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雲鵬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1月5日消息,近日小米的首款骁龍8旗艦手機小米12系列已經上市,并在5分鐘内達成了18億元的銷售額。

小米集團進階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曾在接受智東西等媒體采訪時透露,這次小米推出的握感尺寸極佳的小米12,在銷量上已經可以跟小米12 Pro旗鼓相當,可以說小米這次的大膽嘗試是得到市場認可的。

智東西也提前拿到了大杯旗艦小米12 Pro,在幾天的深度體驗後,可以說,小米依然延續了自己的傳統,在做“骁龍8旗艦機守門員”這件事上,小米是認真的。

在全面更新之外,小米對于骁龍8功耗的控制、性能的調教,以及拍照算法、快充方面的提升,都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小米的自研技術正在各類産品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一、鏡頭模組設計語言大改,邊框過渡細膩提升手感

這次小米12 Pro系列從外觀上來說改動還是比較大的,跟上代小米11系列的設計語言可以說完全不同。據了解,這次小米12系列的外觀設計由小米産品經理魏思琪負責,而她操刀的上一款産品就是主打顔值和拍照的小米Civi系列。

總體來說,小米12 Pro在外觀上顯得比較内斂,我拿到的版本是藍色AG磨砂玻璃背闆,磨砂顆粒度比較細膩,觸感較好。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小米12 Pro這次的鏡頭模組設計比較新穎,增加的幾條分割線,呈現出一種“秩序感”,而頂部一顆碩大的主攝鏡頭,又表明自己拍照“很有料”。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雖然小米12主打的是“最佳握持尺寸”,但實際上,稍大一些的小米12 Pro,對于我這種手比較大的使用者來說,也可以輕松單手握持使用,甚至手指環握還能留有餘量,并且通過過渡比較自然的螢幕、中框以及背闆的銜接,小米12 Pro的握持感比較舒适。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其實近年來,各家廠商在手機ID設計上可謂是絞盡腦汁,但終歸逃不過“方圓之間”,而是否延續前代設計,各家也有自己的思考。如榮耀、華為就比較傾向于延續自己标志性的設計元素,小米、OPPO、vivo以及他們的子品牌則在外觀設計上經常帶來新意。

如今各種智能硬體也進入“顔值當道”的時代,如何通過外觀設計快速抓住目标使用者的關注點,是對廠商們的考驗。

螢幕素質過硬已經成為了小米手機的代表性優勢之一,這次小米12 Pro也搭載了一塊三星頂級AMOLED E5材質螢幕,支援最新的LTPO技術,在色彩顯示和高刷動态調整方面比較突出,不過關于高重新整理率的調教,我們放在後面系統部分再詳細分析。

從螢幕本身的顯示素質來看,小米12 Pro支援2K分辨率和120Hz重新整理率同時開啟,保證了發燒友使用者們的極緻顯示追求。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另外,小米12 Pro的色彩風格支援比較全面,包括進階模式下的自然色彩顯示,同時也支援根據環境光線動态調整色溫的真彩顯示模式,根據實際體驗來看,螢幕色溫的變化還是比較敏銳的。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二、骁龍8實作幀率和發熱兼顧,快充10分鐘,刷劇4個半小時

當然,既然作為小米首款骁龍8旗艦機,這顆骁龍8調教的到底如何,是消費者們普遍關心的。

這次我重點關注了小米12 Pro的遊戲和充電續航體驗。在遊戲部分,我選擇了MOBA類手遊《王者榮耀》以及重度負載類手遊《原神》,在兩款遊戲中,均以能夠開啟的最高畫質選項運作。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原神》畫質設定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這次在開發者選項中增加了一項“極緻模式”選項,開啟後,可以最大化釋放性能。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測試中,軟體對于小米12 Pro的CPU核心溫度讀取出現了一些問題,是以CTemp一項可以暫時忽略,具體溫度以我實際體驗為準。

在《原神》遊戲中,小米12 Pro的表現比較穩定,在場景比較複雜的璃月港場景中,遊戲幀率基本上能夠穩定在55-58幀之間,在少部分場景比較簡單的狀态中,可以達到60幀滿幀。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原神》遊戲幀率曲線,開頭部分為啟動遊戲和選項設定部分,幀率波動較大屬于正常現象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原神》遊戲幀率表現

在激烈戰鬥或者畫面渲染壓力較大時,幀率偶爾會波動到48幀左右。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令我比較驚喜的是小米12 Pro的溫度控制,即使在《原神》這類重度負載遊戲中,小米12 Pro的機身背部溫度依然隻是保持“溫熱”狀态。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機身背部發熱區域

要知道,此前各家廠商不少搭載骁龍888的旗艦手機,都曾因為高發熱問題引起熱議,甚至有些會在《原神》遊戲中觸發溫度過熱警告,當然,這與SoC本身的高發熱有比較大的關系。

