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傷亡三十萬人,您要是單獨拿出來看,這确實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您别忘記了,您要是把這數字擱在蘇德戰争的蘇聯戰場上,這其實并不多。

咱别的不說,在蘇聯土地上發生的兩大決定性的戰役,一個莫斯科保衛戰下來,蘇聯就傷亡一百萬,一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聯就傷亡二百萬。

這麼橫向一對比,您就知道了柏林戰役對于蘇德之間的戰争,是一個不小但也不大的一次戰役。

畢竟打的時間就不是很長,一個柏林戰役不到一個月就解決戰鬥,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開打就打了七個多月。

這中間的殘酷性沒法比,但不可否認柏林戰役雙方打得也是挺激烈的。

尤其是國會大廈攻防戰,雙方打到最後,動刀子互搏,您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個會議大廳裡頭,幾十個人子彈打光了用刀子,用牙齒,有拳頭互毆的場景,這樣的戰鬥甚至于在樓梯間都會發生,以至于雙方搏鬥的過程中,從樓梯上一塊掉下去的都有。

甚至于近距離用鐵拳轟擊一個人的事都有發生。

為什麼會這樣呢?

咱不防回頭來看看當時發生的事,順道就把題主的問題給回答了。

首先咱來看看蘇聯在進攻前的準備。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咋說呢?美國人很精明,開戰之前就算了一筆賬,攻打柏林的傷亡對于他們來說會很大,打這麼一場下來怎麼都不劃算。

畢竟美國人民無法承受一場戰役傷亡太重的損失,因為整個歐洲戰場美國人的傷亡才五十八萬多一點,而柏林戰役通過計算美國人發現需要承受三十萬的傷亡,就這數字是整個歐洲戰場上傷亡的一半還多。

美國人要是打這麼一場,他這屆政府就有麻煩了,是以帶着英國人和法國人鑽到了大山裡頭尋找德國人東山再起的東西,當然結果是什麼也沒有找到。

是以進攻柏林的挑子就歸了蘇聯人了。

那麼這事擱到蘇聯人這裡,就不一樣了,他在蘇德戰争中需要一個圓滿的句号。

畢竟這場戰争蘇聯丢掉的東西太多了,而罪魁禍首就是發起戰争的德國人,那麼最後德國人必須得被踩死,而且下手的人必須是蘇聯人。

而且攻取柏林的意義十分的重大,這将是二戰曆史上最大的一塊榮譽了。

當然進攻柏林的時候,蘇聯還是要做到充分準備的,畢竟城市戰他打了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是以充足的作戰部隊必須要有,足足二百五十萬的兵力。

當然面對這麼多部隊,那麼需要的各種物資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據說各種彈藥,油料運到柏林前線就有一百萬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所有的蘇軍補給基地堆滿了各種物資。

以至于開戰的頭一天,光炮彈蘇聯就向德國陣地發射了一百二十三萬多發,這個數字您如果感覺不出什麼的話,咱換成另外兩個數字,您一準就會被震撼的掉下巴磕。

這些炮彈如果全部裝到火車皮上,那麼他就會塞滿兩千四百五十個火車皮,如果把這些炮彈當廢品賣,重量就有九萬八千噸。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這還僅僅是一天的量,誇張一點地說,德國人的陣地估計鋪滿了蘇聯造的鋼鐵了。

是以現代化的戰争,那就是吃物資不吐骨頭的物件,花多少錢進去,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那麼面對這些個炮彈,開戰之前的一小段時間您還能聽到德國陣地上的槍聲,等到開戰後,這些聲音就被蘇聯的火炮給掩蓋了。

聽完這個之後,估計小夥伴們會感覺感覺很牛的樣子,但不免心中會産生一個疑問:“那蘇聯為什麼會傷亡三十萬,犧牲近八萬人呢?”

蘇聯的火炮是厲害,但德國他也不是泥捏的不是?畢竟二戰的發起國,一開始把蘇聯打得一退再退的主,壓箱底的東西,刮啦刮啦還是有的。

這還得加上,柏林在德國的地位可一點都不低啊,政治中心,軍事中心,最大的法西斯頭目希特勒還在這裡呢?

