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軍進攻揚州之前,徐州、淮安等多地接連被攻占,而且多有投降之人,清軍統帥多铎收攏降兵,最終一路打到揚州城下,此時的多铎統帥着近十萬大軍,将揚州城圍的密不透風。
揚州城下受阻
多铎一路打來,幾乎沒遇到什麼勁敵,是以心中不免有些得意,他派自己身邊的明朝降将前去招降史可法,沒想到反被史可法痛斥而歸,多铎心中惱怒此人不識擡舉,于是下令全面進攻。
敵我差距過大,史可法接連發書信去向南明朝廷求援,而此時的南明小朝廷已經惶恐不可終日,而且現在的朝廷也無法調動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領,誰也不敢直接與清軍抗衡,真正忠心為國的人太少,那些人大部分都已經在此之前殉國了。
十日不封刀
公元1645年五月二十五日,清軍圍城一月後,城中守軍在孤立無援下徹底被擊垮,史可法拒不投降,臨死前還曾痛斥敵軍,然後慷慨就義:
我為朝廷大臣,豈肯偷生為萬世罪人!吾頭可斷,身不可辱,願速死,從先帝于地下
此時的清軍用武力打下了富庶揚州城,見到揚州人竟然敢如此抵抗大軍,既感到憤怒,同時心中也有些恐懼,他們擔心此後漢人還能激起這樣的勇氣,那麼他們滿人絕對不可能會奪得整個天下。
為了鎮壓當地百姓,更是為了搶奪此地财産,放縱心中的殘忍欲望,多铎下令十日不封刀,對揚州百姓展開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殺戮。
在《明季南略》一書中對這場屠殺就有記載:
廿五日丁醜,可法開門出戰,清兵破城入,屠殺甚慘。
這場暴行最終導緻揚州城中死傷數十萬人,曾經繁華的城市一時間淪為人間煉獄,可憐的揚州百姓身處亂世,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保證,而此時一切的文明準則都成了笑話,社會的秩序徹底崩壞,這難道不正是令人感到發指的曆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