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蔣委員長在江西九江發表的《廬山抗戰宣言》如是說道。是以:韓複榘該不該殺?該殺!國難之際,守土不力,面對日軍強力攻勢放棄濟南,最終導緻整個膠東半島幾乎被日軍完全占領。作為軍人,作為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唯一是難辭其咎。

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滅,咫尺天涯

"……此後将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衆,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徐州會戰前由各地軍閥組成的第五戰區混編部隊表現還算差強人意!無論龐炳勳守臨沂,桂系劉士毅,東北軍于學忠小蚌埠守南線,都成功阻擊了日軍的進攻。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但"這些被視為雜牌軍的将領,一面激于民族生存的義憤而誓與日軍搏命;但另一面卻顧慮部隊作戰損失後,即得不到來自中央的器械、兵員的補充,還恐被申斥作戰不力導緻撤職查辦,最壞結果是撤銷部隊番号而無以為生,是以各自懷着沉重、惶惑、忐忑的心情。"不得不說作為第五戰區首領的李宗仁對戰時部隊最高将領的心态還是體察入微的。而韓複榘也是抱着這樣心态的軍閥大員之一。

1937年日本人攻打山東時,韓複榘先後率軍參與了衆多較大的戰役或戰鬥,給日軍造成了一定傷害,但同時自己的軍事力量也損失慘重。

37年12月,韓複榘被安排防守黃河鐵橋,為了協防此天塹凱申公也派出嫡系的一個炮兵旅。然而眼見戰局不利,怕這唯一的炮兵資源被毀損殆盡的凱申公悄悄撤走了炮兵旅,見此狀韓複榘大罵不義的同時其實心裡疑窦重生,認為蔣委員長是借日軍之手排除異己,從此便消極抗戰,直至走上不歸路。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在如此心态作祟下,韓複榘不再聽從中央政府的整體作戰部署,而是擅自安排屬下部隊于24日退守泰安,31日逃往濟甯。這樣的不戰而退對抗戰初期戰局影響極其巨大!

面對日軍的大舉進犯,下令放棄黃河防線、棄守省會濟南、再次放棄泰安、濟甯的後果,使日軍得以輕取濟南,然後突破黃河南下江淮,使得國軍防線在山東潰不成軍,同時也陷同僚部隊、膠東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更為危險的是差點讓李宗仁的徐州會戰第一階段完全落空!

公允來說:韓複榘應該是屬于那個時代典型的,為了儲存自身實力、抗戰不太堅定的舊時軍閥。百年前的舊軍閥,對于自己的軍隊實力非常看重,因為槍杆子就是生存的根本。

韓複榘曾說過:"我們有了軍隊到哪裡都可以自立!"當抗戰初期29軍在河北戰事不利準備撤入山東時,韓複榘居然以"保境安民"為由反對29軍入境,舊軍閥的擁兵自重觀念可見一斑。

是以,說他當漢奸叛國是太過偏激;但他目光短淺,在民族大義上的問題上锱铢必較确是言之鑿鑿!可在抗戰初期、正面戰場接連失利的危急關頭下,蔣委員長必須通過殺雞儆猴對方式來震懾那些消極抵抗,甚至甘當逃兵的将軍們!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而對待像韓複榘這種心胸有丘壑、各種主意、算盤千回百轉的聰明人,若任其不服從整體戰術安排而不殺一儆百,則不排除其成為一個對戰局影響極壞的軍事大員……隻能說其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對此,李宗仁對他的評價也算是一針見血,言簡意赅的~"他的愚而好用的簡單頭腦終于誤了他。"

變心隻是本能,忠誠才是選擇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這話在韓複榘身上并未應驗!韓複渠生前擁有一妻兩妾,妻子高藝珍是他十多歲時娶進家門的同鄉女子,婚前家境優渥,是民國時期著名學者、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考古學家高步瀛的侄女。

出身國學之家的她耳濡目染,盡管識字不多,但擁有沉穩的心态、大家閨秀般的教養。嫁入韓家後,遵守父母的教誨,為人寬和、勤儉持家,不僅與韓複榘恩愛有加,與韓家人間的關系也十分融洽,深受韓家上上下下一衆人等喜愛擁戴。

隻能說,民國時期的愛情就是這樣:喜歡是放肆,真愛是克制!高藝珍沒有沉魚落雁、傾城傾國的美貌;沒有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見識,但高藝珍恪守為人婦,為人母的職責,不去計較丈夫的發迹前、領兵征戰中的行事做派,默默的為自己的家庭,為孩子們鞠躬盡瘁。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一個人真正的修養,展現在失意時的善良

1938年1月韓複榘在漢口被槍決,此後的高藝珍頭頂"逃兵家屬"的罪名,為了不當亡國奴,帶着韓複榘的4子一女先後逃難途徑西安、武漢、香港、上海法租界。

縱然逃難的日子無比艱辛,但高藝珍依然竭盡所能的護孩子們以周全,最終抵達并定居于北平。往後的餘生,她将全副精力傾注在孩子身上,最終将他們大部分培養成為了人中龍鳳,直到195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7歲。

盡管曆經劫難,韓複榘的孩子們并未因父親的曆史問題受到牽連,在高藝珍母親的悉心呵護和嚴格管教下,在自己的勤勉奮鬥中,各自獲得了順風順水的一生。

韓複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二子韓嗣燠解放後考入軍政大學并參加抗戰,獲得軍功章;三子韓嗣烽考入民國時期的國民黨中央軍校,解放後就職于西安運輸公司;最小的兒子韓嗣煌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學奧地利,後回國定居。

高藝珍的一生,把所有的遺憾都活成一種成全!因為她深深明白:不糾纏也不懦弱,這就是一種頂級的人生智慧!誰說女子不如男?高藝珍就是高藝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