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當時的女性罵了三年,現在人人都在用

1917年2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胡适想要在社會上提倡廢除文言文,使用白話文習作,當時清王朝結束已經足足五年,卻又發現了軍閥想要在紫禁城複辟的事情,雖然很快結束,但卻讓很多學習到新思想的中國學子開始進行反思。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當時的女性罵了三年,現在人人都在用

而這個時候我國經濟落後,百姓的生活都是問題,外國人更是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妄為,溥儀還在日本人的支援下建立了僞滿洲國,這樣的社會現狀,讓廣大學子認為現在解決中國人民貧弱的問題并不在于要推翻哪個皇帝,而是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問題。而當時社會上出現了一陣文學改良浪潮,主要的上司人就是出生于江蘇知識分子家庭的劉半農,他在六歲的時候就可以作詩,并且20歲就在自己的母校教書了,1917年,他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文學改良觀》,更是引起了很多文豪的注意,還帶動了一波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當時的女性罵了三年,現在人人都在用

當時白話文運動的興起,讓西方語言逐漸地傳入了我國,尤其是英語最為時興,英語中“he”是男性,“she”是女性。而在我國的文學概念中“他”是指男性和女性的一切事物,這樣在中國人的角度來了解就很不友善,之後劉半農就開始為一件事情犯難,那就是怎麼樣用漢字來表達女性呢?這時候有不少文人就開始給他出主意,有人說可以用“伊”。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當時的女性罵了三年,現在人人都在用

因為“伊”在我國的文字概念中就已經有了女性的意思,但是劉半農卻認為“伊”不是最好的用來代替女性的詞,他提出要用“她”來代替女性的第三人稱,并且還把讀音标注了出來,其實“她”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很多人對這個字并不了解,尤其是社會中的廣大女性,當時我國的許多封建思想都和西方思想出現了很大的碰撞,女子也逐漸認識到了“男女平等”是以劉半農就因為這件事被很多保守派攻擊了很久,同時也被未婚女子追着罵了三年。

他發明了一個漢字,被當時的女性罵了三年,現在人人都在用

但是後來的劉半農到英國倫敦大學學習語言,注意到了“她”引起的争論,後來他還就這個問題發表了文章,表明自己的觀點,并且後來他還寫了一首著名的白話詩《教我如何不想她》,還被廣大的婦女朋友們贊揚,如今劉半農創造的“她”,已經不是過街老鼠了,而是人人都在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