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說:“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别。”
今天,是2022年的第四天。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都曾經曆過、也見證過許多許多的離别。
2021年,共和國痛失28位院士。袁隆平、程镕時、吳孟超、陳清如、吳新智......我們的父輩,正攜手離去;
陪伴了數代人童年的《童話大王》停刊了;
史上最長壽的綜藝節目《快樂大學營》,停在了第24年;
成立了12年的蝦米音樂,正式停止服務;
新東方裁員4萬人,學科類教培時代轟然落幕;
......
物也好,人也罷,逃不脫的,是生的離别,是死的永訣。
在這樣的時刻,腦海中蓦然浮現的,卻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兩句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當年春風下你我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是何等的自在快活;誰知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載,多少世事滄桑,多少風雲變幻。我唯有對着孤燈、聽着夜雨,思念着遠方的你。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繁華熱鬧後,是說不盡的蕭條冷落。
說的是友情,說的又何嘗不是人生!

那是在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黃庭堅在德州(今屬山東)為官,好友黃幾複則在廣東四會縣任職,兩人相距千裡。
距離兩人上一次相聚,已經十年有餘;而再次相見之日,尚遙遙無期。
想到這裡,黃庭堅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這便是《寄黃幾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想要托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
首聯即突出了兩人的距離之遠,一南一北,海天茫茫,相思卻不得相見。
于是詩人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寄信,托付鴻雁,傳去思念,雁兒卻以飛不過衡陽為理由,拒絕了他。
雁兒又不是人,哪裡有拒絕之說?但恰恰是“謝不能”三字,将鴻雁人格化,原本老生常談的“鴻雁傳書”這一典故,立馬變得新穎别緻起來。
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一代宗師,這一詩派以杜甫為祖師爺,講究煉字,“無一字無來處”,以“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以故為新”為創作思想。
而這首《寄黃幾複》,既是黃庭堅的代表作,也是這一創作主張的最好诠釋。
尤其是接下來兩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颔聯兩句詩,曆代以來,都得到極高的評價。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就贊揚這兩句詩是“真奇語”。
其實若單論文字用詞,算不得奇。
“桃李”、“春風”、“酒”、“江湖”、“夜雨”、“燈”,這些詞語都極其尋常,意思也簡單明了。
這兩句詩真正“奇絕”的地方在,這些尋尋常常的詞語組合到一起,所融彙而成的深遠意境。
“桃李”、“春風”、“酒”,構築成的是一幅燦爛的陽春煙景。
你可以想象到這樣的畫面:
那時候,詩人尚意氣風發,青春年少。春日裡,他常和友人一起,觀賞桃李,共飲美酒。
春風輕輕柔柔地吹着,花瓣飄搖着落在酒杯裡。
“江湖”、“夜雨”、“十年”、“燈”,渲染出的卻是一副蕭條冷落的畫面。
你想象着:
兩個曾經最親密的朋友,各自流轉漂泊江湖。每逢夜雨,兩人便各自對着眼前的一盞孤燈,想念着彼此。
雨聲淅淅瀝瀝,孤單的燭火照耀着那思念的人,深宵不寐的身影。
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灑脫快意與蕭條冷落、暫聚與久别,樂與哀,往日交情與今朝思念......都在這短短的兩句詩裡,被書寫得淋漓盡緻。
“十年”與“燈”的結合,更是黃庭堅首創,平添了一股厚重滄桑,讀來都是歲月的味道。
“奇語”二字,當之無愧。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結尾後四句,詩人則分别從“持家”、“治病”、“讀書”三個方面,表現友人黃幾複的為人和處境。
“持家但有四立壁”,作為一縣之長,黃幾複的家中卻隻有立在那兒的四堵牆壁。四壁蕭條,這是稱揚友人的清正廉潔。
“治病不蕲三折肱”,化用古代成語“三折肱,知為良醫”。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三次跌斷胳膊,就可以成為一個好醫生,因為他必然積累了很多治療與護理的經驗。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久病成醫”。在這裡,黃庭堅用“治病”來比喻“治國”,為友人抱不平:明明黃幾複政績卓著,有治國救民的才幹,為什麼不得重用,老讓他在下面跌跌撞撞呢?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與友人十年未見了,詩人隻能想象着,清貧自守奮發讀書的你,如今已然白發蕭蕭了吧。
你讀書的聲音,還似從前一般歡快悅耳嗎?唉,隔着千裡萬裡的距離,我卻仿佛看到了、聽到了你那邊,猿猴攀援着深林裡的青藤,陣陣哀鳴傳過充滿瘴氣的山溪。
在極其凄涼的景緻裡,收束全詩,更覺出人世的無盡滄桑。
人的長大,常常是與失去、與離别、與死亡挂鈎。且這些失去、離别、與死亡,常是悄無聲息。
那些年少時追過的偶像,陸陸續續,或隐退了,或老了,或永久地離開了;
那些兒時愛吃的零食,愛玩的遊戲,随着一代人的長大,漸漸消失,成為回憶;
那些相識多年的朋友,随着彼此的忙碌、遙遠的距離、不再有交集的生活,默契地彼此疏離;
那些曾真心實意愛過的人,會在恍惚某一刻想起,卻連對方的面容都忘記;
那些小時候見過的和藹可親的長輩,會在某一次回老家時,從家人的閑聊裡,才知道,他們已長眠泥土經年。
這便是人生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哪一次說了再見,從此真的再也不見。
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有些事,一回首,已面目全非。
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中說:
“每個人的心裡,有多麼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裡寫着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
世事無常,來日并不方長。
喜歡的事,要抓緊去做;喜歡的人,要及時去愛。
而每一次告别,親愛的,你要用力一點,再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shicishijie)原創釋出,作者: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