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名媛的下場:漂亮一輩子,老公被炸死,列甯下令将其活埋

名媛,一個超級腐朽的詞彙,看到這兩個字,鼻子裡都能嗅到其中棺材闆的氣味。随着中國日漸富強,一些陳舊的詞彙開始沉渣泛起,比如鄉賢,比如鄉紳,比如名媛。一些有錢人特别喜歡讓這種詞彙詐屍,企圖利用财富作威作福。

近段時間名媛很熱鬧,一群假名媛拼酒店拼名牌包,自诩名媛,給自己貼金,無非是為了自我标榜高貴的身份,企圖嫁入豪門。她們不知道名媛到底是啥樣,名媛可能會有的下場是什麼。

今天就介紹一個名媛,一個真正的名媛,不是拼團的名媛,她原名叫伊麗莎白·亞曆山德拉·路易絲·愛麗絲(Elisabeth Alexandra Luise Alice),她的父母分别是“黑森和萊茵大公路德維希四世”以及愛麗絲公主。為什麼她母親叫公主呢,因為她的外婆就是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

真名媛的下場:漂亮一輩子,老公被炸死,列甯下令将其活埋

黑森和萊茵大公不好了解,其實沒必要了解,你隻要知道,這是德國地方上的一個公國的老大就行了。也就是說,這位伊麗莎白同學同時具有英國和德國的皇家血統。根據歐洲王室互相通婚的傳統,伊麗莎白嫁入俄羅斯王室,成為亞曆山大二世皇帝和瑪麗亞·亞曆山德羅芙娜皇後第五個兒子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的老婆,改名伊麗莎白·費奧多羅芙娜·羅曼諾娃。

瞧見沒有,這位伊麗莎白才是真正的名媛,她不僅具有兩國皇家血統,還嫁給了第三家皇室。一個女人同時跟三大歐洲強國的皇室都有密切關系,這才是如假包換的名媛,比拼團名媛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伊麗莎白不僅出身顯赫,而且擁有驚人的美貌。用傾國傾城來形容她的美貌一點都不過分,她曾經被認為是當時那個年代歐洲最美麗的女子。茜茜公主與她一前一後,分别成為先後兩段時期歐洲美女的典範,而且二人名字都是伊麗莎白。而我覺得,年輕的那位伊麗莎白比茜茜公主更加明豔動人。

真名媛的下場:漂亮一輩子,老公被炸死,列甯下令将其活埋

所謂名媛當然得有名媛的樣子,伊麗莎白雖然出身高貴,但是家教很嚴,即使衣食無憂,也必須自己打掃房間,必須學會自己縫制衣服,日子過得相當簡樸。為了顯示親民,伊麗莎白小時候就經常被帶到部隊醫院去看望受傷的士兵。長大以後,由于天生麗質,伊麗莎白有無數的追求者,都是在歐洲舉足輕重的人物,比如未來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查爾斯·蒙塔古勳爵、未來的巴登大公爵弗雷德裡克二世、俄羅斯大公康斯坦丁·康斯坦蒂諾維奇等等,但是伊麗莎白一個都沒看上。

1884年,20歲的伊麗莎白最終挑中了謝爾蓋·亞曆山德羅維奇,不過如果伊麗莎白知道他和她的下場,應該會後悔。1896年,謝爾蓋的侄子、俄羅斯帝國最後一個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5月30日當天的一場儀式,觀禮的老百姓發生踩踏事故,1389人死亡。然而,悲劇發生後的當天晚上,謝爾蓋還建議侄子夫婦應該出席法國大使舉辦的晚宴。

真名媛的下場:漂亮一輩子,老公被炸死,列甯下令将其活埋

要知道,當時的俄羅斯帝國社會沖突重重,面臨解體,謝爾蓋在這場踩踏事故中成了人民公敵,為将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此後幾年,日俄戰争爆發,俄羅斯國内沖突加劇,民不聊生,沙俄帝國治安壓力陡增。當時謝爾蓋是莫斯科州州長,成天忙于處理治安事件,鎮壓民間反抗行為。謝爾蓋還曾下令,将兩萬猶太人驅逐出莫斯科州,引發沸騰的民憤,使他成了當時俄羅斯社會革命黨的眼中釘。

1905年2月15日晚上,謝爾蓋的馬車路過克裡姆林宮時,社會革命黨成員伊萬·卡裡耶夫将炸藥扔到謝爾蓋馬車裡,當場将他炸成碎片。伊麗莎白很難過,但是依然決定向法庭請求寬恕刺客,不過卡裡耶夫最終還是被絞死。此後心如死灰的伊麗莎白遁入空門,成為東正教的一名修女,希望以此躲過紅塵的騷擾。

真名媛的下場:漂亮一輩子,老公被炸死,列甯下令将其活埋

伊麗莎白變賣了家裡的首飾、珠寶、各種财産,甚至賣掉了自己的結婚戒指。利用所得款項,她建造了一家醫院、一家藥房、一家教堂和一家孤兒院。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1917年,兩場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爆發後,沙皇家族成員的命運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伊麗莎白雖然成了修女,但是身份特殊,依然在布爾什維克的嚴密控制中。

1918年,列甯指令契卡(蘇聯前特務組織,克格勃前身)逮捕并處死包括伊麗莎白在内的一幹皇室成員(不包括尼古拉二世和其直系親屬)。他們被帶到阿拉帕耶夫斯克小鎮進行嚴刑拷打,剝奪了所有财産後,被活埋在當地一個鐵礦的礦坑裡。一代名媛香消玉殒。這一年10月,一批沙俄舊貴族從礦坑中挖出伊麗莎白的遺骸,由于革命期間有大量沙俄舊貴族流落北京,這些人就把伊麗莎白遺骸帶到了中國北京,埋葬在北京一個東正教墓地。1921年遷葬耶路撒冷。

真名媛的下場:漂亮一輩子,老公被炸死,列甯下令将其活埋

這就是一代名媛的下場。雖然伊麗莎白為人低調謙遜,頗具愛心,但是依然無法逃脫改朝換代的鐵拳。這不是她能決定的,新時代到來後,伊麗莎白和她背後的整個舊階層代表所犯的罪惡都将被清算,與個人是否罪惡無關。

沒有總的清算,就無法開啟新時代,這是時代的必然。對于伊麗莎白來說,這也許太過殘酷,但是除了歎息,你也無話可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