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了解,後重禮饋贈

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38年,抗戰全面打響的第二年,全國的抗戰形式由最初的單打獨鬥、被動應戰,轉入到兩黨合作、共同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八路軍歸屬于國軍“虎将”——衛立煌所帶領的第十四集團軍。後被編入第十八集團軍。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了解,後重禮饋贈

衛立煌其人

草根出生的衛立煌曾追随孫中山先生加入革命隊伍,在讨伐軍閥段祺瑞時立下戰功被委任為營長。因其骁勇善戰,足智多謀,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後被南京政府看中,任命其為剿共司令。衛立煌雖然早期對待剿我軍問題處理得不是太理想,但對待抗戰問題,他卻是國軍内部為數不多的“抗戰派”。他明确表示,凡是抗戰的部隊,在軍糧、彈藥等軍饷的補給上都一視同仁,37年10月,衛立煌組織指揮忻口戰役,在作戰過程中他經常和八路軍将領聯絡磋商,協調作戰。

抗戰爆發後,國軍派衛立煌率第14軍進駐山西,目的在于遏制軍事要地,監視我軍行動。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向步步為營的國軍這一次卻失算了。衛立煌到任山西後,耳濡目染八路軍英勇對抗敵軍的事迹。平型關大捷、太原保衛戰,衛立煌對待八路軍的态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盛贊八路軍是真正抗戰的部隊。在軍需物資上,衛立煌更是親自緻電軍需辦事處負責人吳海德,購置萬元慰問品送給八路軍。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了解,後重禮饋贈

延安之行

38年初,衛立煌和他的部隊遭敵軍攔截,被困于黃河之濱,進退兩難。在衛立煌舉棋不定之際,他的秘書趙榮聲建議他走陝北這條路,順便參觀一下延安。衛立煌因礙于兩派之間敏感問題,遲遲不敢應允,隻是随口說道:“看是要去看看,但是現在戰事吃緊,哪有時間去啊?”趙榮聲沒有放棄,繼續勸解道“其實也花不了多久時間,最多一天時間,可以和毛先生見見面,聽聽他對抗戰的看法,此次機會難得,錯過了,下次再要來恐怕就難了。”

衛立煌覺得此時到訪延安過于敏感,恐遭人誣陷有親共嫌疑,并沒有立刻答複。數日後,國軍招衛立煌到洛陽開會。延安之行瞬間變得名正言順了。得知衛立煌要親自到訪延安,主席親自訓示,組成專門的班子,認真對待衛立煌一行。畢竟衛立煌是國軍内部高官中第一個到訪延安的,此舉對于合作意義非凡。當時在延安的一些同志,對于衛立煌有諸多不滿。當年,衛立煌受命剿我軍,我軍傷亡慘重,要忘記仇恨,熱情接待,許多同志表示不能了解。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了解,後重禮饋贈

面對不同的意見,主席解釋道:

“從抗戰大局出發,争取國軍進階将領的支援,在共同抗戰問題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其次,衛立煌作為國軍内部為數不多的抗戰派,在軍饷補給上給予我軍的援助也是有目共睹的。是以,此次必須盡全力做好接待工作,讓對方感受到我軍在抗戰問題上的絕對誠意。”4月17日,天剛破曉,由十幾輛大卡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由延水關出發,直奔延安而來。

令衛立煌倍感意外的是,在距離延安城三十裡外的地方,随處可見寫着"加強合作""團結抗戰""歡迎衛副司令長官"等口号的智語。延安城外,遠處就可以看見早早排列在馬路兩邊的歡迎隊伍,車隊駛入城門,歡迎的鑼鼓聲喧天,呼喊的口号此起彼伏。此情此景,讓衛立煌一行人甚為感動。進入延安城門,衛立煌下車,滕代遠等人負責接待,将衛立煌一行人帶到大教堂門口。此時,主席親自迎出客廳,和衛立煌等人親切握手,表示歡迎。一陣寒暄過後,衛立煌由衷贊歎“貴軍在抗戰方面做得好啊!此次我等前來,有機會聆聽毛先生的政見,深感榮幸。”

主席面帶微笑說道:“衛将軍是第一位在抗戰問題上堅決支援國共合作的戰區長官,保衛祖國大好河山不受外敵侵略是我們共同的目标,合作勢在必行!”雙方談話在友好、歡快的氣氛中進行得異常順利。中午,在延安最好的餐館,主席設宴款待衛立煌,竭盡所能找到了所有能端上桌的好菜,這讓前陣子被困山西,物資匮乏的衛立煌十分感動,向主席連連表示謝意。飯後,衛立煌參觀了抗戰軍政大學,并發言。晚上,在主席的陪同下,觀看了盛大的歡迎晚會。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了解,後重禮饋贈

次日,衛立煌一行離開延安。滕代遠等人受主席委托送行,于三十裡外依依惜别。在回程的路上,衛立煌高度評價了延安之行,他認為八路軍在抗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績,針對八路軍面臨缺少彈藥等軍需補給的問題,到達西安的次日,衛立煌親自安排部下配發步槍子彈一百萬發,手榴彈二十五萬枚給十八集團軍。面對如此龐大軍需物資,老部下杲海瀾面露難色。衛立煌當即嚴肅批評道:“凡是打敵人的軍隊,我都是一視同仁,十八集團軍杖打得好,我們就要充分供給。”

不久,這批數目龐大的軍用物資從西安新城附近的後勤部倉庫裝發出,運往八路軍總部。随行配送的除了槍支彈藥以外,還有180箱紅燒牛肉黃豆罐頭、夏裝、電話機、以及醫藥用品,凡是儲備倉庫裡有的軍用物資基本全數配給,此筆龐大的軍饷發放也給後來衛立煌被捕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在當時,這批軍需物資的補給及時解決了我軍物資缺乏的難題。

衛立煌路經延安,我軍好吃好喝招待;一些人很不了解,後重禮饋贈

為此,我們并沒有忘記,主席也沒有忘記。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衛立煌由香港回到廣州,主席親自發來賀電“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望早日來京,籍圖良晤。”随後,衛立煌擔任多項政府要職,後又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60年,衛立煌病逝,主席在悼詞中這樣寫道:“在抗戰初期,衛立煌同志對于抗戰是有功的,他當時的愛國行動是值得稱道的。"對于衛立煌生平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