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全面侵華之後,國共聯合抗日,長征後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而留在南方打遊擊的紅軍和一些遊擊隊合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即俗稱的新四軍,新四軍下轄4個支隊。

4個支隊的司令員都是曾經是紅軍将領,第一支隊司令員是陳毅,當時36歲,第二支隊司令張鼎丞,當時39歲,第三支隊司令員張雲逸,當時45歲,第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當時30歲。
在四個支隊司令員之中,30歲的高敬亭是最年輕的司令員,許多人可能之前沒聽說過高敬亭這個人,但是在新四軍之中,他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戰将,無論是紅軍時期還是抗日時期。
高敬亭是河南新縣人,1927年,20歲的他參加了黃麻起義,22歲時就入黨了,在戰鬥中高敬亭非常英勇,很快就脫穎而出,1934年重新組建紅28軍,他被任命為政委。
後來紅軍主力長征離開蘇區,高敬亭以卓越的膽識和上司力,帶着部隊堅持了3年的遊擊戰,面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敵人,高敬亭指揮部隊遊刃有餘地進行戰鬥,紅旗始終屹立不倒。
在高敬亭堅持打遊擊的3年裡,國民黨所謂的“剿共”總指揮換了三任,10萬餘國民黨軍隊硬是拿高敬亭沒有辦法,除了國民黨的正規軍,還有30多個縣保安團,以及大量的碉堡工事。
有意思的是,敵人多次在報紙上釋出“高敬亭被擊斃”的消息,結果第二天敵軍的部隊就遭到高敬亭的打擊,氣得蔣某人懸賞10萬大洋買高敬亭的人頭,卻始終拿高敬亭沒辦法。
抗日時期,紅軍28軍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擔任司令員,當時第四支隊一共有3100多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1938年3月,根據指令,高敬亭率部奔赴皖中和皖東,進軍敵後。
一路上高敬亭遇到了許多國民黨潰逃的士兵,“日軍不可戰勝”的流言甚嚣塵上,鑒于此,高敬亭決定打幾個勝仗讓他們瞧瞧,以鼓舞軍民的抗日士氣,1938年5月16日,高敬亭打響了第一戰。
高敬亭率部在巢縣蔣家河與日軍第六師團巢縣守備隊激戰,擊斃日軍20多人,自己無一傷亡,由此為華中敵後遊擊戰開了一個好頭,蔣某人親自緻電新四軍軍部,進行口頭嘉獎。
之後兩個月裡,高敬亭率部發動大小數十次戰鬥,取得13次連勝,擊斃日軍800多人,擊毀汽車100多輛,在敵後沉重的打擊了日軍嚣張氣焰,讓日軍意識到所謂的後方再也不是“後方”。
此後高敬亭率部在皖中開辟了抗日根據地,部隊發展到8000多人,第四支隊也成為了新四軍的主力部隊,然而由于受錯誤路線影響,1939年6月4日,高敬亭被槍斃,一直到1975年被批示獲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