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續文106:林黛玉死後留下一張藥單,薛寶钗看後大吃一驚,自己活不長了。

(本文邏輯:林黛玉死後留下一張藥方,薛寶钗看見後想到自己病情,想到賈府的現狀,悲從中來,意識到自己活不長了。)
01
林黛玉死後,衆人紛紛前來。
薛寶钗哭得非常傷心。在寶玉的婚事上,她與林黛玉有過不愉快,但是後來兩人冰釋前嫌,林黛玉認薛姨媽為幹媽後,兩人成為無話不說的好姐妹。如今,林黛玉魂消魄散,從此天人永隔,讓她心中悲痛不已。
學識上的相知,心靈中的相通,連接配接彼此,靈魂越走越近,使兩人漸漸活成一個模樣,最終成為一體兩面,钗黛合一。(參考依據:《紅樓夢》第42回,脂硯齋留下批注:钗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餘,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後寶钗之文字便知餘言不謬矣。)
人死如燈滅,無論生前多麼美麗,多麼金貴,無論身份有多高,最終仍然是塵終塵,土歸土,死後都是由普通人幫助善後。
丫環們在清理林黛玉的遺物,有書、有筆、有紙,還有藥。
薛寶钗湊上前去,她要再看看那些或美麗或優雅或孤高的遺物,不經意間,她看到了那張熟悉的藥方。
02
西醫用儀器,中醫開藥方。
一個好藥方,内涵的價值千金,承載的是希望,透露的是學識,隐藏的是故事。
薛寶钗看到這個藥方,往事在心頭湧起。
劉外婆二進榮國府,賈母設宴款待。酒席宴上,林黛玉說出《西廂記》的詞語。事後,薛寶钗将她找到自己房間,彼此坦誠相待,說出做女孩子的本分,從此兩人情同姐妹。
感情基礎作為人與人交往的一切基礎,自然會演變出諸多關心和問候。
林黛玉體弱多病,賈母為她請過王太醫,王夫人為她請過鮑太醫,開出的藥方各不相同。薛寶钗去林黛玉的房間,看到她藥方的第二天,依據自己的見識,說出這樣一番話:“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 ”(《紅樓夢》第45回)
她沒想到,林黛玉卻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是人力可強的。”
林黛玉的話在耳邊隆隆作響,猶如低徊時光深處的驚雷,崩裂聲聲,那時的無奈早就昭示出生命的無常。哭聲陣陣,時間之矢無法倒轉,無論願與不願,甘與不甘,歲月都無情地把生活淘蕩出新的河床,镌刻出新的走向。
03
看别人的死想自己的生。站在死者面前,生者感慨的不僅僅是對死者的憐惜,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憐愛。
薛寶钗看着藥方,熱淚湧出來的時候,想起自己的病。
她出生時從娘胎裡帶出一股熱毒,花了無數銀子,請了不少名醫,用了不少名藥,一直未見效。後來癞頭和尚開出了海上方,用四時之水,四季之花,調制成冷香丸才能控制病情,發病時服用藥丸即可。
她原以為有了海上方,可以保一生平安。但是林黛玉之死,讓她突然明白一個道理:良藥再好,也難醫生死。
林黛玉表面上因病而死,是身體之疾所緻。其實不然,林黛玉之死,更多是源于心病(參考依據:《紅樓夢》第76回,林黛玉和史湘雲夜間談話,林黛玉說出自己一年之中隻能睡上十宿,史湘雲暗示是病因。)
自己本無心病,出嫁之後,婚姻的無奈,生活的暗流,賈府的末世,沒有一樣可解決。寶玉不涉世事,王夫人愚鈍,賈母年事已高。生活的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身上,縱然有三頭六臂,也抵不過生活的滄桑,尤其是江南甄家被抄家,預示着賈府也難逃厄運,傾巢之下無完卵,抄家之後,自己必死無疑。
借别人的死哭自己的亡,借别人的靈堂哭自己的恓慌。她拿着藥方的手開始顫抖,眼前一片模糊,淚如雨下……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