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記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朱錦斌

2021年,在一片熙熙攘攘中結束。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對于幾家實作大規模傳遞的新勢力造車來說,迎來的更多是鮮花與掌聲。

小鵬、蔚來、理想,紛紛跨過9萬輛大關;哪吒、威馬、零跑,漸漸從二線梯隊中所突圍。六家車企,在爬出足夠刻骨銘心的至暗深淵後,終于走向了亮光的方向。

但始終無法逃避的是,造車遠比想象中殘酷。即便發展勢頭向好,誰都依然無法保證它們就是這條全新賽道中,最後的赢家。而對于更多參與者,甚至連能否拿到入局“決賽”的門票,都懸而未決。

掙紮、求變、推翻、重來,一個個略顯刺耳的關鍵詞,或将成為2022年,這一群體必須面對的現狀。畢竟,可以大把揮霍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機會與風口遠沒有想象中“長情”。

殊不知,伴随一場“巨震”,在高管團隊中蔓延開來,愛馳汽車迅速成為了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還是有發言權的。”

試問,當下嚴重制約如愛馳般“腰部新勢力”發展的最大關痛點是什麼?必然還是資金問題。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尤其是資本市場對于新勢力造車的投資态度,早已從幾年前的狂熱變得愈發冷靜。幾家頭部梯隊車企,令整個行業的門檻與審視标準,變得漸漸高聳與嚴苛。

是以身處這特殊時刻,無論通過何種方式,誰能為公司籌得更多融資、拉攏更多資本入駐,就能掌握最大的話語權。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愛馳管理層就曾發生過一次類似的事情。聯合創始人、CEO谷峰的離開,上汽總裁陳志鑫退休後,以顧問身份加盟,便被認為是中心權力的一次交替。随後,他也順勢成為江西上饒市咨詢顧問,指導包括愛馳等當地汽車企業的發展。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而這一次,從官方得到的最新消息來看,繼今年5月完成上一輪融資後,愛馳再次收獲新一輪融資。

本輪融資方來自陳炫霖及其旗下東柏集團,融資金額達數億美元。自2017年底至今,陳炫霖已參與愛馳汽車的多輪融資,作為老股東,在本輪融資的多個投資意向方中,陳炫霖的進一步戰略投資,得到了現有股東和創始人團隊的一緻選擇、認可和支援。

據悉,陳炫霖現任上海中通瑞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上海萬象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三屆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浙江商會執行副會長,上海市台州商會常務副會長。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同時,陳炫霖目前執掌的中通瑞德投資集團(廣微控股)是一家聚焦泛交通産業投資及産業營運的綜合性集團,公司産業涉及汽車制造與商貿、通航産業及科技制造領域,主要産業公司為萬象汽車、浙江中通客車、亞聯公務機等。

根據愛馳官網最新資訊顯示,管理層變動後,創始人付強将繼續擔任公司總裁,陳炫霖擔任愛馳汽車董事長,張洋任公司CEO。後者也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資深管理專家,曾任蔚來産業發展副總裁等職務。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至于有傳聞稱,付強後續将會被調離,負責生産制造業務。對此,詢問過其内部知情人士後,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并不是被架空,他還是有發言權的。”

作為旁觀者,在我看來,引入新一輪融資後高管團隊的巨震,以及話語權再度交替,愛馳必然會迎來新一輪的陣痛期。但這樣的主動求變,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公司能夠一掃頹勢,繼續存活。

而在了解後得知,就在今天,愛馳将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更多元度的調整與人事任命,也會一并宣布。

“缺乏标簽,就是原罪。”

許多時候,總在思考一個問題,回顧當下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為何是李斌、李想、何小鵬逐漸成為了“意見領袖”?蔚來、小鵬、理想,每當釋出新的産品、新的戰略甚至新的服務體系,都會迎來後續追趕者争先恐後的模仿?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我的答案集中在:自品牌建立之初,腦海中就建構起較為清晰的發展路徑。想要打造怎樣的一款産品、閱聽人是誰、采用怎樣的标簽,早早被确定下來。加之,三位創始人本身所具有極強的網際網路思維,快速疊代、凡事講究高效,甚至自己本身就為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押上身家,更願意傾盡全力。

而他們也深知,身處全新賽道,對于新勢力造車而言,早已從曾經“産品定義營銷”轉變為“營銷帶動産品”的時代,是以在考慮如何賣車之前,更多考慮的就是通過何種手段,使更多使用者知曉自家品牌。

産品層面,智能化與電動化就像是一位奔跑者的兩條雙腿,缺一不可。是以在三家頭部梯隊成員的發展程序中,隻要資金不過度缺乏,更多是一種地位相當、齊頭并進的狀态。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以此作為衡量标準,反觀愛馳,便會發現無論品牌、營銷、團隊,産品,缺乏顯著“标簽”,已然成為阻礙其進一步向上的最大原罪。

随即導緻的連鎖反應,便是過去一年,作為唯一一款在售車型,據乘聯會的資料顯示,愛馳U5 1-11月的累計銷量,僅為2,992輛。

雖然通過出口海外的方式,愛馳已經覆寫歐洲十國。作為歐盟市場銷量第一的中國新勢力造車,自去年5月正式出口至2021年12月15日,海外出口累計2,705輛,先後登陸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丹麥、以色列、意大利、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但仍無法掩蓋其位于國内市場的頹勢。

留給愛馳的時間不多了

本應去年年末上市的第二款量産車型愛馳U6,礙于種種原因,也被迫進一步推遲。據悉,目前正在等待資方新高管團隊的重新梳理。畢竟,對于十分有限的出牌機會,必須愈發謹慎。

文末,想說的是,絕不是什麼危言聳聽,2022年随着整個新能源大盤的愈發膨脹,淘汰的速度已然成倍加劇,留給愛馳調整的時間,可能真的不多了。

好在,随着新一輪數億美元的融資到賬,以及高管團隊新鮮血液的注入,還是能令人看到它向上的希望。至于最終能否把握住并不是那麼“長情”的機遇與風口,很快時間會給出回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