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天國的定國之戰,此戰令清軍失去了初期扼殺太平軍的最後機會

賽尚阿定下封鎖戰略,企圖将太平軍困死在狹小的紫荊山區,不料太平軍卻突圍東出,在清軍後,攻克了山城永安,随後便在永安封王建制,擴大隊伍。

1851年末,賽尚阿督令各部對永安予以四面合圍。賽尚阿倚重的大将,除了烏蘭泰外,尚有廣西提督向榮,偏偏烏蘭泰與向榮不和,江忠源欲為他們居中調解,卻毫無成效。

包圍永安時,烏蘭泰與向榮之間再次發生龃龉。向榮提出“古兵法”之策,所謂“古兵法”,就是圍三阙一,假意給被圍的太平軍留出一條逃生之路,繼而予以半路截擊。烏蘭泰則指出,永安城中的太平軍如今連一萬都不到,清軍數倍于敵,隻要堅持圍攻下去,就算攻不進城,光是餓,都能把太平軍給餓死。

太平天國的定國之戰,此戰令清軍失去了初期扼殺太平軍的最後機會

圍三阙一的打法,通常都要在守軍意志接近崩潰邊緣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實施。太平軍卻不是這樣,通過永安封王,其作戰意志空前高漲,換句話說,隻要給他們一個空隙,他們便會像錐子一樣拼命地鑽出去,而以清軍的狀态和戰鬥力,屆時十之八九,是既截不住,也追不上。反之,若繼續圍困,守軍意志再強,也将一點點被消磨,事實上,由于内外不通,接濟斷絕,城内太平軍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火藥也用完了,這意味着他們能夠守住永安的時日,已經在倒數計算。

江忠源看出了太平軍的困境,他站在烏蘭泰一邊,代烏蘭泰寫信給向榮,力陳“古兵法”之弊,請求大家同心協力,合圍殲敵,但未被向榮所接受。

向榮把他的“古兵法”獻給賽尚阿,賽尚阿急于向朝廷報捷,便采納了他的建議。到了這個時候,江忠源已預感到清軍必敗,自己留在軍中也無能為力,同時他對各部官軍皆畏縮不前,且又無法當機立斷、協同作戰的作風也深感失望,于是便稱病告退,帶着楚勇傳回了新甯。

不出所料,正是借助向榮“古兵法”留出的缺口,太平軍雨夜突襲,強行沖出了包圍圈,清軍失去了将太平軍扼殺于其創業初期的最好也是最後一次機會。

太平天國的定國之戰,此戰令清軍失去了初期扼殺太平軍的最後機會

永安突圍後,太平軍浩浩蕩蕩北上,直逼桂林。接下來,太平軍必然還要繼續北上進入湖南乃至新甯,這次不用官方督促和征召,江忠源便散盡家财,捐資募勇一千兩百人,于一個月内馳援桂林,又囑咐三弟江忠濟和同縣好友劉長佑等人,再添募五百人,随後跟進。

就在抵達桂林之前,江忠源聽到一個消息,烏蘭泰率部追擊太平軍,但在桂林城外負傷斃命。

太平軍真是既可怕又可恨,江忠源傷感不已。他知道,自己即将迎來的戰鬥将更為艱難和兇險,面對這一從未有過的挑戰,他必須全力以赴,使出渾身解數才行。

太平天國的定國之戰,此戰令清軍失去了初期扼殺太平軍的最後機會

江忠源(2)連載,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