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蒋委员长在江西九江发表的《庐山抗战宣言》如是说道。所以:韩复榘该不该杀?该杀!国难之际,守土不力,面对日军强力攻势放弃济南,最终导致整个胶东半岛几乎被日军完全占领。作为军人,作为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唯一是难辞其咎。

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特此宣告,惟共勉之。"

徐州会战前由各地军阀组成的第五战区混编部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无论庞炳勋守临沂,桂系刘士毅,东北军于学忠小蚌埠守南线,都成功阻击了日军的进攻。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但"这些被视为杂牌军的将领,一面激于民族生存的义愤而誓与日军搏命;但另一面却顾虑部队作战损失后,即得不到来自中央的器械、兵员的补充,还恐被申斥作战不力导致撤职查办,最坏结果是撤销部队番号而无以为生,因此各自怀着沉重、惶惑、忐忑的心情。"不得不说作为第五战区首领的李宗仁对战时部队最高将领的心态还是体察入微的。而韩复榘也是抱着这样心态的军阀大员之一。

1937年日本人攻打山东时,韩复榘先后率军参与了众多较大的战役或战斗,给日军造成了一定伤害,但同时自己的军事力量也损失惨重。

37年12月,韩复榘被安排防守黄河铁桥,为了协防此天堑凯申公也派出嫡系的一个炮兵旅。然而眼见战局不利,怕这唯一的炮兵资源被毁损殆尽的凯申公悄悄撤走了炮兵旅,见此状韩复榘大骂不义的同时其实心里疑窦重生,认为蒋委员长是借日军之手排除异己,从此便消极抗战,直至走上不归路。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在如此心态作祟下,韩复榘不再听从中央政府的整体作战部署,而是擅自安排属下部队于24日退守泰安,31日逃往济宁。这样的不战而退对抗战初期战局影响极其巨大!

面对日军的大举进犯,下令放弃黄河防线、弃守省会济南、再次放弃泰安、济宁的后果,使日军得以轻取济南,然后突破黄河南下江淮,使得国军防线在山东溃不成军,同时也陷同僚部队、胶东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更为危险的是差点让李宗仁的徐州会战第一阶段完全落空!

公允来说:韩复榘应该是属于那个时代典型的,为了保存自身实力、抗战不太坚定的旧时军阀。百年前的旧军阀,对于自己的军队实力非常看重,因为枪杆子就是生存的根本。

韩复榘曾说过:"我们有了军队到哪里都可以自立!"当抗战初期29军在河北战事不利准备撤入山东时,韩复榘居然以"保境安民"为由反对29军入境,旧军阀的拥兵自重观念可见一斑。

所以,说他当汉奸叛国是太过偏激;但他目光短浅,在民族大义上的问题上锱铢必较确是言之凿凿!可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接连失利的危急关头下,蒋委员长必须通过杀鸡儆猴对方式来震慑那些消极抵抗,甚至甘当逃兵的将军们!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而对待像韩复榘这种心胸有丘壑、各种主意、算盘千回百转的聪明人,若任其不服从整体战术安排而不杀一儆百,则不排除其成为一个对战局影响极坏的军事大员……只能说其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对此,李宗仁对他的评价也算是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的~"他的愚而好用的简单头脑终于误了他。"

变心只是本能,忠诚才是选择

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这话在韩复榘身上并未应验!韩复渠生前拥有一妻两妾,妻子高艺珍是他十多岁时娶进家门的同乡女子,婚前家境优渥,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家高步瀛的侄女。

出身国学之家的她耳濡目染,尽管识字不多,但拥有沉稳的心态、大家闺秀般的教养。嫁入韩家后,遵守父母的教诲,为人宽和、勤俭持家,不仅与韩复榘恩爱有加,与韩家人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深受韩家上上下下一众人等喜爱拥戴。

只能说,民国时期的爱情就是这样:喜欢是放肆,真爱是克制!高艺珍没有沉鱼落雁、倾城倾国的美貌;没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见识,但高艺珍恪守为人妇,为人母的职责,不去计较丈夫的发迹前、领兵征战中的行事做派,默默的为自己的家庭,为孩子们鞠躬尽瘁。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体现在失意时的善良

1938年1月韩复榘在汉口被枪决,此后的高艺珍头顶"逃兵家属"的罪名,为了不当亡国奴,带着韩复榘的4子一女先后逃难途径西安、武汉、香港、上海法租界。

纵然逃难的日子无比艰辛,但高艺珍依然竭尽所能的护孩子们以周全,最终抵达并定居于北平。往后的余生,她将全副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最终将他们大部分培养成为了人中龙凤,直到1956年病逝于北京,享年67岁。

尽管历经劫难,韩复榘的孩子们并未因父亲的历史问题受到牵连,在高艺珍母亲的悉心呵护和严格管教下,在自己的勤勉奋斗中,各自获得了顺风顺水的一生。

韩复榘被枪决后,他的老婆和后人结局如何?次子参加了援朝

二子韩嗣燠解放后考入军政大学并参加抗战,获得军功章;三子韩嗣烽考入民国时期的国民党中央军校,解放后就职于西安运输公司;最小的儿子韩嗣煌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奥地利,后回国定居。

高艺珍的一生,把所有的遗憾都活成一种成全!因为她深深明白:不纠缠也不懦弱,这就是一种顶级的人生智慧!谁说女子不如男?高艺珍就是高艺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