根據媒體實測,骁龍8的峰值功耗要超過骁龍888,是以小米12 Pro比較出色的溫度控制,并不是SoC本身功耗降低了,而是小米的調教和算法起到了作用。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目前,對于手機SoC的調教,廠商們有兩種路線,一種是專注峰值性能的釋放,而在溫度方面“放飛自我”,另一種是有嚴格的溫度控制,但犧牲幀率表現。

這次小米顯然選擇了一種比較折中平衡的方案,據了解小米内部将溫度線定在了48°C左右,這個溫度既能夠保證手機“不發燙”,維持溫熱的狀态,但又可以将遊戲幀數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準。

總體來說,小米這種政策雖然看起來有些“保守”,但實際上是比較聰明的,因為消費者對于溫度問題十分敏感,過熱發燙基本上是“一票否決”,而在實際遊戲中,3-5幀的幀率犧牲,卻感覺不強。

可以說,在發熱和性能的平衡上,小米選擇了優先保證體驗,而非極緻的幀率表現。

除了《原神》這款重度負載的遊戲,在《王者榮耀》這類MOBA手遊中,小米12 Pro基本上可以說是輕松應對。即使開啟了120Hz高幀率模式,手機仍然可以在遊戲全程保持120Hz穩定運作。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王者榮耀》幀率曲線

即使在激烈團戰中,手機也沒有出現卡頓掉幀現象。而在溫度表現方面,在運作《王者榮耀》這類遊戲時,手機基本上隻有比較輕微的發熱,顯然,小米12 Pro應對這些遊戲是遊刃有餘的。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王者榮耀》激烈團戰時的幀率表現

這也展現出了小米在排程政策層面的優化對于遊戲體驗的提升是比較有效的。

除了性能表現,手機的續航和快充也是這次小米12 Pro更新的重點,并且既然小米12 Pro支援2K 120Hz同時開啟,那麼續航就更加受到使用者關注了。

這次我在2K 120Hz同時開啟的狀态下,進行了半小時的《原神》重度遊戲後,手機電量的消耗僅有12%左右。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原神》半小時電量變化

在進行半小時的1080P高清視訊觀看後,手機電量消耗隻有4%左右,令我比較意外。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觀看視訊半小時電量變化

充電方面,這次小米12 Pro搭載了小米自研的澎湃P1快充晶片,實作了業内第一個單電芯120W有線快充,根據我的實際測試,手機從65%的電量充到100%,隻需要10分鐘。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也就是說,粗略估算的話,充電10分鐘,小米12 Pro可以連續玩一個半小時的重度負載遊戲,或者連續觀看4個半小時的1080P視訊。

這對于充電體驗來說,可以說是一種“質變”了,也基本上可以杜絕“充電焦慮”的發生。

三、小米影像大腦發力,每秒拍4.5張照片,追焦準确度顯著提升

除了性能和快充,這次小米12 Pro在拍照方面的提升也比較顯著。

尤其是在軟體層面,小米推出了自研的“小米影像大腦”,結合骁龍8這次在AI能力方面的提升,帶來了不少比較令我驚喜的拍照體驗改善。

拍照對焦的優化一直是小米重點發力的方向之一,因為此前幾款旗艦機在硬體素質過硬的前提下,對焦體驗卻略有遺憾。

這次在小米12 Pro中,小米增加了“萬物追焦”能力,根據我實際體驗來看,在拍照預覽畫面中,手機的确可以對畫面中的人物進行快速且精确地捕捉。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即使偶爾人物消失在了畫面中,手機依然可以在其回到畫面中時進行快速捕捉。可以說,這樣的功能對于拍照體驗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對焦的另一個用武之地就是在背景虛化方面,可以看到,小米12 Pro對于場景中虛化部分的判斷是更加準确的,比如畫面中心的葉子和背後的門就做了比較好的區分。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人像模式拍攝

這次在連拍速度方面,小米12 Pro也進行了重點優化,在與上代超大杯旗艦進行對比的過程中,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小米12 Pro的成像速度更快,但是畫面品質依然能夠有保障。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小米12 Pro連續拍照

在白天光線充足的場景中,小米12 Pro能夠在10秒内拍攝約45張照片,相比之前的旗艦機型提升比較明顯。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連續拍照10秒,所得照片數量

從拍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12 Pro并沒有因為提升拍照速度而犧牲畫質,這與IMX707傳感器、小米自研影像算法以及骁龍8的ISP處理能力的提升都有密切關系。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在光線較暗的場景下,這樣的拍照速度優勢也比較明顯,在光線較暗的樓道内,小米12 Pro可以在10秒内拍下約10張左右的照片,而小米11 Ultra在同樣時間内可以拍下5張左右。

在夜晚極暗光場景下,小米12 Pro可以在20秒内拍下約6張照片,而小米11 Ultra能夠拍下3張左右,速度的提升是實打實的。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左:小米12 Pro拍攝的照片數量,右:小米11 Ultra拍攝的照片數量

抓拍體驗的更新對于使用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偶爾看到一個精彩或者感動的瞬間想記錄下來,抓拍“不糊”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比如在這組夜晚抓拍樣張中,小米12 Pro的抓拍畫面中心區域的清晰度是比較好的,僅在邊緣出現了一定的模糊,要知道,這是在夜晚快速跑動的狀态下進行抓拍。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在追焦和抓拍能力更新之外,大部分日常拍攝場景中,小米12 Pro的表現又如何呢?

