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了!”

這是中國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元帥在《北韓停戰協定》被簽訂後說的一句話。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彭德懷

與之相對的是:“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後來在回憶錄中沮喪地寫道:“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美國曆史上的這個第一個”着實來得“不容易”,這場談判曆經整整兩年,完全在打打談談中最終落定。

第一次談判是在1951年7月10日,在此之前,随着中國志願軍的參戰,美國在北韓戰場屢受重創。美國引以為傲的王牌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戰役中大敗,北極熊團被全殲,陸戰1師狼狽逃跑。

美軍的巨大傷亡震動了美國,國防部長馬歇爾長歎:“解救我們的部隊還是維護我們的民族榮譽”?根據相關資料,“聯合國部隊在11月30日和12月1日有超過1.1萬人陣亡、負傷、失蹤或被俘。”

美軍已經陷入困窘,他們不得不來到了談判桌前。但此時的美國卻并沒有太大的談判誠意,他們依舊對“飛機大炮”抱着巨大的信心,他們不相信當時武器裝備極其落後的中朝軍隊真能把他們“打出北韓”。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第一次談判時,美國方各種“找茬”,他們首先提出,要将談判的位址由北韓開城轉移到闆門店,他們覺得開城是中朝方掌控的,他們會“吃虧”。

其次,他們做好了在談判中給中朝方“顔色看看”的準備,挑選首席談判代表時,總司令李奇微提出奇特要求:“要找一位有自制力的進階軍官”,正如他對一位副手所說:“那人能夠一連坐上6個小時,既不眨眼,也不想抽空解小便。”

他們最終標明喬伊為首席談判代表,他滿足李奇微所需要的所有條件。中朝方名義上的首席談判代表是北韓的南日,而真正說話算數的則是中方的代表:解方、喬冠華、李克農。

談判中,雙方談判重點是:劃定軍事分界線。

中朝方面提出,以開戰前的三八線為界;美方斷然拒絕,理由是美方有“海空優勢”,軍事分界線應劃在中朝陣地後方。南韓李承晚明确要求以三九線為界,企圖不戰而奪取中朝雙方控制的1.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談判就此陷入僵局,喬伊中将開始施展他的“坐功”,他一言不發地坐着;而南日将軍則叼着煙鬥,看着喬伊吐着煙圈。

副代表柴成文第一時間請示旁邊小帳篷裡的李克農,他得到的訓示是“坐下去”。

喬伊施展了兩小時11分鐘的“坐功”後打破沉默,宣布休會。

這次談判後,中朝方敏銳地察覺到:一切都在意料中,美方根本沒有和談的誠意。果然,後來的談判中,他們不是再度上演“靜坐”,就是随時宣布“休會”,他們想以此給中朝方施加壓力、打亂他們的思考等等。

面對這種境況,李克農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于是,雙方再次坐到談判桌前時,主持談判的南日待雙方坐定,并宣布“談判開始”後,竟立馬宣布休會:全程25秒。這次談判會,創下了曆史最短談判會的記錄。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李克農

美國人在驚詫之餘已意識到:南日背後,有高人存在。美方眼見他們無法在談判桌上得到更多利益,竟叫嚣着:“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

可很快,聯合國軍再次回到了談判桌前,因為在夏秋季攻勢中,他們付出了傷亡15.7萬餘人的慘痛代價。

這次談判時間是11月27日,“聯軍”方面同意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放棄了所謂“海空補償”的要求。不過,在特定地段的控制權問題上,仍争執不斷。于是,雙方又回到了戰場。

此後,談判又進行了幾次,談判的進行依舊在“打打談談”中。因為在戰場連連失利,美方不得已就很多問題做了妥協。1952年開始,美軍和中朝方談判的重點是戰俘問題。

美方依舊沒有放棄在談判桌上争取更多利益的想法,在戰俘問題上,他們要求“一對一”遣返戰俘,見中朝方堅決要求“雙方全部釋放”,他們又提出“自願遣返”。所謂"自願遣返"原則,其實質是釆取虐待、恐吓等手段強迫扣留中朝戰俘。并以此達到“抹黑”中朝,欺騙世界人民的目的。

