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星航線飛船的首次載人發射,在倒計時最後階段被取消。
在美國航天不斷炒作中國是最大對手的今天,波音、NASA似乎自己越來越不靠譜了,還如何實作他們吹噓的“競争取勝”。
這次是在發射前不到四分鐘時,地面發射序列器發出自動暫停指令,倒計時在最後一刻終止。一位發射解說員在NASA的直播中說,“目前還不知道暫停的原因。”他說星航線的下一次飛行機會是在明天美國東部時間12:03,但能否發射還取決于團隊對今天問題的調查結果。
在載人太空飛行方面,美國航天官方機構和企業不斷炒作仇視中國航天事業的言論。實際上,美國航天自航天飛機退役後,長期依賴外國。盡管烏克蘭戰争仍在繼續,美國仍在與俄羅斯合作營運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員仍在乘坐聯盟号飛船升空,俄羅斯宇航員也乘坐美國SpaceX龍飛船飛行。當美俄現有協定結束時,美國和俄羅斯将再次成為載人航天領域的對手。俄羅斯方面曾經諷刺說:“我建議美國用蹦床把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為了確定這個資訊傳達清楚,他還釋出了一張帶有NASA徽章的蹦床圖檔。
不過,美國不必太擔心俄羅斯,而是要關注中國航天的巨大發展。随着自己的空間站、新的飛船和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正越來越被視為世界第二大宇航超級大國。
對于波音的星航線飛船來說,一次次的延誤讓人極為尴尬。原計劃在5月6日進行的首次載人飛行未能如期進行。原本此次任務中,飛船将把兩位NASA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短暫停留,然後将他們帶回地球,以驗證星航線作為有效載人運輸系統的可行性。
波音飛船無人測試飛行照片。
NASA的商業載人計劃(CCP)經過13年的努力,隻有龍飛船成功,波音這個老企業的星航線飛船的首次載人發射已經花掉了巨額資金,假如獲得成功,也勉強可以說美國官方這一燒錢的計劃終于完全實作了。可是波音已經脆弱的聲譽再一次被打擊了,飛船還是沒能升空。
根據計劃,NASA将不再設計、建造和擁有其飛船,而是從美國企業購買“座位”。一個往返座位費用的費用超過5500萬美元,數十億美元的美國納稅人投資被用來建造飛船,但現在波音仍然沒有兌現承諾。
這艘飛船最多可搭載七名乘員,如果成功,會多次實施運送人員到國際空間站的任務。波音還設計了新的藍色太空服,與馬斯克的航天服的單色設計明顯不同。
NASA一直希望有兩個載人發射服務供應商,這樣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這種競争還應該能降低價格,不僅對該機構,也對其他潛在客戶,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機會,且可以推動越來越多的商業營運商。
國際空間站将在本世紀末退役,它可能将被多個(私人)空間站取代,是以波音飛船的成功對于NASA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但現在看來美國航天僅有SpaceX在高歌猛進,其他方面差強人意。也許他們可以多點着力于做好本職工作,而不是花很多時間說中國航天的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