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無地安葬家人,同鄉劉繼祖出手相助,後來獲得了怎樣的回報

曆朝開國帝王之中,要論白手起家,最值得一說的就是朱元璋了。這老朱早年是真地落魄,甚至比普通的平民百姓還要更慘。相信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曾當過和尚,他之是以選擇出家,并不是真的信佛,隻不過是想弄口飯吃而已。連飯都吃不上,就可以看出他當年是有多窮困了。

朱元璋無地安葬家人,同鄉劉繼祖出手相助,後來獲得了怎樣的回報

朱元璋早年落魄,父母無處安葬

朱元璋早年的落魄,說起來,與當時的時代大背景非常相關。其時正值元末,天下大亂,而漢人又是元朝最為低等的民族,日子自然也是最苦的了。

在朱元璋十七歲的那年,他的家鄉突發瘟疫,父母以及長兄都很不幸地在一個月内接連染病身亡。失去親人,已經是對朱元璋莫大的打擊了,然而更慘的是,父母兄長死了之後,他居然窮到連塊安葬親人的地皮都沒有。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講究“入土為安”的,人活着受罪,隻要死了之後能夠有塊地皮埋葬,至少也能找回一點安慰。

朱元璋無地安葬家人,同鄉劉繼祖出手相助,後來獲得了怎樣的回報

地主劉德無情,所幸鄰居劉繼祖伸出援手

可是朱元璋家實在太窮,别說良田,就連葬死人的地皮也沒一塊,無奈之下,他就隻能和幸存下來的二哥去找平日裡打短工的同鄉地主劉德,希望對方能大發善心,給他一塊地皮好把親人安葬下去。

然而劉德根本就不願發這個善心,甚至差人把朱元璋兄弟給趕得遠遠得。就在兄弟倆走投無路的時候,劉德的一位本家兄弟劉繼祖看不下去,給了朱元璋一塊地來安葬他的親人。

據史書記載,劉繼祖表字大秀,在那個年代,有正規的姓名還能有表字的漢人,大抵是混得不差的。相比之下,朱元璋祖上好幾代,甚至連他自己,都是以數字為名,至于表字,那更是不可能有的。

劉繼祖本身是個小地主,或許還是個有點文化的人,他幫助朱元璋,并沒有圖什麼回報,更不可能知道自己幫助的這個窮小子,日後會當上皇帝。在他眼裡,這不過就是一次小小的善舉而已,然而對于朱元璋來說,卻是莫大的恩惠,而且這份恩惠,也一直被朱元璋記在心底。

朱元璋無地安葬家人,同鄉劉繼祖出手相助,後來獲得了怎樣的回報

登基後不忘恩情,封劉繼祖為義惠侯

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就親自下旨對劉繼祖進行賞賜,并封他為義惠侯,其夫人婁氏亦為侯夫人。不過那個時候,劉繼祖已經去世了,他本人并沒有享受到朱元璋的賞賜,但是他的夫人以及子孫後代,卻受此恩澤,據說一直到明朝末年,其後人都享有爵位和俸祿。

不僅如此,他的兒子劉英,也是朱元璋非常器重的人,雖然這個人沒有什麼能力,卻能一直做高官。如果不是因為其父早年對朱元璋施下的這份恩惠,劉英會有這麼好的待遇嗎?

從朱元璋對劉繼祖的回報來看,他這個人雖然狠心,也确實幹過不少血腥之事,但還是知道知恩圖報的。事實上,就連當年對他冷眼不幫的劉德,朱元璋也沒有報複,反而還賞賜了他三十頃的良田。此舉想必會讓許多人不解,賞賜劉繼祖,那是應該的,是知恩圖報的表現,可是他為什麼會連劉德也一并賞賜呢?

朱元璋無地安葬家人,同鄉劉繼祖出手相助,後來獲得了怎樣的回報

天子馭人之術,既往不咎更得人心

這其實就反映出朱元璋拉攏人心的獨道本領了,說起來,劉德雖然沒有像他的本家兄弟劉繼祖那樣幫助過朱元璋,可是他的不幫,也隻是常人之舉而已。

在那個年代,非親非故的,為什麼一定要相幫呢?倘若朱元璋是以将他殺害,恐怕會落得個“睚眦必報”的評價。反之,如果他寬恕劉德,甚至反而賞賜他,就會讓人覺得他“寬宏大量”,如此一來,賞賜劉德,甚至比賞賜劉繼祖,給他帶來的收益還要更高,頗有當年劉邦率先封賞雍齒的效果。

朱元璋無地安葬家人,同鄉劉繼祖出手相助,後來獲得了怎樣的回報

不過總得來說,朱元璋對劉繼祖的賞賜,還是遠遠超過劉德的,他對後者的賞賜,多半是在作秀,是為拉攏人心,而對前者的賞賜,倒可以說是出自真心的。

參考資料:

《萬曆野獲編》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