為了争取世界的輿論支援,美方漢弗萊上校發表聲明:指責志願軍811師23團殺害俘虜。這是純粹的謠言,因為志願軍根本沒有這個番号的部隊。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曆來都有“優待戰俘”的傳統,後來被釋放的很多美軍戰俘都做過相關說明。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被俘虜的聯軍戰俘在戰俘營參加活動圖

随着“杜德事件”的爆發,美方迫害、虐待、屠殺中朝戰俘的事實被公諸于衆。事件中,美軍戰俘營指揮官杜德被不堪折磨的中朝方扣留,他們随即起草了《中朝戰俘代表大會向全世界人民的控訴書》,向世界揭露了戰俘營的真相。

可此時,美軍依舊不肯同意中朝方談判中堅持的戰俘遣返原則。他們再次展示了他們的超強“耍賴”功夫,他們無休止地要求休會,甚至直接逃會。

顯然,在經曆了無數次的戰敗後,美軍依舊對志願軍不服氣,他們不相信:自己的飛機大炮,真的就敵不過志願軍。

美方于1952年10月8日,片面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接着他們發動了“金化攻勢”,企圖達到其扣留戰俘的目的。

10月14日,“聯合國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防守地約3.7平方公裡的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

這場持續43天的戰鬥中,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反複争奪陣地達59次,志願軍共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沖鋒。最終志願軍守住了陣地,取得了勝利。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當年年底,當選為美國新一屆總統的艾森豪威爾決定:履行他競選時許下的“諾言”,即盡快結束北韓戰争。

艾森豪威爾親自視察前線後斷定:小規模進攻不可能結束這場戰争,他宣稱“不能容忍北韓沖突無限期地繼續下去,要以‘行動’而不是‘言語’來打破僵局。”

艾森豪威爾的這句話也意味着:談判将“無限期休會”。

艾森豪威爾說到做到,他們很快制定了包括正面進攻、兩栖登陸和“轟炸中國東北”等作戰行動,他們進行了各種作戰準備。

1952年底到1953年初,“聯合國軍”頻繁調動。他們的意圖很快被志願軍指揮部掌控,經過分析和判斷後,中共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志願軍總部一緻認為:

“在停戰談判擱淺、美軍在正面戰線難有作為的情況下,美國要打破僵局,很可能進行軍事冒險,實施大規模側後登陸是其最後的一手。”

毛澤東主席在關鍵時刻做出重要訓示:敵人登陸,肯定要從西海岸登陸,地點是在清川江至漢江間。

12月23日,志願軍上司人下達《粉碎敵登陸進攻部署》的指令。各種反登陸作戰準備随即展開。僅僅四個月時間,在中朝兩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志願軍的各種“反登陸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反登陸作戰準備期間,志願軍與美軍先後進行了760餘次大小戰鬥,共斃傷俘敵5萬餘人。這些戰果,無疑有力配合了反登陸作戰準備。

最終,“聯合國軍”被迫放棄了登陸進攻的企圖,他們再次來到了談判桌前,同中朝方面恢複停戰談判。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談判中

到此時,美國在北韓戰場已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嚴重的戰争負擔和巨大的傷亡,引發了美國群眾強烈不滿。此時的美國:前線士兵渴望回家,國内反戰情緒日益高漲。

1953年4月26日,北韓停戰談判複會,美方和中朝就戰俘問題達成協定,并簽署《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範圍》檔案。

協定規定:停戰協定生效後60天内,遣返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未予直接遣返的戰俘交由波蘭等中立國處理。

7月27日上午10點,北韓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在闆門店舉行。當日,美國首席談判代表是哈裡遜,而中朝首席談判代表依舊是南日。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兩位首席代表就座後,便在雙方參謀的協助下先在本方準備的9個文本上簽字,然後進行交換,再在對方的文本上簽字。全程用時僅為10分鐘,相比這場艱難談判所曆經的747天,10分鐘如短暫一瞬……

簽完字後,南日大将和哈裡遜幾乎同時起身,然後離座揚長而去:沒有寒暄,沒有握手,沒有講話,甚至沒看對方一眼……

北韓停戰談判内幕:南韓要求劃三九線,美方請談判代表要求很奇特

簽字現場

簽字儀式的“過分簡單”,不得不引人感慨,原來,世間所有的簡單背後:都不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