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泱泱中華,曆史源遠流長,

而博物館

就是收藏各個曆史時期

文物珍品的寶庫。

人民日封包創特推出“館藏國寶”欄目,

帶你欣賞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本期探秘的

是中國國家博物館!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後母戊鼎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所處時代:商

器物規格: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

出土時間:1939年

出土地點:河南安陽市武官村

後母戊鼎,曾稱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陽市武官村,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後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器厚立耳,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鼎身四周及柱足上部均飾有饕餮等莊重的動物紋飾,讓文物更增威武凝重之感。器腹部内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号。後母戊鼎鑄造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如此大型的器物,在鑄造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難題,此鼎的成功鑄造,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紅山玉龍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所處時代:新石器

器物規格:高26厘米

出土時間:1971年

出土地點:内蒙古翁牛特旗賽沁塔拉

紅山玉龍,1971年于内蒙古翁牛特旗賽沁塔拉出土,此文物完整無缺,酷似甲骨文中“龍”字手法,是我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形文物之一,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紅山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整體呈大寫反向字母C形狀,線面簡練。頭部長吻修目,頸上長毛飛揚上翹,龍身光潔無紋,隻在額及鄂底刻有細密方格網狀紋。新石器時代有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此紅山玉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及觀賞價值。

四羊青銅方尊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器物規格:上口最大徑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出土時間:1938年

出土地點:湖南甯鄉黃材

四羊青銅方尊,商代青銅禮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商代青銅方尊。此青銅器造型雄奇,匠心獨運,将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準,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緻的青銅典範”。

四羊青銅方尊整體造型簡潔優美,寓動于靜,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羊頭與羊頸伸出于器外,羊身與羊腿則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将器物與動物造型有機結合成一體,賦予原本呆闆的器物以生動意趣,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圍地區在商代是三苗活動區,在此地發現造型與中原近似的銅尊,表明商文化的影響已遠至長江以南的地區。

擊鼓說唱陶俑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所處時代:東漢

器物規格:高56厘米

出土時間:1957年

出土地點:四川成都天回山

擊鼓說唱陶俑被稱為“漢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的優秀雕塑作品,為我們研究漢代的社會生活習俗、衣着服飾和當時的民間說唱藝術提供了生動的實物史料。

這件擊鼓說唱陶俑傳神地再現了正在說唱的俳優形象,它頭上戴帻,額前有花飾,袒胸露腹,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錘欲擊,神态诙諧,動作誇張,整體造型古拙雄渾,但細節處刻畫得生動傳神,為東漢雕塑藝術的代表。四川地區出土了很多類似的擊鼓說唱俑,說明當時蜀地俳優說唱表演頗為流行,而漢代畫石樂舞百戲圖中也經常見到此類動作滑稽的表演者,這都顯示了俳優表演在當時的盛行。

孝端皇後鳳冠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所處時代:明

器物規格: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徑23.7厘米,重2320克

出土地點:北京明定陵

孝端皇後鳳冠,1957年出土于北京明定陵。明定陵地宮裡共出土了2648件精美文物,其中大部分都堪稱稀世之寶,全面直覺地反映了明中後期高度發達的物質文化水準。特别是絲織工藝、金屬制作工藝等可謂是登峰造極、無與倫比。當時一起出土的鳳冠共有四件,其中這件屬于孝端皇後的九龍九鳳冠入藏國博。

孝端皇後鳳冠造型莊重,用漆竹紮成帽胎,面料以絲帛制成,前部飾有九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八隻點翠金鳳,後部也有一金鳳,共九龍九鳳。金鳳鳳首朝下,口銜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動的時候,象步搖那樣随步搖晃。鳳冠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藝有花絲、點翠、鑲嵌、穿系等,共嵌未經加工的天然寶石百餘粒,珍珠5000餘顆,金翠交輝,富麗堂皇。

利簋

館藏國寶|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利簋

所處時代:西周

器物規格: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

出土時間:1976年

出土地點:陝西臨潼零口

利簋,西周早期代表作品,是目前中國所發現最早的西周青銅重器,也是著名戰役牧野之戰的唯一見證,為我國西周曆史、文化、軍事等提供了真實資料。

青銅簋的造型多樣,變化繁複,有圓體、方體、上圓下方等形式,利簋造型為西周初期青銅簋上圓下方的典型形制,展現了中國古人認為天圓地方的古老觀念。裝飾利簋器身的紋飾也為商周青銅器的傳統紋飾獸面紋、夔龍紋和雲雷紋,紋飾精美,線條流暢清晰,給肅穆莊嚴的利簋平添了幾分凝重和神秘。利簋從外形和紋飾來看,無甚特别,最有價值的是其器腹内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記錄了一次重大曆史事件,即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戰,是中國夏商周年代準确斷定的重要實物見證,極其珍貴。

出品:人民日封包創

圖檔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攝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