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天天學丨李泉生與長超部隊

在浙江嘉興博物館館藏近代文物中,有李泉生黑白照片一張。照片上的李泉生表情略顯嚴肅,身着軍服。仔細觀瞧,他的衣服上已經有了好幾個破洞,甚至連胸牌上的字也難以辨認。那麼在他的身上,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黨史天天學丨李泉生與長超部隊

李泉生是浙江湖州人,早在1927年4月就加入中國共産黨,是吳興地區早期黨員之一,後陸續出任中共袁家彙區委書記、中共湖州中心縣委組織委員、菱湖區委委員、共青團湖州縣委書記等職。

1937年淞滬會戰後,湖州淪陷,吳興長超一帶屢遭日軍侵擾,百姓們怨聲載道。面對家園破碎,李泉生開始組織周邊地區進步青年,籌劃建立遊擊部隊,武裝保衛家鄉。長超“人民抗日義勇軍”于1938年1月下旬宣告成立,李泉生為主任。部隊主要由長超及周邊一帶青年農民組成,共100餘人,分為3個中隊,為加強政治宣傳工作,還出版了抗日刊物《戰生報》。

部隊建立後,李泉生根據《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精神加強隊伍建設,趕來投奔的青年與農民越來越多,鼎盛時期部隊發展到近千人。當地群衆稱這支抗日武裝為“長超部隊”。在戰鬥中,長超部隊與日軍交戰10多次,在羅田漾伏擊戰和升山戰役中取得了突出戰果。據統計,從部隊成立到解體,打死日僞軍480多人,被日寇稱作“老虎部隊”。

為了團結抗日力量,新四軍軍部和湖州地區黨組織非常重視對李泉生部隊的争取工作。1938年6月,新四軍第一支隊派民運幹部吳林楓至該部了解情況,向李泉生講述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介紹新四軍的政治工作和民運工作情況,得到李泉生的響應。其間,吳林楓在長超部隊發展了6名黨員。

1939年2月,中共浙西特委成立後,就貫徹了浙江省委關于“依靠郎玉麟部隊,團結李泉生部隊,争取朱希部隊,建立抗日武裝,開辟浙西遊擊根據地”的工作方針,先後派遣賀千秋等多名黨員幹部到該部工作。1939年5月,長超部隊建立了直屬特委上司的黨總支。此後,該部黨員發展到30餘名,相繼建立了7個黨支部。長超部隊成為浙西抗戰地區政治素質最好、影響最大的抗日武裝力量之一。

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政府的反共面目日益暴露。為了控制嘉湖地區抗日遊擊武裝,國民黨浙江省政府開始整編地方抗日武裝和自衛團隊。李泉生部隊因拒絕接受整編,遭到國民黨軍“江南第一挺進隊”及其糾集的13支遊雜部隊的圍攻,損失慘重。不久後,就被“江南第一挺進隊”強行改編為“直屬獨立大隊”,随後又改編為“浙西第一遊擊縱隊第五支隊”。1940年2月,部隊被調往浙東武義,編入浙江省保安第三團,原政勞工員被遣散,部隊中的中共黨員奉命撤離。李泉生被剝奪軍權,調任為桐鄉縣縣長,長超部隊自此不複存在。

李泉生調任桐鄉縣縣長後,又接任浙西行署少将參議、吳興縣總巡察等閑職,和黨組織失去聯系。1945年3月,李泉生應新四軍抗日民主政府吳興縣縣長郎玉麟之請,出任吳興縣路東辦事處主任、雙林區抗日民主政府區長。後因叛徒出賣,李泉生被日寇逮捕,軟禁在湖州。

日軍投降後,新四軍派人将李泉生接出,随軍北撤,編入華東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第三團,參加了山東兖州戰役,之後李泉生一直在山東工作。1948年經準許重新加入中國共産黨。1949年3月,李泉生在山東益壽縣病逝。1952年,浙江省民政局追授李泉生為革命烈士。

李泉生與他所上司的“長超部隊”在抗戰初期填補了中國正規軍在浙西抗日的空白,不僅消滅了部分日僞的有生力量,多次破壞日軍“掃蕩”計劃,而且阻遏了日軍的進攻鋒芒,打擊了日軍的嚣張氣焰。

黨史天天學丨李泉生與長超部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