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放開規模上限,A級車有望大幅增長

2022年将是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後一年。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委釋出《四部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到2022年12月31日後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将不再給予國家補貼。此外,通知提到,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但“換電模式”車輛屬于例外。

早在2020年4月,新能源汽車補貼通知中就明确了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幅度,原則上2020年-2022年補貼标準分别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同時明确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從内容上來看,此次補貼政策與2020年4月釋出的政策基本一緻,但最新的政策中未提及補貼規模上限。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根據最新釋出的政策,2022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名額體系架構及門檻要求不變,而補貼規模從原來的預期200萬輛補貼規模上限放開,實作貫穿全年的補貼。此次補貼标準的調整,必然推動銷量的提升。

按照最新的補貼方案,2021年續航在300km-400km區間的純電車可享受1.3萬元補貼,2022年将減少3900元補貼;2021年續航大于400km且售價低于30萬元的純電車可享受1.8萬補貼,2022年将減少5400元補貼。

受補貼退坡政策影響,特斯拉12月31日宣布,Model 3和Model Y的後輪驅動版售價分别上調1萬元和2.1萬元。而由于Model Y價格上漲後全系售價高于30萬元,是以無法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特斯拉官網在訂單頁面注明表示,産品價格均為補貼後起售價,其由補貼前起售價扣除預估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得出。如果選配後的車輛價格高于30萬元,則不享受上述新能源汽車補貼,最終補貼金額以車輛傳遞時釋出的政策為準。

“漲價的車企隻有少數幾家,其中特斯拉漲價 明顯是供不應求,其漲價不會影響銷量的,因為本身就存在供需沖突。”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對記者表示,總體來說漲價的車型較少,大部分車企不敢漲價,因為一漲價後就會降低一定的競争力。張翔分析,新能源汽車漲價也可能與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這導緻電池成本有所上漲。同時,晶片短缺對新能源暢銷車也有一定的影響,一些新能源車企通過漲價解決供需沖突。

過去,由于補貼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車銷量曾受到較大影響。以2019年為例,自補貼退坡實施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自2019年7月起,新能源汽車就開始出現銷量下滑的情況。而2019年新能源汽車同比下降4%至120.6萬輛,與當年160萬輛的銷量目标有較大差距。不過,新能源汽車近兩年來成長迅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299萬輛,同比增長166.8%。1-11月累計銷量滲透率提升至12.7%。

國海證券釋出的一份研報顯示,此次退坡早在2020年4月下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通知中被明确提及,是以不少消費者提前購買鎖定優惠,且對未來汽車價格上漲有一定的心理預期。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面對旺盛的下遊需求,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增長影響有限,未來新能源汽車整體仍呈現穩步增長的狀态。

申港證券分析師曹旭特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由“價格主導”邁入“需求主導”階段,相對于價格,消費者更看重新能源汽車在牌照、限行政策、電動智能化功能等使用體驗和便利。随着電動車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長期終端價格預計将持平穩态勢。補貼政策已經完成其前期培育市場的曆史使命,中國新能源汽車已近進入快速發展期,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将達550-600萬輛。

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申港證券指出,終端價格短期波動但長期平穩。特斯拉、一汽-大衆、蔚來、小鵬等車企在補貼退坡後采取漲價、補差價等應對措施,短期終端銷售價格可能有波動,但随着電動車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長期終端價格預計将持平穩态勢。短續航裡程車輛補貼無變化,中低端車型利好尚在,看好A00-A級車表現。随着以比亞迪海豚、哪吒V等為代表的面向A級車市場、售價8-12萬的車型在2022年逐漸上市,A級車市場将有望為電動車滲透率提升貢獻可觀增量。

在崔東樹看來,随着規模上升,成本必然逐漸下降,而新能源補貼持續到2022年年底,其降成本的拉動效應會很明顯,拉動A00級的更新和A級主力車型的突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