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明朝的特務機構,由于獨立于官府之外,是以,他們常常橫行無忌,蠻橫不講理,而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國家的一大危害。

清朝的張廷玉曾說過:“明朝的東廠橫行霸道,所抓捕的人員無論有罪沒罪,都會被打得皮開肉綻。國家存在這樣不講理的機構,怎麼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呢?”在《明史》中,曾記載過這些明朝特務們的一件“坐贓比較”案件,至今,這個故事讀起來都讓人匪夷所思、毛骨悚然。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朱由校時期,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和鎮撫許顯純夥同一些特務爪牙一起,謀劃了一個案件。他們在審理左都禦史楊漣和禦史左光鬥時,為了能夠謀取一些利益,竟然展開了一場“做贓比較”,就是:他們比較誰收受犯人的賄賂最多。他們以兩天為期限,要求犯人籌夠錢财,否則,就動用特務刑罰。

錦衣衛有五大刑罰,分别是:械具、鐐铐、棍棒、夾手指和夾棍。如果,犯人沒有繳納足額的錢财,那麼,這五大刑罰都會一一用上,到時候,他們肯定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現場看熱鬧的許顯純,不僅沒有半點同情之心,還在那裡繼續謾罵着。

一天晚上,許顯純安排犯人們分開住宿,這樣安排後,獄卒們就私下讨論:今晚肯定有“壁挺”這樣的刑罰了。“壁挺”可是特務們處死犯人的刑罰,實施這種刑罰之後,楊漣痛苦而死,而左光鬥則是被鎖住頭部拉扯至死。這些犯人死了之後,往往還會先放幾天,等蛆蟲吃得差不多的時候,獄卒們才會過來處理,用葦席簡單的包裹屍體後就仍到亂葬崗了。

牢獄中的事情都是很隐秘的,犯人的家人一般都不知道犯人的去世時間。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那麼,為什麼田爾耕、許顯純會如此大膽,敢私自處決朝廷官員?

其實,這些都是魏忠賢教唆的。

從天啟三年,魏忠賢主持東、西兩廠的事務以來,他就重用一些酷吏對一些官員施以酷刑,讓官員交代出魏忠賢想要的結果。而這些酷吏,就是前面所說到的:田爾耕、許顯純等人。他們認魏忠賢為幹爹,替他完成逼供的事宜。當然,他們從不敢私自提審犯人,隻有魏忠賢指派人員到場,審問才可以開始。

這樣的結果,也使得魏忠賢能夠完全的掌握審訊動态,随時進行幹預。

那麼,魏忠賢為何要對楊漣、左光鬥下此狠手呢?

其實,這都是東林黨、閹黨之間的鬥争結果。從萬曆開始,明朝這兩個黨派的争鬥就一直沒有停息過。東林黨人在萬曆年間一直占據優勢,而非東林黨人,為了打擊他們紛紛依附到新生勢力魏忠賢那裡,想借助這股勢力整垮東林黨人。

魏忠賢看到如此多人願意依附自己,并且,自己的勢力更是不斷擴大,于是,便認同了他們的觀點:開始迫害東林黨人及一些正直的大臣。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天啟四年,楊漣彈劾魏忠賢,列出了他的二十四項罪狀。緊接着,都給事中魏大中、撫甯侯朱國弼、南京兵部尚書陳丹亨等人,一同向皇帝上奏折,說明了魏忠賢的不法行為,請求皇帝制裁魏忠賢。并且,葉向高和禮部尚書翁正春也參與進來,向皇帝上書譴責魏忠賢,以平息百官之怒。

這麼多人上奏,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應該能知道其中的厲害性,最終,将魏忠賢抓起來審問一番。偏偏這個皇帝太相信魏忠賢了,他甯願與百官對立,也不願相信魏忠賢有問題。皇帝不僅沒有審問魏忠賢,還下旨重責了那些彈劾魏忠賢的大臣。魏忠賢看到自己的地位穩固,也能夠放開手來對付這些東林黨人。

最終,這一批反對魏忠賢的大臣,要麼被打死,要麼被逼走,要麼被罷官,要麼被排擠。接着,魏忠賢開始組織對東林黨人的迫害行動。他們列出了一個名單,将顧憲成等人列為“邪黨”,利用手裡的錦衣衛和廠衛,對名單中的人實施打擊。隻要進入到了名單,不管他們有罪沒罪,都會被整得家破人亡。

當時,“廠衛”迫害的人很多,其中,以“六君子之獄”的規模最大。“六君子”指的是:楊漣、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和顧大章。

