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pixabay
夜視能力提升,意味着對光更加敏感,但這也未必是個好事……
撰文 | 栗子
審校 | 二七
自然界裡,許多動物的夜視能力都比人類強。
比如一些魚類,能看到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紅外線;再比如貓,雖說看不到紅外線,但眼睛裡有大量适應昏暗環境的感光細胞,它看東西需要的光線,大緻相當于人類所需的1/6。
相比之下,人類在黑暗中的視力通常很有限。假如一個人的夜視能力突然增強,看到了從前在暗處看不到的景象,可能會感到驚慌。一些癌症患者在經曆某種療法之後,便有了類似的體驗。
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擁有超乎尋常的夜視功能。但科學家們随後發現了原因。
人類的夜視能力為什麼差?
你可能聽說過,人類視網膜裡的感光細胞,分成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
視錐細胞又分三種,各自擁有不同的視覺色素,我們能看到紛繁的色彩,就是靠着這三種視錐細胞的通力合作。相比之下,視杆細胞隻有一種接受光線的視覺色素,它無法幫我們感受彩色的世界,但卻對光更加敏感,讓人類在光線微弱的時候也能看到一些東西。
上為視杆細胞,下為視錐細胞(圖檔來源:Bioninja)
我們的夜間視覺,便是由視杆細胞主導。在視杆細胞裡,對光敏感的那種色素叫視紫紅質(rhodopsin);視紫紅質裡發揮主要作用的基團叫視黃醛(retinal)。當可見光照到視杆細胞上,視黃醛的結構會發生改變,随之而來的一系列生化反應,能幫細胞把接收到的光轉化成電信号。等這種信号傳到大腦,并被大腦“了解”後,我們也就看到東西了。
順便一說,視黃醛又叫維生素A醛。人們在缺少維A時出現的夜盲症狀,也與視黃醛有關。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即便是不夜盲的普通人,“夜視能力”也十分有限。畢竟,視黃醛對光再敏感,也僅限于可見光的範疇,它對紅外線并不敏感。夜晚可見光微弱,人們能看到的東西就少了。
夜視拍攝(圖檔來源:Dr Aaron Greenville via ABC News)
那麼,如果視黃醛對紅外線也有反應,人類不就能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了?
如何“修改”我們眼裡的視黃醛呢?這讓科學家想起,有一種名叫光動力療法(PDT)的癌症治療手段,或許就能實作這樣的功能。一些癌症患者在接受這種療法之後,彙報過奇怪的副作用——自己的夜視能力增強了。患者突然能在黑暗中看到一些詭異的輪廓,這讓他們感到不安。
癌症療法為何能增強夜視能力?
研究團隊之是以聯想到PDT療法,是因為實施這種療法時,醫生常常為患者注射或塗抹一種叫做二氫卟吩e6(Chlorin e6,Ce6)的光敏劑。然後,把一束紅外雷射聚焦在惡性良性腫瘤上,光敏劑Ce6就會被激活,将組織裡的氧變成能夠摧毀癌細胞的活性氧。
科學家推測,Ce6被紅外線照射後産生的活性氧,不僅能殺死癌細胞,也可能和視杆細胞裡的視黃醛發生反應,改變視黃醛的結構,并觸發随後的一系列反應:像可見光照射時那樣,将光線化為電信号交給大腦。這樣一來,人類便可能借紅外線填補可見光的不足,在暗夜裡看到更清晰的畫面。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團隊為Ce6進入眼組織後發生的反應,做了分子模拟(molecular simulation):在模型中,他們模拟了每個原子的運動情況,也模拟了化學鍵的形成和斷裂。
分子模拟。A為嵌入細胞膜的視紫紅質,以及Ce6分子;B-D為視紫紅質與Ce6的三個持久結合位點(圖檔來源:原論文)
當團隊把一個虛拟的色素分子視紫紅質(其中含有視黃醛)插入細胞膜,系統便可以預測色素分子、Ce6分子和水分子之間,将發生怎樣的互相作用。
模型跑了幾個月,進行了幾百萬次計算,科學家最終得出結論:光敏劑Ce6在紅外照射下,制造出的活性氧,的确能讓視黃醛發生異構,就像受到可見光照射時一樣。如果是在現實中,這樣的生化反應大概會在納秒級的時間裡完成。
視黃醛的異構化,從11-順式(右上)變為全反式(右下),在可見光照射時會發生;分子模拟認為,Ce6被紅外線照射時,視黃醛也會發生同樣反應(圖檔來源:原論文)
由此研究團隊相信,他們已經找到了人類接受PDT療法後夜視能力意外增強的原理。
真的可以用嗎?
對PDT療法用到的藥物Ce6來說,增強癌症患者的夜視能力,可能并非歪打正着。畢竟,Ce6是一種葉綠素衍生物。葉綠素大家不會陌生,它之是以能讓植物顯現出綠色,就是因為把紅光和藍紫光的波段吸收了,而吸收的綠光很少。
在動物界,也有一些家住深海的生物如黑柔骨魚(Malacosteus niger),利用葉綠素衍生物幫視杆細胞吸收遠紅光或紅外光,以便在漆黑的世界裡,看到一些其他動物看不到的東西。
除此之外,太平洋桶眼魚(Macropinna microstoma)同樣是依靠一些綠色色素,在極低的光照下看世界。由于這種魚的腦袋透明,我們輕易就能觀察到它眼中大片的綠色。
太平洋桶眼魚,綠色部分是眼裡的色素
(圖檔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那麼,普通的人類可以放心使用Ce6來解鎖更強的夜視功能麼?
近年有研究表明,Ce6能有效治療夜盲,且可以改善眼疾患者在低光照下的視力。雖然,那時的科學家并沒完全搞清Ce6提升夜視能力的機制,但這不妨礙他們了解Ce6的效果。
2015年,還有一群生物黑客(Bio-Hackers)開發出了“夜視眼藥水”,主要成分也是Ce6。當團隊的一位成員被滴下這種眼藥,他的整個眼球都染成了黑色,不過随着藥物被吸收,眼球又在幾秒内恢複了原來的顔色。
滴過眼藥後變黑的眼球(圖檔來源:Gabriel Licina)
滴藥後的一小時内,這位研究者便能在黑暗中看清10米外一隻手的形狀,而沒滴藥的對照者們做不到。另外,當滴了藥的研究者和四位沒滴藥的同伴分散走在樹林裡,相距50米時,他能100%準确地認出其他人,而那四位對照者,識别他人的準确率隻有大約1/3。
第二天,他的視力恢複了原樣,20天後也沒有發現明顯的副作用。
即便如此,這項實驗依然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說Ce6能讓眼睛對光線更加敏感,更多的光線進入眼球也可能造成細胞損傷。是以,在研究者被滴藥之後,夥伴們立刻用黑色隐形眼鏡遮住了他的眼睛,直到測試開始才拿掉。
是以,千萬不要自己嘗試。
如果有了超級夜視能力,你想看什麼?
原論文: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jpclett.9b02911
參考文獻
[1]https://news.cnrs.fr/articles/seeing-in-the-dark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3247-1
[3]https://scienceforthemasses.org/2015/03/25/a-review-on-night-[4]enhancement-eyedrops-using-chlorin-e6/
[5]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iohackers-created-eye-drops-that-enhance-night-vision-2015-3
[6]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have-figured-out-how-to-inject-human-eyes-with-night-visio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