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近期的新能源補貼退坡,哪家品牌反應最迅速?如同兔子穿跑鞋的特斯拉,早在補貼退坡的前一刻,便宣布旗下兩款主銷車型漲價1-2.1840萬元,不僅有零有整,漲幅程度還遠超過衆多車企的5400元。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作為特斯拉的掌門人馬斯克,曾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呼籲取消補貼,而真到退坡的時候,特斯拉直接将“損失”轉嫁給消費者,又在退坡的基礎上割了一波“韭菜”。真正做到了,嘴上說着不要,身體卻十分誠實。

誰受影響?

根據2021年的新能源補貼标準,純電動車:補貼前售價不超過30萬元的可享受補貼,續航裡程大于等于300km且小于400km的車型補貼1.3萬元,續航裡程大于等于400km的車型補貼1.8萬。與此同時,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享受0.68萬元補貼。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原計劃将全面取消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疫情和市場雙重沖擊之下,國家決定延長補貼至2022年,但是每年以10%、20%和30%的比例下調補貼額度。

也就是說,按照補貼退坡的标準,2022年可享受的補貼額度就是上一年的70%。照此計算下來,一輛車最高會減少5400元的補貼。

既然補貼退坡,就勢必會影響原有的終端售價。經過走訪,關于補貼部分,有的車企是直接将補貼包含在車價内,有經銷商拿着購車發票自行領回,也有領回補貼後傳回至使用者手中。不管哪種方式,補貼退坡都會直接影響購車使用者。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是以,在1月1日,包括一汽-大衆、廣汽埃安、哪吒、飛凡等多家車企紛紛宣布旗下車型終端售價上漲,而最高漲幅與補貼最高降幅保持一緻均為5400元。再回顧特斯拉的漲價幅度,明顯有借機割韭菜的嫌疑。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除了使用者購車成本上漲之外,受補貼退坡影響的還有部分車企。一直宣稱建議全面取消補貼的馬斯克,其實并不是嫌“賺錢多”。

從2013年開始,特斯拉在美國無論是建廠、增産還是買裝置,每次都能拿到“補貼”。甚至在特斯拉發展壯大後,其選址都要看“補貼”力度。例如,2019年特斯拉就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協定,建立了第一個海外超級工廠,僅激勵金就有5.4億。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至于國内的新能源補貼,特斯拉也是拿到手軟。根據此前披露,僅2020年度特斯拉就拿到21.2億,是當年拿補貼的TOP 1。曾經,特斯拉還因補貼問題,起訴過德國與加拿大政府,種種迹象表明,馬斯克深愛着“補貼”。

如今,馬斯克頻繁喊話呼籲取消補貼,隻是特斯拉基本渡過“岌岌可危”的階段,想通過呼籲各國政府停止補貼,打壓其他車企發展。

縱觀國内市場,熱銷車型、高端車型(售價超30萬)以及低端車型(續航低于300km),基本不會受到退坡沖擊。最受打擊的車型,主要是在補貼範圍内,終端售價在10-15萬元區間的車型,原本競争就十分激烈,保市場占有率還是保使用者,兩者必須舍棄一,進而導緻減少利潤空間或市場體量。此外,終端售價越低的車型,受影響也會較為明顯。

誰來買單?

相比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的主要利潤空間,主要在第一次購買。因為傳統燃油車需要日常保養,可以讓經銷商做到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反觀新能源車的那一點點養車費用,很難讓車企或經銷商看見“油水”,是以大多數新能源車基本上就是指導價多少就賣多少錢。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問題來了,到底退坡誰來買單?為此,149号公路走訪了部分新能源品牌。在走訪過程中,從哪吒汽車銷售人員的言語中,能夠明顯感受到退坡的影響,僅剛進門就開始催促下訂買車,并且明确告知1月1日開始漲價。

補貼已退坡,誰受影響?誰來買單?

當然,也有提出“保價政策”的品牌,國人素有春節前提車過年的習俗。在走訪過程中,小鵬汽車就明确告知,凡是在1月1日-10日期間下訂,都可以享受不退補政策。與此同時,為保證使用者能夠拿到全額補貼,小鵬汽車的軟體選裝,可以單獨開發票,不計入總車價内。

至于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其降幅較小,按照2022年補貼标準可享受 0.48 萬元。是以,整體終端影響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根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釋出《關于 2022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确表示,為保持新能源汽車産業良好發展勢頭,綜合考慮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市場銷售趨勢以及企業平穩過渡等因素,2022 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終止,2022 年 12 月 31 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這意味着,2022 年将是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最後一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