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劉備從起家建立蜀漢到覆滅隻用了短短的四十二年,而且是偏據一方,西蜀比起魏國和東吳實力稍微弱一些。在當時三足鼎立的曆史中,蜀漢的實力也隻能排第三,雖說在三國曆史中,蜀漢的實力略遜一籌,但是它卻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曆史故事。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諸葛亮北伐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功,諸葛亮從最初第一次北伐開始,雖然戰前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卻還是因為慧眼不識珠而吃了大虧。它否定了魏延提出的子午谷計策,然後又錯用馬谡,這也直接導緻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但是一次北伐并不足以帶來什麼毀滅的結果,畢竟還有四次機會可以重振旗鼓、東山再起,但是後來卻都沒有獲得什麼戰功,這又是為何呢?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諸葛亮去世後沒多久,蜀國就宣布滅亡。是什麼原因直接導緻諸葛亮去世後蜀國軍隊軍心渙散、士氣銳減,而突然間攻守的形勢發生了改變呢?這一切都歸于一個人——姜維。諸葛亮看待姜維是那種必成大器的人,他很看好姜維此人,并且是将姜維當作接班人來栽培的。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無可争議的成為了蜀國北伐的主帥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但是姜維上任主帥後,否定了諸葛亮全部的軍事作戰政策,拿出了自己獨有的一套。先前諸葛亮六出祁山,以退為進,攻大于守,不求要怎麼樣,但求做了北伐這件事問心無愧。曹魏的力量雖然沒有怎麼削弱,但是好歹阻擋了他們的進攻,暫時保住了西蜀的安危。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姜維提出的”斂兵聚谷“計劃,按照他的意思就是,假如曹魏南下進攻蜀軍應當适當放棄最外層防守,然後層層誘導敵人深入,最後關門打狗,在憑借着城牆高的優勢拖住敵方,阻止他們的進攻。姜維派小部分蜀軍在前線遊擊作戰,不停的騷擾對方,悄悄打入後方阻斷糧道。待敵方消耗了大部分體力後,主力此時全部出擊是最好的方法。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姜維想法雖好,但實在過于冒險。魏延、王平的政策是在前方安置疑兵,大部隊在外圍埋伏,曹魏軍隊也不敢貿然進攻,猛将王平之是以能大敗魏軍的武将曹爽,正是因為這種戰略用的時機對,才赢得了這場勝利。姜維的想法看似完美無缺,實則和趙括的紙上談兵差無一二,曹操的軍隊多是騎兵,機動性明顯比蜀軍快得多。縱使曹軍的糧草供應被截斷而選擇撤退,蜀軍兩條人字腿也追不上曹軍的快馬加鞭。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姜維冥思苦想出來的兩個防線,即漢、樂兩城,曹軍一旦攻下,漢中便失去了可以防守的點,漢中如果丢掉,西川必将危險,蜀國也會随之陷入危機。聚火力圍攻雖說看似不錯,但是現實點還是要看你裝備武器是否精良,以及軍隊的作戰能力是否比别人強。如果比不上,那一切都是泡沫,根本沒任何實用性。

戰略本該是根據自家軍隊的情況而選擇部署和改變,戰場上的局勢可以說是變幻無窮。失之毫厘,差之千裡,姜維最終也沒能如願以償興複漢室。是以說諸葛亮雖然很聰明,但是在選人在這一方面沒有劉備有眼光,選錯人已經不是諸葛亮第一次犯錯了。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導緻蜀國覆滅的原因不隻是姜維,還有許多複雜的因素,但是姜維的錯誤用兵是導緻蜀國覆滅的直接原因。但是諸葛亮卻認為,姜維是西蜀棟梁之材,軍事奇人,實際上是姜維的眼光放得不長遠并且驕傲自滿。還有導緻蜀國滅亡的其他原因,比如地理面積狹小,位置偏遠,雖然說西蜀乃天府之國,但是地理位置無法和北方的魏國作比較,曹魏地大物博,人才衆多。

蜀國不僅憑實力打不過魏國,也沒有東吳那樣可以燒錢打仗(東吳錢多),而且諸葛亮掌權後沒有留住靠得住的人,還把心思放在庸人身上,這樣得不償失,大大消耗了蜀軍的實力。蜀漢”四大名相“費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諸葛亮死後曾擔任蜀漢軍師,他多次勸阻姜維讓他不要铤而走險,但是姜維不考慮結果,隻顧自己。姜維一局定輸赢的 想法讓費祎很是頭疼,凡事要講究順序,由頭有理,一步一步來才會看得到好的結果,心急就吃不了熱豆腐,果真姜維的所作所為應驗了費祎所說的話。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都因錯用蜀國人才

傅玄曾對姜維做出評價:”維為人好功名利祿“,意思是他好大喜功,為了早日建立屬于自己的江山,而選擇刀口舔蜜,铤而走險,殊不知這一切都是為葬送蜀漢做出了伏筆。

是以諸葛亮一次又一此選錯人,進而最終緻蜀國的覆滅,背鍋的并不止是劉禅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