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奇謀不能勝”!諸葛亮北伐失敗因看不到這點!

諸葛亮正史5次北伐為何均以失敗告終?歸根到底是他保守的戰略心态所緻,因為北伐“非奇謀不能勝”。

“非奇謀不能勝”!諸葛亮北伐失敗因看不到這點!

首先,蜀漢本來國力相對于魏國是弱勢一方,盡管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但人口卻隻有魏國1/4,古代搞生産人是關鍵,再說,魏國地盤更大,土地多平原,是以生産的糧食自然更多,而糧食産量對打仗的意義不言而喻。

其次,蜀漢和魏國的疆界乃大體在秦嶺附近,崇山峻嶺易守難攻,魏國占據天時地利,以逸待勞之下自然更有優勢。建安六年,漢軍圍攻小小陳倉而不下,本來大可以圍城讓陳倉城斷糧,屆時其必定不攻自破,但由于漢軍軍糧接濟困難,最後隻能退兵,可見地理劣勢對蜀漢軍隊的影響有多大。

“非奇謀不能勝”!諸葛亮北伐失敗因看不到這點!

是以國力上耗不過魏國,地理優勢也不在自己一方,諸葛亮要想北伐成功必須用奇謀,但這正是孔明的短闆。《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有一句是“蓋應變将略,非其所長欤!”意思是應變和謀略不是諸葛亮所長。

孔明不但自己想不出“奇謀”,連将領想出的“奇謀”也一口否決。魏延曾建議仿效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自領數千精兵出子午谷攻長安,諸葛亮則出斜谷,雙方在潼關彙合,這就是曆史上的“子午谷奇謀”,但孔明認為此舉太冒險,故并未接受。

“非奇謀不能勝”!諸葛亮北伐失敗因看不到這點!

是以當時總體的形勢是,用奇謀不一定成功,但不用奇謀一定不成功,諸葛亮并沒有意識到這點,仍然穩打穩紮按部就班地行兵布陣,這不是慢性死亡嗎?反而最後的結局是,魏國鄧艾用“暗渡陰平”的奇謀滅了蜀漢,如此想來實在諷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