那麼接下來,咱不防看看德國人有什麼準備呢?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當時德軍在柏林和奧得河之間布置了三道防線,防線和防線之間布滿了地雷,什麼鐵絲網啦,龍齒式的防禦栅了,能布得全布上了。

坦克有一千五百多輛,火炮一萬門左右,飛機兩千多架。

這些就讓蘇聯在柏林郊區的戰鬥,損失了十多萬人。

通常最殘酷的巷戰,在柏林市區内,各個大街上的德國人都設定了街壘,防止坦克的障礙物。

您如果身處那個時間點的話,放眼望去,隻要是您能看到的房子,所有的窗戶都成了射擊孔,而且還是加強了的射擊孔,住宅都是堡壘。

當然這還不夠,德國人還将整個柏林市區劃拉出了八個守備區和一個中心特别守備區。

而市區的防線同樣有三道,蘇聯人想要進來,同樣要一道道的攻破。

當然為了防止蘇軍從地下鐵進入到各個防區裡頭,德國人将地下鐵都灌上了水。

為了攻克這些,蘇聯人用上了B4榴彈炮,光口徑就有二百零三毫米,一個炮架就有十一噸。

就這榴彈炮一發炮彈打出去,可以擊穿四米厚的鋼筋混凝土。

是以這炮被稱為斯大林之錘。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而蘇聯人用這炮對着二百到三百米的目标進行平射。

這說得分叉了,咱接着說德國人的準備。

為了增強火力,德軍把修理中的坦克,隻要那火炮還能用,就全部都堆到了十字路口上,當狙擊炮的使用。

最後希特勒還調集了五十萬大軍,因為兵員缺乏,以至于希特勒将陸軍大學和一切軍事學校的學生都編了進去,這還不夠,他還把防空兵以及海軍兵團都編入了這場大會戰之中了。

但這顯然還是不夠,畢竟蘇聯為了這場戰役他們準備了二百五十萬的兵力。

是以我們就看到了德軍将普通市民也武裝了起來,不僅老頭老太太上了戰場,就連孩子都沒有放過。

舉個簡單的例子您就明白了。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這件事記錄在一本叫做《希特勒青年團作戰部隊,1944—1945》,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他叫福斯特,在戰鬥中他擊毀了兩輛坦克,這個十三歲的少年沒有得到連長的表揚,卻得到了一份批評,連長批評他太過魯莽了。

可您知道這個少年是怎麼回答的嗎?

“哦不!子彈壓根就打不中我的!”

聽着是不是很天真,但持有這種想法的少年不止這一個十三歲的少年。

黨衛軍第三十三師的一名士兵,記錄過這麼一段。

打到最後,前來增援他們的是幾百個孩子,而這名士兵從這些孩子的眼裡看到的是對殺戮的渴望。

這名士兵對這些個孩子進行了訓話,讓這些孩子注意,蘇聯人經驗豐富,以及各種警告。

但這些警告就像耳旁風一樣,刮過了就完事了,他們端着步槍和火箭筒就沖了上去。

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蘇聯人自己就有記錄,崔可夫大家夥都知道吧,他的第八近衛軍團在突進到蒂爾加滕區的時候,就遭遇到了四百名左右的兒童襲擊。

這支部隊可是參加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部隊,老兵也是有的,根據被襲擊的先頭部隊的老兵回憶,這支兒童部隊,看起來沒有一個超過十五歲的,扛着鐵拳就沖了上來。

急的這位老兵在無線電裡呼叫怎麼辦?

指令下來,不開火,先繳械,但警告對于這些孩子壓根就不管事,火箭彈照樣往蘇軍的隊伍裡頭發射。

是以結局大家夥猜也能猜到是啥樣的?

