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1945年夏,随着納粹德國的無條件投降,日本法西斯也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太平洋戰場的盟軍相繼對日軍轉入了反攻,抗日戰争勝利在望。7月16日,我冀魯豫軍區決定發起解放山東陽谷的戰役,并相機解放臨清城。我軍在連續攻克陽谷等地後,臨清守敵已經陷入完全孤立,其外圍據點也接連被我軍拿下。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駐臨清的日軍遂撤往徐州。但城裡仍有約1萬僞軍,其在迅速接受了國民黨軍授予的番号後,成了所謂的“地下軍”,繼續與人民為敵。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抗戰勝利後,許多僞軍部隊搖身一變就成了國民黨的“地下軍”,繼續為非作歹

臨清城是中國傳統的城市結構,外圍有高大厚實的城牆,厚達兩米,全用四五十斤重的牆磚砌成,城樓處築有炮樓,有重兵把守,并且配備了強大的火力。城内的敵軍也有大量的工事和火力點,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為此,冀魯豫軍區在決定發起臨清戰役後,仔細地分析了敵情,決定調動4個軍分區的兵力和10個縣大隊約2萬人攻城,并動員了3萬民兵助戰。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8月 30日晚,我軍各部冒雨急進,秘密抵達臨清外圍,切斷了外圍制高點和據點與臨清城内敵人的聯系,至午夜時分,我軍已經完成了對敵軍的合圍,而敵軍卻一無所知。淩晨12時,随着一顆紅色信号彈升空,我軍同時從幾個方向對臨清敵人發起攻擊。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攻擊東關的我24團部隊首先得手,2個連的戰士擡着高大的雲梯,在密集的機槍火力掩護下,連續突破城外的鹿砦、外壕和鐵絲網等障礙物,沖到城牆下架起了雲梯,随後冒死攀上了城牆,連續向守敵投擲集束手榴彈,強烈的爆炸讓敵軍完全無法抵擋,隻顧得抱頭鼠竄。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2連在占領東關後,一面打開城門接大部隊入城,一面沖入城内和敵人展開巷戰,僞軍随後向我軍展開大規模反撲,但均被我軍擊退,其士氣更為消沉。

天亮後,我軍開始用野炮轟擊馬市街的敵軍指揮部,敵軍指揮官在我軍的猛烈炮擊下驚惶失措,竟然放棄指揮位置四散逃跑,随後守敵即喪失統一指揮,更加混亂。我軍則趁機向臨清守敵連續發起強攻,僞軍雖在部分軍官的壓陣下數度組織反撲,但已無法阻擋我軍推進。

當天下午1時許,僞軍頭目吳連傑換上士兵軍服,混在大群殘兵敗将中向東門外突圍,由于我7分區上司為了更好指揮攻城戰鬥,特地将指揮所遷移至東門外。此時指揮所内隻有少數警衛人員,見大群敵軍湧來。指揮所的警衛員立即掩護分區上司轉移。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當其中一名警衛員正想開槍阻擊敵人時,他突然想到自己身上穿着僞軍軍官的上衣,立即急中生智,揮舞着駁殼槍向亂哄哄的僞軍大吼:“快!掩護長官,朝那邊打!”随後便指向我24團的陣地,帶頭向那裡跑去。

僞軍稀裡糊塗地跟着他,一路上胡亂地打着槍。最終這股敵人在野地裡陷入我24團部隊的合圍,在短促交火後,被我軍全部殲滅,僞軍頭目吳連傑也被俘虜。

臨清戰役奇聞:上萬僞軍棄城而逃,一股潰軍竟闖入八路軍指揮部

在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後,我軍終于解放了臨清,共斃俘僞軍6000多人,繳獲輕重機槍30挺、迫擊炮3門、擲彈筒60門、步槍4000餘支、馬170匹、汽車2輛及其他大批物資,沉重地打擊了企圖收編僞軍為其所用的國民黨的陰謀,并使得晉冀魯豫根據地和山東根據地得以連成一片。

參考資料

《八路軍129師暨晉冀魯豫革命根據地軍事鬥争史料彙編與研究》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曆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