天啟五年,魏忠賢和他的黨羽一起僞造了一些虛假證詞,以此,展開對“六君子”的調查,之後,将他們都抓捕入獄。廠衛的人在牢獄中,對他們嚴刑拷打,最終,将他們殘害緻死。廠衛的人對六君子動用的刑罰是非常殘忍的,比如:楊漣過世的時候,身上壓着土塊,耳朵被鐵釘打穿。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可以說,魏忠賢能夠如此橫行霸道,甚至,将自己的指令定義為聖旨,完全是依靠朱由校對他的寵幸。

魏忠賢原來的名字叫“李進忠”,是社會上的混混,後來,因欠債太多而幹脆進宮做了太監。因為,魏忠賢攀上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他們聯合将小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間。魏忠賢是小皇帝的玩伴,從小就引導小皇帝将心思花在了木工上面,使其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而魏忠賢就可以替皇帝辦任何事情,甚至,借皇帝之名為自己辦任何事情。另外,魏忠賢還利用朝廷的黨争拉攏自己的勢力,并取得“九千歲”的高位。是以,魏忠賢大權在握,不把任何人看在眼裡,随意行使生殺大權。他管理的廠衛,武士增加至上萬人,他們在紫禁城出入都是身穿盔甲,氣焰非常嚣張。

而魏忠賢也經常勾結客氏假傳聖旨,刻意處決那些對他們不利的人,比如:他們讓選侍趙氏自盡,将身懷六甲的裕妃殺害,還将成妃的封号革去,甚至,讓張皇後去打胎等等。他們對待皇妃都是這樣,對待其他官員、太監更是肆無忌憚了。

并且,魏忠賢連百姓也不放過,百姓隻要有不利的言語,立即會被逮捕,然後,被處以剝皮、割舌等酷刑。有一次,京城有四個人在喝酒,其中一個因為喝醉了開始痛罵魏忠賢,但是,這個人還沒罵完,就有廠衛趕到現場将四個人帶走。而這個痛罵魏忠賢的人,則被撕成了碎片!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廠衛能夠如此嚣張,這跟廠衛設立的機制有關。

廠衛建立于明朝初期,是朱元璋用來監視百官及民間百姓的。朱元璋時期,錦衣衛還參與了案件的審理,後來,被禁止了。

朱棣在北京生活,卻經常能夠獲悉建文帝的情況,靠的就是建文帝身邊的太監。後來,在朱棣奪得大權之後,他便設立了東廠,利用太監來秘密處理那些陰謀叛逆、造謠混亂的惡性案件,此時的東廠則跟錦衣衛的權力相當。

東廠的領事一般都是由皇帝信任的太監擔任,他們利用皇帝的寵幸也會去做一些不法之事。明憲宗時期,朝廷還設立了西廠,也能夠辦理案件。到了天啟年間,魏忠賢因皇帝的信任而獲得東、西兩廠的管理權,再加上,他與錦衣衛的勾結,朝廷的特務機構都在魏忠賢手裡攥着。

可以說,此時的魏忠賢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沒人可以限制他。可以說,廠衛作為皇帝的偵探機關,他們監督百官及民間百姓的性質沒有改變。對此,吳晗先生指出:廠衛是獨立于國家司法機構外的組織,他們可以随意逮捕任何官吏或平民,并享有審訊、判罪及行刑等權利,缺乏必要的監督。

以至于,廠衛治理下的國家,官員和百姓人人自危,生活非常壓抑。

将行刑當成一場比賽,如此殘忍行為隻有這個組織敢幹

明朝建立廠衛是源自統治者的危機感,正如吳晗先生所說,在這種政治體制下,皇權隻代表皇族及外圍特殊集團的利益,相對于百姓,他們永遠是被孤立的小團體,甚至,經常處于危險的邊緣。

是以,為了維護皇權,他們想盡了辦法,公開的律例、刑法、法庭都不夠用,他們需要的是在民間營造一種恐怖的環境,讓百姓知道身邊處處存在律法。于是,他們建立了特種組織,專門負責監視和偵查的工作,國内任何人都會成為偵查對象。

而宦官與廠衛的結合,則是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宦官仗着皇帝的寵幸,将權力都攥在自己手中,企圖将皇帝架空。而廠衛的橫行無忌,不僅讓士大夫不能安心工作,也讓商人無法安心經營,更還讓百姓無法安居樂業,反而,讓他們生活在一個人人自危、人人側足的環境中,社會風氣及政治風氣嚴重敗壞。

可以說,明朝時期廠衛的肆意橫行,最終,讓“廠衛”兩個字成為了恐怖的标志。統治者希望能夠通過廠衛這種特務機構來消除自己孤立無援的心裡,確定自己的統治,可惜,結果他們隻會養虎為患,将自己的統治徹底摧毀。對此,《明史》就說過:“廠衛是皇權倚靠的力量,卻也是國家滅亡的根本。”

參考資料:

【《明史·列傳列傳第一百九十三》、《明史·輿服志》、《萬曆野獲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