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文青史話第79期。解放戰争是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世紀之戰,自解放戰争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被整編為五大野戰集團軍,分别是一野(西北野戰軍)、二野(中原野戰軍)、三野(華東野戰軍)、四野(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其中,一野由彭老總擔任司令,二野由劉、鄧擔任司令與政委;三野則由陳、粟分别任職副司令與代司令;四野隸屬于林帥、聶帥的統籌之下。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幾隻野戰軍幾乎囊括了八路軍三大主力師的人馬,其中,林總和聶總曾是115師師長、副師長;劉帥、徐帥則是129師的師長與副師長;然而,原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的身影,卻始終沒有出現在五大野戰軍之中。
是賀老總的軍事實力不夠強,不配擔任野戰軍的統帥嗎?當然不是,賀老總在抗日戰争時期是120師師長,長期獨擋一面與日軍作戰,一手建立了晉西北、晉綏兩大抗日革命根據地。我軍的“彭林劉徐粟”被譽為我黨的“五大軍事家”,賀帥在軍事指揮層面,是元帥中可以媲美“五虎上将”的人物。在整個抗日戰争期間,肖克、王震等人還沒有成長到獨當一面的地步,很多戰略戰術制定都是賀老總一人在親力親為。
正是在這樣的局勢下,賀老總先後指揮了烏蒙山回旋戰、河間齊會戰鬥、陳莊戰鬥、解放晉中、綏遠戰役、晉北戰役等經典戰役,并在進入冀中短短一年中,不僅穩定了冀中局勢讓部隊迅速得到壯大,更打出了八路軍120師的威名。按理說,賀老總在黨内地位與軍事水準雙高,應該在解放戰争中大放異彩才對,少說也得是五大野戰軍的司令級别,可為何五大野戰軍司令部卻沒有賀老總的一席之地,他在整個解放戰争為何近乎缺席了呢?其實,賀帥之是以在解放戰争中幾近缺席,與賀老總本人不為名利,幾次交出軍隊的原因有關。
1945年7月,我黨當時還沒有五大野戰軍之說,因為在晉綏根據地這片土地上,還組建了一支賀龍上司晉綏野戰軍,到了1946年11月,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晉綏野戰軍司令部被撤銷,部隊被整編為整編為3個野戰縱隊。不久軍委下令将晉綏野戰軍一縱調往陝甘甯邊區保衛延安,賀老總沒有任何猶豫,十分痛快地便把一縱的指揮權交給了彭老總,為了防止部隊有情緒,賀帥還親自動員一縱聽從黨的指揮。
到了1947年3月,随着劉鄧大軍、陳謝兵團、華東野戰軍分别挺近大别山、豫西、皖蘇等地,解放戰争迎來了全新的戰略反攻階段,國民黨軍也從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我黨陝北與山東的根據地。與此同時,軍委又提出将賀老總麾下的2縱調往陝北增援,賀老總收到指令後,再一次表現出豁達的人生境界,他專程送2縱部隊渡過黃河,加緊奔赴陝北戰場。
到了此時,賀帥手中隻有一個縱隊,其建制相當于一個軍。要知道,賀老總在南昌起義前就是軍長,如今20年過去,賀帥麾下也隻有一個軍,這換了誰也接受不了。然而,賀帥自始至終也沒有鬧過一點情緒。
他還這樣說道:“我沒有入黨之前,我指揮的軍隊都是我的,我入黨之後,我指揮的軍隊就是黨的了,連我的腦殼子也是黨的了!”
不久,軍委決定成立西北野戰軍,由彭老總擔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全權負責西北方面的解放工作,賀老總的3縱也自然而然被劃歸西北野戰軍。至此,賀帥手下的3個縱隊全部交了出去,賀帥本人成了一名“光杆司令”。一些将領為賀老總感到不公,賀老總反而勸慰他們:
“軍隊是黨的軍隊,不是哪個人的。我帶的部隊,旁人也能帶。軍隊要由黨指揮嘛!”
把部隊都交出去之後,賀帥聽從軍委的安排,投身到為西北野戰軍後勤保障的工作中去,再一次發揮了自己在後勤方面的傑出才能,全力保障了西北野戰軍的後勤補給需求。正是由于賀帥出色的後方支援,西北野戰軍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打出了多個以少勝多的戰例,這一點就連東野和華野也不能出其右。史學界曾這樣評價道:“在西北野戰軍的赫赫戰功中,有一半得歸功于賀龍。”
西南戰役打響之時,賀老總擔任了西南軍區的司令員,他率領十八兵團由陝西入川,把所謂天子第一門生胡宗南打得抱頭鼠竄,一舉收複成都和西川,徹底結束了國民黨在大西南的通統治。盡管賀帥因為自身不計名利的原因,讓他在解放戰争中沒能像彭、林、劉幾位元帥那樣戰功赫赫,卻卻仍不影響他在55年授銜時高居十大元帥第五,并獲得001号元帥指令,中央始終不曾忘卻賀老總的付出,賀老總的人生境界值得我們仰望。
(我是文青史話,堅持原創,堅持客觀,堅持公正,感謝您的點評與關注)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