明鏡似的,紅軍是要路過四川,又不是來四川跟他搶地盤,他的當務之急是趕緊讓紅軍過去,而不是被蔣介石算計與紅軍互相消耗,好給中央軍進川機會。

這一點,據劉文輝後來的參謀張伯言回憶說:劉文輝當時是希望薛嶽的中央軍去能夠追上來剿滅紅軍,自己能避免就避免。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泸定橋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好炸不好修。

泸定橋是1705年康熙皇帝為了友善川藏地區進出和維持朝廷對邊疆地區的政令通暢而修建的,該橋用時1年,花費4萬多兩白銀,由13根鐵索和上萬個鐵環搭建而成,這些鐵鍊加起來有40多噸重。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該橋總長101米,寬3米,兩端的橋台寬20米,橋台上鑿有6米深的落井,落井中澆築了8根1.8噸重的地龍樁,與橋上的13根鐵鍊通過鉚接的方式固定。

是以該橋既是文物建築又事關西康的生存發展,劉文輝通過控制該橋,能夠從經過此地的客商身上收取不菲的保護費,炸了橋等于是自斷财路。

再說,炸了橋蔣介石會替他找修橋的工匠和資金嗎?蔣介石不出這筆錢,以西康的貧窮,劉文輝是難以重新修起來的。

總之,

炸橋是一件百害無利的事情,劉文輝不敢貿然做出這個決定。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但老蔣的指令他又不能不聽,是以他選擇了陽奉陰違。

跟老蔣明面上做了大渡河防守萬無一失的保證,實際上卻調整了針對紅軍的軍事部署。

劉文輝在對付紅軍的大渡河沿線明面上應部署兩個旅,但實際上他隻放了兩個營的部隊,而安順場之是以會迅速潰敗,是因為其守将是個抽大煙的煙鬼,紅軍槍一響,他沒怎麼還擊就撤了。

而對于泸定橋這個要點的防守,劉文輝想了一個3步走的計劃。

首先,劉文輝命人将大渡河上的木闆拆掉,給紅軍過橋增加阻力,同時安排兩個團,配備數十挺機槍把守,在這樣的火力壓制下,劉文輝相信無論如何紅軍也難以突破。

第二,如果紅軍順着鐵鍊爬過來,就在鐵鍊上澆上油,點火灼燒,讓紅軍無法前進。

第三,如果還是擋不住紅軍,那就炸橋。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兩夜320裡,飛奪泸定橋

就在劉文輝在将部署“偷工減料”時,紅軍這邊正在争分奪秒地在雨天裡朝盧溝橋急行軍,因為當時蔣介石已經看出紅軍要奪泸定橋的意圖,

是以他一邊催促劉文輝增援泸定橋,一邊又督促薛嶽的10萬大軍加快追擊步伐,就是說雙方都在搶時間。

中央軍委要求西岸的林彪所部在3天内,也就是5月30日淩晨到達泸定橋,東岸的劉伯承所部在2天半内趕到泸定橋,協同奪橋。

接到指令後,兩支部隊整理好裝備和給養就迅速出發了。西岸奪橋任務的先頭部隊是紅2師的4團楊成武部,軍委要求是3天内到,他們給自己定的目标是最快2天。

當時漫天大雨,而且山路崎岖,路上還有敵人小股部隊阻擊,但事關紅軍生死,戰士都沒有懈怠,在中間還跟敵人的阻擊部隊打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到了次日天還未明的時候,楊成武他們已經走了80裡路。

就在這時,軍委又發來急電,指出敵人正在加速增援泸定橋,

限楊成武提前一天到達泸定橋,這就意味着紅軍必須在一天裡在大雨天的山區小路上跑240裡,

而且一路上還要與自然災害和敵人鬥智鬥勇,但是紅軍就這麼執行了。

為了與别人争分奪秒,楊成武所率先頭部隊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在趕路,一切隻為勝利。

天黑後,先遣隊為躲避敵人偵查,沒有點明火把,是以速度有所減緩,然而此時河對岸卻出現了一條火龍,楊成武判斷是敵人增援部隊來了。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楊成武決定我軍也點起火把,同時挑選四川籍的戰士應對敵人的詢問,

