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高官魏忠賢石像在普甯學宮存在,這其中有什麼緣由?

明朝高官魏忠賢石像在普甯學宮存在,這其中有什麼緣由?

引言

普甯,廣東省潮汕地區有名的文化之鄉,在這裡曆史古迹比較豐富,自然生态比較秀美,在這裡有一座形似宮殿的建築,這就是普甯學宮。

史地記

普甯,縣級市,廣東省揭陽市代管,位于廣東省的東部偏南,潮汕平原的西部,地處榕江、連江、龍江的上遊。

普甯有兩大支柱産業,一個是服裝,一個是醫藥。中國最大的襯衣生産基地就在普甯,華南最大的中藥材基地也在普甯。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新置普甯縣。

從明朝到清朝,普甯縣隸屬于廣東省潮州府。

1949年7月以後,普甯縣隸屬廣東省潮汕專區。

1952年,普甯縣屬粵東行政區。

1956年,普甯縣屬汕頭專區。

1968年,普甯縣屬汕頭地區。

1983年,屬汕頭市。

1991年,屬揭陽市。

1993年,普甯撤縣設市由揭陽市代管。

文廟記

普甯古城曆經明清、民國、共和至今已有近500年曆史,雖經歲月滄桑,明清時期所修建的普甯學宮依然存在。

古代置縣有三大官方标配建築,文廟、城隍、縣衙,學宮的建成象征着地方教育的發展和人文的昌盛,對當地人進行禮儀文化的教化。

普甯學宮位于普甯市洪陽鎮,洪陽鎮是普甯的老縣城,普甯學宮是供奉孔子的廟堂。

普甯學宮始建于明萬曆的1575年,清康熙六十年1712年大修,民國9年1920年成為縣裡第一中學。

普甯學宮,坐北朝南,布局對稱。

普甯學宮主殿供奉的孔子牌位,主殿背面有嶽飛題匾“太和元氣”,進門右側有魏忠賢生死祠,在文廟有魏忠賢的石像和嶽飛的題匾是很罕見的。

普甯學宮分東西中三路,有多個各有功能的單元建築組成,總建築面積接近4畝。

從文獻資料和現場遺存資訊看普甯學宮的興廢過程,其曆史格局和現存關聯密切的事情如下:

明嘉靖四十二年創立,萬曆三年建立堂舍。萬曆十三年擴建,在明倫堂兩學舍之外,建文廟兩庑、大成門、棂星門、名宦祠、鄉賢祠、儒學門,主體格局已經形成,奠定了主要格局。

清順治五年土寇陷邑拆學宮,順治十二年海寇破城毀學宮。

康熙九年重建聖殿、戟門、啟聖祠;康熙二十一年重建教育廨;康熙二十二年重建棂星門,立騰蛟起鳳坊,移建照壁,即經十餘年的分批重建,被拆被毀的學宮格局逐漸恢複。

乾隆二十年,重修大成殿、大成門。

在普甯學宮的倡建、維護、擴建等方面,曆任知縣都有貢獻,根據資料記述:

明嘉靖年間(1563-1566),為普甯設縣之初,學宮開始立學規則。

萬曆三年(1575),知縣劉鈍,始建明倫堂、兩學舍。

萬曆十三年(1585),知縣趙獻,建文廟兩庑、大成門、棂星門、名宦祠、鄉賢祠、儒學門。

萬曆二十五年(1579),知縣王稷,因明倫堂及耳房遭飓風毀拆,故重修,并建啟聖祠。

萬曆三十二年(1605),知縣沈如霖,主持學宮大修,于明倫堂後隙地建敬一亭。

萬曆三十六年(1608),知縣阮以臨、教谕黃秉中,主持重修學宮。

清順治五年(1648),土寇陷邑,學宮遭拆毀。

順治八年(1651),知縣季廷樑,主持重修聖殿。

順治十二年(1655),海寇陳豹破洪陽城,學宮被毀。

康熙九年(1670),知縣叚藻,重建聖殿、戟門、啟聖門。

康熙二十一年(1682),教育潘浩元,重建教谕廨。

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縣汪溶日、教谕潘浩元、訓導潘揚臣,建棂星門,立騰蛟起鳳坊,将原廟前溪南的照壁移立溪北。

康熙六十年(1721),知縣羅秉琦,重修聖殿、啟聖祠、東西兩庑、明倫堂、學廨。

雍正元年(1723),朝廷诏令,改啟聖祠曰崇聖祠。

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大成殿、大成門,兩殿構架子孫楹底面現存有題記。

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大成門,大成門心間後跨燈梁底面留有題記。

民國九年(1920),于學宮内開設普甯縣立第一中學,其後陸續作為教育機構的校舍。

人物記

說到普甯學宮,有兩個曆史上的名人與普甯學宮有關聯,這就是明朝的魏忠賢,南宋的嶽飛。

魏忠賢,北直隸肅甯(今河北滄州肅甯縣)人,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朱由檢繼位後,魏忠賢被逮捕法辦,自缢而亡。

普甯學宮有一個一米多高的石像,當地人稱為石狀元,這就是魏忠賢的石像,魏忠賢的石像為什麼也在孔廟呢?

原來是明朝天啟年間,朱由校認為魏忠賢是朝廷的柱石,深受信任,魏忠賢黨羽衆多,勢力龐大,其親信上書皇帝封魏忠賢九千歲,應當立像在孔廟和孔夫子一樣受到愛戴,皇帝準奏,下令各州縣立魏忠賢石像在文廟。

魏忠賢倒台後,普甯學宮的魏忠賢石像,被推倒在學宮泮池中,浸了二百多年,清朝年間在一次泮池挖深時,被挖了上來,棄在孔廟的右側門邊。

嶽飛,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将、書法家、詩人。普甯學宮大殿懸挂的牌匾“太和元氣”就是嶽飛題寫。

古代“太”與“大”相通,“太和”就是“大和”的意思。“元氣”是指産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太和元氣”就是指天地、日月、陰陽彙合之氣能夠和諧統一的相融在一起,在孔廟中懸挂這樣的題詞,就是意喻孔子的思想達到了一種至善至美的大和境界。

為政仁和、為人謙和、民風純和、家庭和睦。《論語》講:“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可以說“和”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後記

普甯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與短闆交織,動力與壓力同在,保持“逆水行舟慢則退”的危機意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發展定力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搏姿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