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在很多人看來,剛出生的孩子是不認人的,最起碼要到一百天以後才能認識爸爸媽媽和其他親人。不過很多人也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哭鬧不停的小寶寶誰哄都不行,但隻要是媽媽一抱過來,就會停止哭鬧,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說新生兒真的認識媽媽嗎?

老人們會把這樣的情況說成是“母子連心”,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寶寶是有自己的認人方法的。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新生寶寶竟然會“認人”?

小島鄰居小王家裡最近新得了個寶寶,孩子的外婆喜歡得不得了,專門搬到小王家裡來帶孩子。白天還好,但寶寶第一天和外婆過夜的時候就哭鬧不休,外婆怎麼哄都不管用,最後隻能把寶寶交給媽媽來哄睡。

果然,寶寶在被媽媽抱進懷裡的那一刻開始,就慢慢停止了哭聲,在媽媽的輕柔拍打下緩緩進入了夢鄉,見此情況外婆不由得啧啧稱奇,連連說道:“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認人”。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剛出生的寶寶認人并非是通過肉眼觀察,反而他們卻是個“近視眼”

很多人覺得小寶寶認人,和我們一樣是通過肉眼觀察,但實際上,新生兒的視力發育是不完全的,他們的眼睛隻能夠模糊感覺到光線。當他們長大到一個月左右以後,也才擁有相當于成年人30%的視力。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那麼寶寶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認出媽媽的?

寶寶雖然視力不好,不能認出媽媽的臉。可他們卻自有一套認出媽媽的辦法呢!

1)聽覺

在媽媽肚子裡,胎兒最早發育的就是聽覺。5-6個月的時候,胎兒的聽覺系統就開始建立了,寶貝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記憶獨屬于媽媽的聲音,媽媽的心跳聲、說話的聲音、外界環境的聲音,在出生後也會保留一些記憶。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子宮内環境與外界環境雖然不同,但媽媽獨特的心跳頻率卻是寶貝記得住的,媽媽的心跳聲和話語聲會喚起寶貝的記憶,感受到安全和熟悉,自然就會和媽媽更親近。

2)嗅覺

除了靠聽,寶寶們還可以靠聞。由于哺乳動物對奶味非常敏感,媽媽經常抱着寶寶喂奶,這會使得寶寶熟悉了奶味和媽媽身上的味道,進而得到安心和熟悉的感覺。

做到這三件事,讓媽媽和寶寶更親密!

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寶貝最親近的人是自己,那麼媽媽要怎麼做才能讓寶貝依賴自己,建立更上一層樓的親情呢?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1. 出生一小時内抱孩子

寶寶出生後的一個小時内,感覺能力正是非常敏感的時候,記憶力達到最高峰值,在一個小時後這種敏感度會逐漸下降。

媽媽如果能在這一個小時以内把孩子抱在身邊,讓寶寶記住媽媽的氣味,感覺媽媽的聲音,寶貝就會激發在子宮内的記憶,迅速地知道這個人就是媽媽。

2. 堅持母乳喂養

喂奶是媽媽最親近寶寶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和媽媽的距離是很近的,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得到安全感和飽腹感,也會對媽媽更加親近。

如果不是母乳喂養,媽媽也最好自己抱着寶寶喂奶,寶寶會因觸感、味覺等感覺能力與媽媽建立強烈的依賴關系。

寶寶剛出生就認得媽媽,真的是“母子連心”?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3. 和寶寶多說話

從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父母就要多和寶寶說話,不僅是要讓寶寶記住爸爸媽媽的聲音,也是為了鍛煉寶貝的大腦語言功能區。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和誰比較親近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