單從傳感器尺寸上來看,小米12 Pro使用的索尼IMX707是小于小米11 Ultra的三星GN2的,兩者的像素數相同,也就意味着,小米12 Pro的單像素尺寸要略小。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在日常的建築物拍攝中,兩者表現基本相同,看不出明顯差别,不過在色彩的處理上,小米12 Pro的成片在部分場景中更加“讨喜”。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主攝建築拍攝對比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在拍攝植物時,小米12 Pro的成像色彩飽和度更高,而使用者對于不同的色彩表現也有不同的喜好傾向,不好做過多評判。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主攝植物拍攝對比

在一些逆光場景中,小米12 Pro成像的暗部細節更多,兩者對于高光的抑制基本相同,此時小米11 Ultra的畫面色彩飽和度反而要更高。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在夜景拍攝方面,雖然小米12 Pro的底更小,但是畫面中夜空的純淨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證,噪點明顯控制的更好,同時對于建築燈牌的高光抑制也更到位。

不過在夜景拍攝的色彩平衡方面,小米還需要進一步調教。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主攝夜景拍攝對比

目前智能手機在影像技術方面的發展,有一種軟硬體結合的突出趨勢,各家廠商都開始加深軟體算法與硬體傳感器、SoC等部分的融合。是以在硬體趨同的大背景下,自研算法就成為了各家“獨門秘籍”的所在。

小米自研影像大腦的推出,也是小米對自身拍照軟體技術的一次底層系統性梳理,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提升手機拍照的“下限”,讓更多人可以輕松、快速、簡單的拍出好照片,是提升拍照基礎體驗的關鍵。小米這次,可以說是“方向對了”。

四、系統重點提升穩定性,可變重新整理率實作高刷與功耗平衡

最後,我們來說說小米12 Pro的軟體體驗,既然是小米,那麼MIUI作業系統自然是關注的重點之一。

這次其實在系統UI界面上,小米沒有做較大改動,MIUI 13系統在我使用的這幾天裡,基本維持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運作狀态,極少發生卡頓或掉幀現象。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MIUI 13日常操作

這次受到消費者廣泛關注的,是在小米自研排程政策以及LTPO螢幕的加持下,實作了10Hz、30Hz、60Hz、120Hz等多個重新整理率段位的自适應切換。

之是以稱之為自适應,是因為重新整理率的切換是“無感”的,我在使用的過程中感受不到重新整理率的變化。

總體來說,小米12 Pro的螢幕重新整理率在使用者操作手機時,基本都維持在120Hz運作,保持流暢度,而在不同的應用和使用場景中,會自動調整相比對的重新整理率。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微網誌重新整理率變化情況

比如在刷微網誌時,手指滑動時幀率為120Hz,一旦停止滑動,幀率就會降低到60Hz,最終降低到30Hz。

比較“智能”的是,當手機檢測到有視訊播放時,會根據視訊幀率調整到30Hz或者60Hz,而在微網誌中觀看靜态圖檔時,重新整理率會調整到60Hz。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而在一些應用的首頁靜止畫面,或者手機桌面靜止狀态下,手機螢幕的重新整理率會降低到10Hz左右。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桌面重新整理率變化情況

可以說,在螢幕實作了真正的動态重新整理率調整後,120Hz螢幕才解鎖了自己的“完全形态”,也實作了高刷屏與功耗的平衡。

此前,安卓陣營率先應用了120Hz高重新整理率螢幕,但是蘋果卻後來者居上,第一個在120Hz螢幕上實作了Pro Motion自适應重新整理率調節,實作了從1Hz到120Hz的八檔位自适應調整,也展現出蘋果在軟硬體協同調教方面的深厚功底。

這次小米是安卓陣營中首個實作相似功能的廠商,也展現了小米對于前沿技術的探索是走在前面的。

小米12 Pro深度體驗:不再“發燒”,做水桶旗艦“守門員”

▲B站重新整理率變化情況

結語:對标蘋果,硬體、軟體、體驗一個不能少

通過幾天的深度體驗,小米12 Pro在性能、螢幕、充電、拍照、系統等幾個智能手機核心特性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體驗提升。可以說,這是一部沒有明顯短闆的“水桶旗艦”,也成為了安卓陣營骁龍8高端旗艦機的“守門員”。

從澎湃P1自研晶片、小米影像大腦到骁龍8的調教,我們能夠看到自研技術已經成為了小米産品核心優勢的關鍵來源,而小米死磕硬核技術,也是認真的。

雷軍在釋出會上說,小米今後将正式對标蘋果。我們都知道,蘋果的優勢不僅在于硬體,更多的在于硬體、軟體以及生态的整體協同能力,對于小米來說,前面還有不少硬仗要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