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康熙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被後世很多人譽為“千古一帝”,因為康熙不僅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明主,他為政期間也做出了很多偉大的功績。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康熙的一生可以總結為四大功績,分别是平定三藩、收複台灣、抵禦沙俄、遠征噶爾丹,這些都為我國的版圖的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雖然在兩百多年後清朝丢失了大面積的國土,但是目前的版圖大多數都是繼承清朝所遺留下來的,而康熙則為這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康熙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明主,但是僅僅依靠康熙一人是無法完成這麼多豐功偉績的,康熙的手下同樣也有很多的治世能臣,如索爾圖、納蘭明珠等人。

索爾圖和納蘭明珠兩人是康熙一朝最為出名的兩位官員,他們不僅為清朝的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樣也是朝堂上的政敵。

雙方互相暗鬥十幾年,在體驗過權力的巅峰後也都走向了末路,但是兩人最終的結局卻不同。

索爾圖最終被康熙賜死在宗人府中,而納蘭明珠卻獲得了善終,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納蘭明珠的功勞之一——平定三藩

納蘭明珠出生于公元1635年,他的祖父是葉赫部落的統領,他與康熙皇帝還有着親戚關系,如果論輩分考慮的話,康熙甚至需要叫納蘭明珠一聲姑父。

由于順治皇帝過早的離世,年僅六歲的康熙成為了大清的第四位皇帝,順治皇帝也為年幼的康熙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這其中以鳌拜最為出名。

鳌拜在康熙年幼的時候把持朝政,并沒有将康熙皇帝放在眼裡,當康熙成年後,鳌拜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自己親政路上最大的障礙。

但是此時的康熙在朝堂上的力量十分薄弱,朝廷中的人大多數都是鳌拜的黨羽,在這危急時刻,納蘭明珠和索爾圖向康熙皇帝伸出了援助之手。

納蘭明珠和索爾圖等人多次替康熙皇帝與鳌拜交手,并且最終成功地逮捕鳌拜,将鳌拜的黨羽徹底鏟除,是以納蘭明珠在康熙皇帝親政的路上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但是如果說納蘭明珠是以會獲得康熙的重用那就大錯特錯了,屬于納蘭明珠真正的舞台還并沒有到來。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亂越來越嚴重,雲南的吳三桂、廣東的尚可喜和福建的耿精忠都有反叛之意,如何處置三藩的問題成為康熙皇帝的頭等大事。

康熙皇帝不同于古代其他的皇帝,他知道“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康熙決定徹底進行削藩,雖然吳三桂等人口頭答應了削藩的要求,但是暗地裡卻始終為造反做着準備。

當時的朝廷中同意撤藩的人隻有少數,這其中便包括納蘭明珠。

相反之下索爾圖則認為不應該撤藩,這也為納蘭明珠和索爾圖的黨争拉開了帷幕。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康熙對于納蘭明珠的支援感到十分的高興,并且決定開始重用納蘭明珠,最終在康熙的堅持下,三藩之亂曆經五年被徹底平定。

收複台灣與抵禦沙俄

納蘭明珠的第二大功勞一定是收複台灣了,當時的台灣被鄭經父子統領,他們都是明朝時期的将領,在鄭經病逝後,康熙将收複台灣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納蘭明珠認為收複台灣是一場硬仗,必須交由一位才能卓絕的人來統領軍隊。

于是施琅便成為了收複台灣的唯一統領,最終在施琅的指揮下台灣順利收複。

雖然納蘭明珠并沒有參與到直接的作戰中,但是卻在關鍵時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間接地影響了整個戰局。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此時的清朝已經徹底解決了内憂,但是外患同樣存在,北方的沙俄就像一根匕首一樣懸在清朝的頭頂,時時刻刻都在準備出招。

于是康熙決定解決沙俄的問題,納蘭明珠也陪同康熙親自出征,最終與康熙共同打赢了雅克薩之戰,徹底解決了沙俄入侵的問題。

後來《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也少不了納蘭明珠的功勞,他雖然沒有直接出面,但是如果沒有他,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條約一定會簽成。

權臣納蘭明珠

上述我們已經介紹了納蘭明珠對于清朝的貢獻,如果僅僅憑借上述描述就将納蘭明珠認為是忠臣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納蘭明珠其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權臣。

康熙皇帝一生完成了四項偉大的抱負,納蘭明珠直接參與了其中三項。這可以總結為納蘭明珠的三大功勞,相比之下,納蘭明珠也有三大過錯。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第一大過錯就是結黨營私,納蘭明珠曾與索爾圖進行了長達十多年的黨争。

兩人在此期間大肆培養自己的黨羽,當時的朝堂隻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援索爾圖的,一派則是支援納蘭明珠的。

納蘭明珠為了培養自己的黨羽,索爾圖集團棄用誰,他就拉攏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納蘭明珠的親信。

納蘭明珠和索爾圖的黨争将當時的朝堂搞得烏煙瘴氣,納蘭明珠的第二大過錯就是受賄,納蘭明珠并不是一位清廉的人。

納蘭明珠在為官期間大肆受賄,所收财物堆積如山,而且還利用自己的黨羽去敲詐他人。

第三大過錯就是販賣官位,原本官位應該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康熙二十三年曾經出現了很多閑置的官位,納蘭明珠就憑借自己的地位向外出售這些官職,誰給的錢多,這些官位就屬于誰。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可以說納蘭明珠的所作所為在任何一位皇帝眼裡都是無法容忍的,最終在康熙二十六年,納蘭明珠遭受了他人的彈劾,最終被免去官職。

雖然短時間後又官複原職,但是在此後的二十年中再沒有受到過重用,在康熙四十七年病死于家中。

相比之下,索爾圖則沒有納蘭明珠的謹慎,索爾圖過于的嚣張跋扈,雖然納蘭明珠與索爾圖兩人所犯罪責相差不多,但是索爾圖卻并未将康熙放在眼裡,甚至想另立新帝取而代之。

索爾圖最終也因為“議論國事,結黨妄行”被處死,這也間接導緻了兩人結局的不同。

結語

納蘭明珠的一生可以用波瀾起伏來形容,他不僅感受了權力的巅峰,也在巅峰過後經曆了低谷,最終一蹶不振。

一代權臣納蘭明珠:A錢受賄,結黨營私,康熙為何不殺他?

如果納蘭明珠能夠限制自己的行為的話,他在晚年期間也一定會繼續受到康熙的重用,像蔺相如、魏徵等名臣一樣名垂千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