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删除
人生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擁有,同時也不斷告别的過程。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登山,那麼前半生的我們在不斷地拿起,那些我們自以為很重要的人脈和資源,那麼我們生命裡不可或缺的愛情、友情和親情等,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等到了中年,就開始下山了。
相比于不斷地拿起,我們更應該學會放下,漸漸地你會明白和看透很多道理,比如:不能高估人性,不能高估任何一段情。
有些時候,你的真心并不能換來真心,反倒隻會換來辜負、傷害被背叛。
既然如此,又何必死死守着不放呢?有三種情,隻有趁早舍棄,才能和幸福相擁,希望你也能早點悟透。
一:隻會利用你和傷害你的親情
親情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朝夕相伴的兄弟姐妹等,都是對于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人。
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發現,親情也是會變質的。正如生活中有些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不親了一樣,有時候傷你最深的,恰恰是親人。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從小就被父母疼愛,她還有一個特别自私的哥哥。如果樊勝美早一點看清親情的冷漠,也許她就不會過得那麼辛苦了。
她一個人在上海打拼,過得十分不容易,為了省錢隻能和别人合租。父母不曾關心過她的生活,隻知道伸手向她要錢。
為了能夠讓爸媽開心,樊勝美每個月都會按時寄錢回去,還要給哥哥買婚房,甚至要替他養孩子。
但即使樊勝美已經這麼費心去經營親情,到最後依舊無法得到他們的一點點憐愛。
過了40歲,沒有愛情的親情真的已經不值錢了,隻可惜有些人就是舍不得放下。
如果你不想人生過得委屈和痛苦,到了中年之後,那些需要你費心經營的親情,就趁早遠離吧。不管你怎麼做,都無法感動對方,你的真誠換來的隻不過是無盡的傷害罷了。
二:隻會消耗你,讓你覺得費心費力的友情
基本每個人都曾經曆過無用社交,所謂無用,就是指那些對你毫無益處,反倒隻會消耗你,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的人際關系。
年輕時,覺得多個朋友多條路,到了中年就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稱為朋友。
陳旭說,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内心不夠成熟,即使自己不喜歡社交場合,但為了顯得合群,他還是會逼着自己加入其中。
他開始試着和身邊的人一樣,學會拍馬屁,和不同的人相處,也會用不一樣的口氣與姿态去交流。
為了能夠和客戶成功簽約,陳旭也通過了走捷徑的方式去擷取更多對自己有利的資訊。可這些努力,最終并沒有為他帶來任何幫助,而是浪費時間罷了。
陳旭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可笑,如果自己能清醒一點,也許就能少走一些彎路了。
到了中年的陳旭才意識到自己應該改變,他不再花時間參與無意義的社交,而是學會靠自己的實力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最終陳旭也如願以償地,與理想中的自己更加靠近了。
過了四十歲,無意義的社交真的不值錢了,幸好陳旭悟透了這個道理,但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不舍得放下。
越想要顯得合群的人,越很難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你隻有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讓自己困在無用的社交裡,才能讓時間和精力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不至于白白浪費。
三:隻會影響你,讓你覺得傷心和絕望的愛情
有時候,很多人放不下一段愛情,并不是因為放不下那個人本身,而是放不下内心深處的執念。
你明知道兩個人沒有可能了,可就是不舍得放下過去,也不想重新開始新的戀情。仔細想想,這樣做有意義嗎?
對方的存在隻會影響你,讓你覺得傷心和絕望,除了擾亂你的步伐,影響你前行的計劃,别無他用。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折磨自己呢?
隻有放下,才能迎來新生。
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有緣無分是一種常态,我們終其一生都要學會告别,告别某些人和某些事,即便再不舍,也要狠心一點,果斷一點。
人生中的很多事,想拿得起容易,放下卻很難,人到中年的我們,隻有學會放下,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加順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