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态度|鮑爾吉 原野:缺乏文學性和真誠是很多散文的“緻命傷”

開欄的話

在當下文學的熱鬧與蓬勃之下,開放的争鳴與真誠的批評是否還擁有一席之地?一個時代的文學生活固然訴諸活力與繁榮,但熱鬧的表象和對流行的追逐從來都不該是衡量文學品質的唯一标準。态度關乎内心,态度呼喚堅守,我們期待以直接而又真誠的探讨,直面文學現場,直擊文學話題。為此,中國作家網開設《有态度》專欄,希望可以建構更健康的文學生态,引領更理想的文學生活。

專欄第一期從“總體視野”出發,觀照文體,邀請作家、評論家圍繞“我們時代的文學書寫:痛點與期待”進行筆談。

——編者

第一期 | 我們時代的文學書寫:痛點與期待

有态度|鮑爾吉 原野:缺乏文學性和真誠是很多散文的“緻命傷”

鮑爾吉 原野,蒙古族,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第十六屆百花獎、第二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2021年1月中國好書等文學獎項,與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并稱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電影《烈火英雄》原創作者,多篇散文作品被選入大中國小國文課本以及國文試卷。

缺乏文學性和真誠

是很多散文的“緻命傷”

中國作家網:您理想中的散文是怎樣的?

鮑爾吉 原野:如果将提問内涵了解為“你喜歡讀的散文是怎樣的”,我認為這樣的作品具備文學性,包含文學應該具備的恢宏乃至細微的美。比如,日本畫家東山魁夷的散文集《與風景對話》,其中天地草木,曆曆再現。他帶領我們借用一雙畫家的眼睛觀察到北歐的大自然。使我們領略了東山魁夷所看到,所體察,所銘記的風景。除了事物的具象之外,文中還有一股說不清的潛流,勉強可以說成是淡淡的抑郁,暗藏的感恩與壓低聲音的喟歎,正是這股說不出來的潛流感染着讀者。并非東山魁夷在感染我們,是文學在感染我們。這是文學的力量。

東山魁夷的文章之美與日本民族性格對美的敏感有關,與畫家的職業素養也有關,但是他所掌握的文學的本領超越了以上因素,這是文學的美。我讀他的作品時,感覺嗅出一種味道,我盲目地名之為北歐森林的味道。事實上,它是東山魁夷文學的味道,和别的作家與畫家不同。他并非展示天地萬物,隻是坦露了自己的心。

我想說,我喜歡的散文是文學的,并且是獨特的。我再舉一個例子說明:法國作家雨果的散文《巴爾紮克之死》是我讀過多遍的作品。從這篇作品的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如同目睹雨果在我們面前搭建了一座巨大的房子。我們看到了房前的草地和屋裡的房間,甚至看到了房間裡擺設的燭台和桌布。人們在各個房間裡走出走入,或站或立。我們也置身其中,覺得自己身邊甚至身後都有人。而我們就站在雨果邊上。這篇文章的中心人物和事件是巴爾紮克以及他的死亡,我們追随雨果知道了這一切,如同是我們親身所經曆的事件。這是何等偉大的能力,這是文學的能力。文學所産生的力量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讀那些大師的作品,每次都感受到這種力量,不管這些作品的體裁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衆所周知,雨果是一位小說家,不光長于刻畫人物的命運,還長于刻畫時代風雲。在這篇散文裡,我更樂于把他看作是文學的建築師。他所寫的一切都可稱曆曆在目。有空間感,有時間流,鏡頭沒有一刻停滞,對準了所有的焦點。這種能力當然也是文學的能力。摯友巴爾紮克的死亡給雨果帶來巨大的悲痛,他用更強大的力量壓制悲痛,用手為巴爾紮克建造了一座紀念碑,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這篇《巴爾紮克之死》。而這座紀念碑不過是一篇散文而已。

并不能說散文把文字變成了一座紀念碑,要清楚說明是文學把文字變成了紀念碑。我舉這兩個例子企圖表達一個尋常的道理:好的散文應該是好的文學作品,這似乎不言自明,但做到其實很難。相反,我們看到了不喜歡的散文,并非不喜歡作者以及作者所描寫的事件,而是由于其中沒有文學。就像喝白開水不能夠代替喝湯一樣。白開水和湯都是水,但内涵截然不同。現在好多散文沒什麼文學性,或者幹脆說與文學無關,是白開水。

中國作家網:您認為目前散文創作中存在那些問題?

鮑爾吉 原野:不一樣的作者所創作的作品有不一樣的問題,不好籠統言之。我甯願回答這樣的提問:“什麼是散文創作的緻命傷?”

我讀過一篇文章,作者把唐宋明清各個朝代的主流文章梳理了一遍,發現有三個特點。第一是這些文章沒有一篇流傳下來。第二,它們全是谄媚文章。第三,谄媚文章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開頭、中間和結尾都雷同,千人一面。新文化運動曾對這類文章進行過無情的鞭撻,毛澤東也憎惡這類文章,稱之為黨八股。放眼看當今的散文,谄媚文章仍然比比皆是,可見中國的谄媚文章有曆史傳統。這不是文章的問題,而是文風的問題。

有的文章甚至把谄媚送給了樹木與河流,也有更多的谄媚送給了行政機關、官員、學者等等。我沒有說不可以歌頌政府以及歌頌大自然。但歌頌和谄媚是兩回事,發自内心謂之歌詠,假話套話謂之谄媚。谄媚的文章高度相似,作者一邊說他看到了什麼事物和人,一邊谄媚這些事物和人。文章結尾疊加高帽,重申谄媚的重點,至此功德圓滿。這樣的文章為什麼醜陋呢?很簡單(參見第一個問題),其中沒有文學。大家都知道真善美不可分割,沒有真就談不上善與美。這些谄媚文章說是散文,看上去和一篇文藝通訊差不多。但是好的文藝通訊也是真誠的,這類文章遠遠趕不上好的文藝通訊。

中國作家網 :針對當下散文創作和評論中存在的問題,您認為可能的解決路徑是什麼?

鮑爾吉 原野:就散文創作而言,如果創作者自己無法做到不因個人利益而傷害文學利益,對那些充斥着假話大話的所謂散文是很難解決完善的。

(本期欄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編輯:劉雅

二審:王楊

三審:陳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