其實這場戰争中,德國人将所有能扛槍的男人都召集了進來,甚至于連女孩都拿起了武器。

是以從這些事情上的描述,您就知道柏林是一個處處有戰鬥的地方,也就是說激烈的戰鬥肯定是有的,畢竟這是德軍垂死掙紮的最後一搏了,回光返照的能力還是有的。

柏林不好打的第一個原因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用市民臨時組建起來的人民沖鋒隊足足二百個營,他們還接受過巷戰訓練,當然他們配給的武器也就是一枚鐵拳而已。

那麼在各種火炮和反坦克武器的攻擊下,蘇聯人别的不說,光坦克在這種巷戰中就被幹掉了一千多輛,您要知道整個柏林戰役戰場上蘇聯人的坦克也就被幹掉了兩千一百多輛,接近一半的數量了。

是以從這個數字對比中,您就知道柏林的巷戰一點都不好打。

而困獸猶鬥,他不可能将柏林市區的防線交給兒童和人民沖鋒隊,最有戰鬥力的黨衛軍,遍布整個防區。

畢竟當時進入柏林戰役的黨衛軍就有四十二萬人之多。

黨衛軍這些家夥頑固的可以,往往死戰到底的都是這些人。咱别的不說,就算蘇聯人遇到不是黨衛軍的部隊,但這支部隊裡有黨衛軍進行督戰,那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這幫子家夥太狂熱了,咱别的不說當柏林被拿下,希特勒自殺的消息傳出來之後,跟着希特勒自殺的黨衛軍就有六萬多人。

就算是接到消息,咬着牙還要死扛到底的黨衛軍依然有七萬多人。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國會大廈攻防戰。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在這裡頭死守的,其實就是兩千多人,但這些家夥都是黨衛軍,還有近五百人是外籍的,死硬得要命。

您都不知道,當兩名蘇聯紅軍将紅旗插到國會大廈上頭的時候,他們的腳下的國會大廈依然激戰了一天一夜。

最終德國守軍被壓縮到了一個地下室裡頭,還打算頑抗到底。

最後柏林的城防司令魏德林上将投降了,蘇聯紅軍完全占領了國會大廈,這幫人才投降,就這還有三百人能開槍的,當然傷員也有五百人。

這場國會大廈攻防戰,這才落下帷幕。

也就是說蘇聯紅軍對上這些個亡命徒的話,傷亡難免就會上去。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希特勒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希特勒一開戰就沒打算從柏林逃出去,按照德國人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原話:“一起迎接最後的勝利或者毀滅!”

這話就相當于定了調子,是以曆史上當蘇聯人開始渡河,德國的主要黨政機關開始撤離的時候,希特勒留了下來。

他留下來的時候,德軍的士氣絕對能撐上一段時間,甚至于會更加地垂死掙紮要和蘇聯紅軍玩命。

上頭說的少年加入進攻部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四月三十号的時候,希特勒在地堡裡頭指令青年軍進攻,這都是啥時候了,柏林戰役快結束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在打下去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但就是這道指令,依然讓兩千多個孩子沖入了戰場——奧林匹克體育場。

根據赫爾穆特.阿爾特納的描寫:

越來越多青年團趕過來,很多人很期待他們的同伴受傷,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拾取這些受傷同伴的武器。

但這些人接受過訓練的沒有多少,他們拿起武器開槍的同時,就會被後坐力給撞到。

幾個小時之後,兩千多名德國人就躺在了地上,當然這裡頭包括成年人。

整整30萬人,柏林戰役中占據優勢的蘇軍為什麼會傷亡慘重?

四月三十号,希特勒在午夜的時候自殺了。

這群孩子才接受了投降,那麼接受投降之後,您知道又發生了什麼嗎?

很多投降的孩子聚集在炊事車前,向蘇聯人讨要面包,而這些孩子隻要發誓不再和蘇聯紅軍為敵,他們就會拿到一塊面包,而且還會被送回家,當然也有不願意的。

是以希特勒的存在,也加劇了這場戰鬥的殘酷性。當希特勒死亡的消息傳開之後,整個柏林激烈的戰鬥才緩和了起來。

但就算是這樣,直到1945年的五月二号的下午,德國人才停止了抵抗了,接受了投降。

那麼在這場戰争當中,其實蘇聯紅軍的傷亡不是三十萬,而是三十五萬,如果按照比例的話,參與戰鬥的士兵每八個人中就有一個到下了。

而這場戰鬥,德國人也付出了四十二萬人傷亡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