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為什麼會出現藩鎮割據?

1.唐朝中前期的持續擴張,邊患壓力太大,對外大規模用兵不斷。【中國傳統的經濟和财稅結構并不能支撐一個體量太龐大的帝國,要麼犧牲了效率,要麼犧牲了穩定】

唐朝為什麼會出現藩鎮割據?

2.财政稅制方面,由于地域的擴張,服兵役的地點太遠,導緻原來對中央财政和軍事壓力較小的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建立,将領和士兵相處日久,形成利益集團。

3.當時技術條件的落後,為了提高效率和在對外戰争中取得優勢,迫使中央将一些權力下放到給節度使,節度使逐漸掌握了軍權 财權 人事權 監察權等,時間久了就闆結形成軍閥蕃鎮。

4.玄宗也不是糊塗皇帝,基本形成了東北和西北兩大互相制約軍事集團,同時在将領任用上,奉行三不:不久任、不兼任、不遙領【唯有安祿山突破這些原則】,基本形成了相對平衡的态勢。

唐朝為什麼會出現藩鎮割據?

5.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制度在變形,将領和士兵的利益也出現異化。士兵的利益闆結,有時候綁架了将領,以河北三鎮為典型。将領需要用朝廷的權威制約士兵,朝廷也需要靠将領限制士兵。從唐肅宗開始到唐憲宗,中央一直試圖重建中央權威,但效果不理想。後來的皇帝更沒有力量改變了,形成了中央——藩鎮——士兵也互相制約平衡的局面,得以維持了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一百五十餘年的國運。

【個人體會】中國曆史幾千年兩個問題一直都未能解決:一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另一個是最高權力的繼承人的問題,幾千年來都沒有處理好。直到明清時,以犧牲活力為代價換來了一時的穩定,建立讓地方和群眾窒息的超穩态結構,最終帝國在這種體制中慢慢死亡。

唐朝為什麼會出現藩鎮割據?

現在仍然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在維護中央權威和保持國家統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調動地方和民間的積極性,一直是個關鍵問題。本輪機構改革有一個小細節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國地稅合并,這将會有深遠的影響。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