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在時間的荒野裡,我們滿心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對"舊"生命的消逝,但是正如詩人臧克家所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軀體總會有消亡的那天,但精神永存。就如那位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元勳"的科學家郭永懷,他們一家都活在國人心中。

一心一意要回國

如今随着中國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建設國家。在六七十年前,當中國還處在百廢待興的時候,就有一批批科學家們義無反顧回到祖國,比如錢學森、比如郭永懷。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20世紀初,郭永懷出生在山東一戶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省吃儉用供他讀書,好在郭永懷非常争氣,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十分優異。1931年郭永懷結識恩師顧靜徽,在老師的推薦下,1933年,郭永懷考進北大實體學系,他學習努力刻苦,在這期間打下了堅實的實體知識基礎。

1940年,郭永懷獲得了公費留學的名額,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一年後,轉入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立理工學院深造,師從大師馮·卡門,也正是以他與師兄錢學森成為一輩子的摯友。郭永懷在實體學、力學等方面的成績完全不輸于錢學森,1947年,年僅36歲的郭永懷受聘任教康奈爾大學,可以說前途一片光明。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在美國,郭永懷與錢學森一樣都是國防尖端技術的研究員,受到美國方面的重視,但是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兩人都迫不及待想要歸國。錢學森經過5年漫長的等待,終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國,看到錢學森回國了,郭永懷更加坐不住了,他開始想方設法打算回國。

事實上,當時有很多人勸郭永懷不要回國,畢竟留在美國,有優渥的生活條件、高薪體面的事業,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可郭永懷還是毅然決定回國,為此他不惜将自己多年研究的資料手稿付之一炬。要知道那些資料都是最核心的研究成果,但是郭永懷更知道美國是不允許他帶着這些資料回國的。就這樣,突破重重阻礙,1956年,郭永懷一家終于拿到了回國的船票。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嘔心瀝血做貢獻

郭永懷回國後,受到主席和總理的熱情接待,他沒有提出任何物質上面的要求,反而要求立馬投入工作,就這樣,郭永懷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與錢學森、錢偉長一起一步步推動力學研究所的發展。1959年,中國與蘇聯發生龃龉,蘇聯停止了對中國的技術援助,而當時的中國是迫切需要原子彈等國防建設,為此這些科學家們開始了一段異常艱難的征程。

當時錢三強親自找到郭永懷,力邀他參加原子彈研發工作,郭永懷與他徹談數個小時,之後他被任命為九院副院長,負責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制工作。正如我們在各種文章、影視劇中所見的那樣,郭永懷這群科學家們是簽了保密協定,遠離家人,到荒無人煙的沙漠中進行這些研究的。

郭永懷所在的基地位于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空氣稀薄、基本上連鳥都看不見,生活物資十分匮乏,再加上缺氧高反,很多研究人員都營養不良,但是每天還要堅持長時間的研究工作。那時剛剛50歲的郭永懷已經是滿頭白發,看起來十分蒼老。但就是在這群人的努力下,我國相繼研發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但研究工作還在繼續,郭永懷也沒有停止自己腳下的步伐。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一家英雄永懷念

時間轉眼到了1968年,十二月的一天在潛心實驗兩個月後,郭永懷發現了一個重大突破,他欣喜不已,帶着相關資料連夜乘飛機趕往北京,可在即将降落北京機場的時候,飛機突然失衡了,不到10秒鐘,迅速墜落,郭永懷永遠地離開了。等人們發現他的時候,看到他的遺體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在他們中間有一個裝着絕密檔案的公文包,完好無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郭永懷還想着檔案、想着國家,他的離開是我們整個國家的損失。

郭永懷為了心愛的祖國付出一切,他的家人也貢獻良多。郭永懷的獨女郭芹,因為父親當年的決意歸國,她的命運也随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父親執行秘密任務,5歲以後她基本上都和母親在一起,因為"文化浪潮",國中沒畢業她就前往内蒙古,成為一名"上山下鄉"知識青年。

十年浩劫,她先後經曆了父親離世,母親被隔離審查,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年,她孤苦無依,忍受着與家人的生死别離。動蕩時期結束後,郭芹傳回美國,可是沒有學曆的她在美國的生活異常艱難,而這一切很難說不是她作為郭永懷子女做出的犧牲,1994年,郭芹在美身患重病,兩年後在北京去世,終年45歲。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當年郭永懷離世的時候,他的夫人李佩還在接受政治審查,她既要忍受丈夫離世的悲痛,還要面臨組織上的層層盤問,同時還失去了與女兒的聯系,但盡管如此,這位堅強的女性還是挺了過去。當年郭永懷秘密遠赴異地,是李佩撐起了他們的家,她送走了郭永懷、送走了女兒郭芹,可即便如此,她在整理心情之後,毅然投入教學事業中。

李佩先生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當年她随夫歸國,就任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又任職中國科學院大學外語教研室主任,現在很多活躍在一線的院士、學者都曾是她的學生,她在應用語言學方面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

“兩彈元勳”郭永懷離世後,獨女成了下鄉知青,連國中都沒畢業

2008年,李佩先生将自己全部的積蓄六十萬元無償捐給了中科大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用以補充"郭永懷獎學金",沒有任何儀式,沒有任何宣傳,三年前,李佩因病在京離世,終年99歲,這一次他們一家三口終于可以團聚了。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有很多科學家都像郭永懷一樣作出了莫大的犧牲,但郭永懷是唯一一個以烈士身份獲得"兩彈一星"勳章的科學家,無論是妻子李佩還是女兒郭芹,她們同郭永懷一樣,都做出了别人難以做到的犧牲。很難想象,兩個知名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他們的女兒竟然連國中都沒有畢業,如果當年郭永懷沒有回國,或許他們一家人的命運都會有所不同,正因如此,才更加覺得他們一家人的偉大。時光匆匆如流水,無數人湮沒在曆史的塵埃中,可郭永懷一家人真的值得世人用一生去銘記、去懷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