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引言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對于一名沙場宿将而言,蒼涼的軍号比江南絲竹更加動聽,金戈鐵馬更是勝過世間一切的樂音。無論是少年的意氣風發,還是老将的精神矍铄,都是一樣的壯懷激烈。

01

也許每一個軍人心底深處都有“封狼居胥”的夢想,每一名将軍都以17歲功成名就的霍去病為榜樣,“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是夢寐以求的戰場英姿。在我國近代奮起直追的歲月裡,無數的仁人志士相繼湧現,為救國家于危難之中用盡自己全部的心力,革命的浪潮席卷着他們,他們也帶動着浪潮的前進。不少少年将軍也在那場浪潮中相繼湧現,他們用自己的傳奇诠釋着“有志不在年高”的真理。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建國大業》葉挺劇照

想來看過《建軍大業》這部電影的朋友,一定對葉挺将軍這一角色感到印象深刻。電影中葉挺将軍由歐豪所扮演,其年少輕狂的潇灑英姿被演繹得淋漓盡緻。有人可能會覺得歐豪的演技太過浮誇,但是作為少年成名的将軍,又有誰能像老将那般沉穩?少年人就應該狂,也有狂的資本。這不是驕縱,而是一種年輕氣盛的活力的展現。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劉詠堯舊照

今天要講的也是一位年少将軍的故事,他同樣是個“狂人”,同樣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潇灑,他就是劉詠堯将軍。這位将軍14歲棄筆參軍,36歲官至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這樣的晉升速度無論在任何時代都堪稱傳奇,他也的确在時代浪潮中創造出了自己的傳奇。

02

劉詠堯,190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從小就是個聰明又刻苦的孩子,從私塾到國小一直成績優異,是名副其實的學霸。1922年8月,劉詠堯順利考入北京朝陽大學。那時中國正處在軍閥混戰的時期,各種新舊思想觀念沖擊得整個中國暈頭轉向,全國幾乎擺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劉詠堯已經意識到按部就班的讀書對于中國革命而言毫無意義,隻有從軍才能真正于國有益,于是14歲的他效仿班超棄筆參軍,入學半年後就進入廣州大學營學生連,同年冬天又進入陸軍講武學校。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黃埔軍校照片

1924年8月,劉詠堯進入了剛剛成立不久的黃埔軍校,并成為第一期第六隊的受訓隊員,當時他年僅15歲,是這一期學員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劉詠堯年紀雖小,但心志堅定,他對自己非常“狠”,嚴格要求自己在學校的表現,每個科目都要拿到名列前茅的成績,鉚足了勁兒要把年長的同學都比下去。1925年春,劉詠堯從黃埔軍校畢業,同年2月開始随學生軍東征,并擔任沖鋒隊隊長。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劉詠堯青年照

03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東征時,劉詠堯多次負傷不下前線,因為屢立戰功被升為營長。同年還獲得了赴蘇聯學習的機會,12月進入莫斯科大學深造,進入中山大學“理論家班”。1927年秋,劉詠堯學成歸國,在陸軍擔任中校營長,後來擢升為上校團長。随後劉詠堯被調往陸軍軍官學校任政訓處總教官,這是個文職工作,跟劉詠堯投筆從戎的初衷不符,劉詠堯産生了被大材小用的感覺,心中很不舒服。但是既然是工作劉詠堯就認真去對待,在本職工作上做得十分出色,深受賞識。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劉詠堯全家福

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劉詠堯升到了陸軍中将,這一年他也才36歲。之後就是解放戰争爆發,國民政府高層也許想效仿前人,結局竟與南朝宋皇帝劉義隆驚人地相似:“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在此期間,劉詠堯依舊從事文職,興建大學擔任校長,籌建抗日遺屬工廠兼任廠長等。1949年,國民政府遷至台灣,劉詠堯12月也随之前往台灣。1951年,年僅42歲的劉詠堯被授予上将軍銜,從此以後就逐漸淡出了政壇。

他14歲參軍36歲當中将,42歲晉銜成上将,孫女當歌星火遍海外

▲劉若英照片

然而,即使退出軍旅,劉詠堯也一樣以軍人的标準來要求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劉詠堯的孫女正是火遍海外和兩岸的著名歌星劉若英,劉詠堯特别愛聽孫女唱《黃埔軍校校歌》,也喜歡聽《綠島小夜曲》。劉若英那首《後來》更是火遍了海外,在中國幾乎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不少網友都是聽她的歌長大的。劉若英沒有依靠家族的資源,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今的成就,但她也坦言自己的成功離不開祖父的鼓勵和諄諄教導。

結語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國家能有如今的繁榮昌盛,就是離不開像劉詠堯這樣年少時便志存高遠,竭盡全力為祖國添磚加瓦的人,或許他隻是一個屈居在後的文職人員,但他同樣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建設祖國貢獻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參考資料: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