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作者:X一MOL資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X-MOLNews

油和水不能混合,這算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了。就算二者放在一起劇烈搖晃或者攪拌,純靠人力充其量隻能形成不穩定的乳液,靜置之後很快就會分離。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油水混合。圖檔來源于網絡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對于疏水性的深入了解。

如果借助超聲裝置,在輸入能量足夠的情況下,在水中會形成尺寸小于1微米的油滴,并會持續存在數周乃至數月。這讓科學家們很迷惑,在沒有任何穩定劑存在的情況下,微小的油滴如何能夠相對穩定的存在于水中?

更奇怪的還在後面。早期的實驗發現,當置于電場中時,這些微小的油滴會向正極移動。也就是說,水中的油滴表現出負的zeta(ζ)電位,混合中性的油和中性的水居然會産生帶負電的油滴 [1-2]。這雖然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微小油滴在水中的穩定性,不過,毫不奇怪的是,這些電荷的來源引起了激烈的争論。

這一現象曾被解釋為油滴表面吸附了OH–,然而,OH–的吸附并沒有得到光譜證明。同時,理論研究也表明,OH–是一種小的、不可極化的離子,傾向于水合而不是吸附在界面處,疏水界面處的OH–更處于熱力學極不穩定狀态。那麼,水中油滴表面為什麼會有負電荷?疏水油滴-水的界面,究竟是什麼樣子?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水分子(包含H+和OH–)模拟。圖檔來源:Chem. Rev.[1]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Sylvie Roke和意大利國際理論實體中心Ali Hassanali等研究者聯合,在Science 雜志上發表論文,他們利用偏振振動和頻散射(sum-frequency scattering,SFS)光譜研究了分散在重水(D2O)中的十六烷油滴(~200 nm),實驗觀測結果與分子動力學模拟相吻合,證明了水分子與烷基氫形成了“不正确”的界面C–H•••O氫鍵,導緻了水至油的電荷轉移,揭開了疏水油滴表面負電荷的來源秘密。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SFS測試及油-水界面示意圖。圖檔來源:Science

研究者比較了空氣-水界面和油-水界面的SFS光譜,從光譜強度分析,油-水界面的H鍵網絡比空氣-水界面更強。更明顯地,空氣-水界面的O-D鍵的振動峰位于2745 cm−1,而油-水界面的峰值紅移了~100 cm−1(灰色區域)。研究者推測,如此大的移動,說明了油滴表面的負電荷來自界面處不對稱的氫鍵分布,并可以用電子密度的轉移機制來解釋。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SFS光譜表征。圖檔來源:Science

一個峰位置的紅移,是如何推出這個結論的呢?這要從水分子的對稱性說起。水分子具有一個C2旋轉軸和兩個互相垂直的對稱面,屬于C2v對稱結構,存在C2v對稱伸縮振動(C2v-ss),和反對稱伸縮振動(C2v-as)。但如果水分子中的兩個O–H基團由于氫鍵或其他互相作用而不對稱,則存在C∞v伸縮振動,且測量的相對信号強度取決于分子取向和對稱性。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水分子對稱性

考慮到所有可能的分子傾角,研究者分析了具有這些不同對稱性的界面振動模式。圖中的紅色、綠色和藍色區域分别代表了重水中O–D鍵的C2v-ss振動(約2200~2550 cm−1),C∞v振動(約2550~2745 cm−1)和C2v-as振動(大于2745 cm−1)。是以,油-水界面峰的紅移,表明更多的水分子呈現C∞v對稱性,兩個O–D鍵處于不同的狀态。又因為這些分子位于油-水界面處,電荷隻能從水的O–D鍵轉移到十六烷的C–H鍵,因為後者是接受電子密度的唯一可能。峰的展寬也進一步說明了油和水之間強烈的電荷轉移互相作用。對油滴表面SFS光譜分析及計算,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此外,分子動力學模拟與實驗結論相吻合。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油-水界面C–H•••O氫鍵分析。圖檔來源:Science

也就是說,界面C–H•••O氫鍵導緻水分子至十六烷分子的電荷轉移,是十六烷油滴表面帶負電荷的原因,電荷的存在又為亞微米大小的油滴提供了一定的穩定性。利用這一模型進行模拟計算,兩界面表面電荷密度約為-0.015 e nm-2,與電泳實驗結論保持一緻。

油和水為什麼不能混合?

表面電荷密度計算。圖檔來源:Nat. Commun. [3]

水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命體存在的關鍵分子,是最尋常又最不尋常的液體之一。冰在融化時密度增加,水在壓力下粘度降低,如此種種“反常”的性質經常和氫鍵有關。本文對水中油滴表面負電荷來源的解釋,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微小油滴的穩定性,也有助于我們從根本上去了解常常挂在嘴邊的“疏水性”。

Charge transfer across C–H⋅⋅⋅O hydrogen bonds stabilizes oil droplets in water

Saranya Pullanchery, Sergey Kulik, Benjamin Reh, Ali Hassanali, Sylvie Roke

Science, 2021, 374, 1366-1370, DOI: 10.1126/science.abj3007

參考文獻:

[1] N. Agmon, et al. Protons and Hydroxide Ions in Aqueous Systems. Chem. Rev. 2016, 116, 13, 7642-7672, DOI: 10.1021/acs.chemrev.5b00736

[2] J. C. Carruthers, The electrophoresis of certain hydrocarbons and their simple derivatives as a function of pH. Trans. Faraday Soc. 1938, 34, 300–307, DOI: 10.1039/TF9383400300

[3] E. Poli, et al. A. Charge transfer as a ubiquitous mechanism in determining the negative charge at hydrophobic interfaces. Nat. Commun. 2020, 11, 901. DOI: 10.1038/s41467-020-14659-5

(本文由小希供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