通過冒充被消滅敵人的番号來欺騙對岸敵人後,我軍與敵軍就這樣沿河岸平行前進。

走了大約30裡,敵人突然熄滅了火把,然後離我軍越來越遠,紅軍認為可能是敵人要休息,但我軍不能休息,繼續前進。

就這樣在5月29日淩晨6點左右,我軍趕到了盧溝橋,經偵查發現,敵人已經将橋上的木闆三分之二撤走(因為我軍來的太快,敵人沒顧過來),隻留下13條光秃秃的鐵鍊,正逢汛期,河水流的又快又急。

再說劉文輝,當其正面臨老蔣的嚴令的壓力時,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的消息也傳到了他這裡,他趕緊派袁國瑞所屬第4旅火速增援泸定橋,自己也親自率軍趕往漢源。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袁國瑞令38團團長李全山派2個營防守泸定橋,但李全山的部隊缺編一個營,隻有2個營,為儲存實力,李全山隻派了周桂三一個營防守泸定橋。

而周桂三是上行下效,其隻從自己的3個連中派出一個連做先鋒去泸定橋駐防,自己在後邊慢慢地跑。接着更搞笑的事情來了,該連連長不知咋回事,也隻派出一個排,總共就20幾個人去泸定橋修築工事。

就這樣原本一個營的防守兵力硬是一再被自己的部下再三縮減,降低了泸定橋防守的效率。

直到29号天已大亮,李全山才趕到泸定橋,将防守力量加到2個營的火力。

這兩個負責防守的營配備有4挺重機槍,4門迫擊炮,而其他的國軍增援的2個旅正在趕來。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楊成武并沒有急于與敵開戰,而是将進攻部隊分為三部分,一部負責用重火力壓制對岸,一部22名勇士負責從橋面攀爬鐵鍊向敵進攻,跟在身後的戰士負責攜帶木闆鋪橋,一部到離泸定橋2公裡的地方自主制作簡易竹筏過河迂回攻擊敵守軍。

經過一番計劃,到下午紅軍開始與敵交戰。

在我方重火力的掩護下,22名勇士爬上鐵鍊向對岸進攻。

雖然有我方火力集中壓制,但川軍的戰鬥力并不弱,在橋面爬行的我方戰士不斷有人被擊中掉落河中犧牲,但戰士們不怕死,奮勇向前,就在橋面上的敵我雙方激戰正酣時,

楊成武收到消息,右岸縱隊的劉伯承部已經與敵軍袁國瑞阻擊部隊接戰。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同時楊成武部迂回部隊也與敵泸定橋守軍交火,由于劉伯承所部對袁國瑞在右岸的攻勢很猛,川軍阻擊右縱隊的部隊已經處于戰鬥的下風,士兵不斷潰逃,陣地相繼丢失。

而橋面的戰鬥更激烈,李全山本來對防守橋面很有信心,

當劉伯承所部将袁國瑞所部屬的阻擊部隊打的節節敗退時,林彪左路大部隊已經趕到,

局面立刻朝李全山不利的方向傾斜,李全山知道已經守不住了,于是趕緊向袁國瑞打電話求增援,但袁國瑞隻說了“我這裡也很緊張”就挂掉了。

紅軍已經離旅部不遠了,李全山不得不迅速撤離,随着林彪所部迅速占領泸定橋,左右岸紅軍很快就合兵一處接着攻占了泸定縣城,泸定橋終于在紅軍的争分奪秒下拿下來了。

當紅軍渡過了大渡河後,我軍拆掉了大渡河的所有木闆。當薛嶽的中央軍到達泸定橋邊時,看到光秃秃的鐵鍊,隻能仰天長歎,卻沒有過河的辦法和勇氣。

1935年紅軍飛奪泸定橋,劉文輝為何不将鐵索炸斷?自斷财路不能幹

飛奪泸定橋勝利後,我軍接着又爬過白雪皚皚的夾金山,徹底甩掉國軍的追擊,并與紅四方面軍實作勝利會師。

飛奪泸定橋是紅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以舍我其誰的勇氣于數十萬敵軍之中取敵首的勇氣創造的戰争奇迹,真實的向世人展示了什麼才是兵貴神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