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抗戰有功,卻因做了一件事,被判槍決

《漢書·陳湯傳》:“言威武勤勞則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過則優于齊桓、貳師。”

從古至今,功勞與過錯便不是一回事,兩者不可一同拿出來讨論,就如同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樣,無論這個人有多麼大的功勞,或是地位多麼尊貴,一旦犯了錯誤便要接受相應的懲罰,這樣才能夠展現出社會的公平。

“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抗戰有功,卻因做了一件事,被判槍決

功過不可相抵

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在世時都曾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并在史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但卻因為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最終迎來了一個悲慘的結局。在《漢書》當中有這樣兩個人,他們分别是匡衡和蔡倫。

前者為我們留下了鑿壁偷光的成語典故,并一路官至丞相;後者則是改進了造紙術,讓紙張更加普及。可就是這麼兩個在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仍然因為犯下了過錯而沒能逃過懲罰,一個被貶為庶人,另一個則畏罪自殺。

“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抗戰有功,卻因做了一件事,被判槍決

在抗日戰争時期,全國從上至下出現了很多英勇抗戰的人物,他們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展現出高度的報國熱情,并為了戰争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功勞和過錯是兩回事,就算一個人在抗戰期間有功,那麼這也不等同于他可以獲得一張免罪金牌,一旦觸犯法律,還是要受到嚴格的制裁。

雙槍老太婆

抗戰時期有很多民間人士讓我們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了一名老太太。這個“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在東北地區非常有名,她的真實姓名叫做趙洪文國。趙洪文國出生于東北地區的一個落寞貴族家庭當中,雖說家業已經有所衰敗,但仍然超出了同齡人許多,是以年輕時的趙洪文國,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好日子的。

“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抗戰有功,卻因做了一件事,被判槍決

随着趙洪文國的年紀不斷增長,她開始和其他同齡的女孩子一樣,一邊學習刺繡一邊練習家務,俨然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此時任誰都沒能想到,眼前這個老實本分的女孩子,竟然會在抗日的戰場上為國殺敵。她的命運之是以發生改變,要得益于趙洪文國婚後的兒子,也就是在抗日戰場上有着突出表現的趙侗。和自己的父母不一樣,趙侗出生的時候,正是中國外憂内患的年代,日軍全面侵華已經不可避免,趙侗深切地意識到,想要挽救國家就隻剩下抗争這一條道路,他沒有任何猶豫,在家鄉組建了一支抗日義勇軍,而趙侗的母親趙洪文國,同樣加入了這支隊伍當中。

“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抗戰有功,卻因做了一件事,被判槍決

此時的趙洪文國,已經是一個過了花甲之年的老人,街坊親戚都勸說她不要外出殺敵,但她本人卻不這麼想,趙洪文國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是一個老人來看待,而是和那些年輕人一樣,一心希望能夠為國家的安定做出貢獻。母子二人在東北地區組建的抗日義勇軍,名号變得越來越響,人數規模也逐漸增大,已經形成了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裝力量,就連遠在重慶的蔣,都曾邀請過趙洪文國會面。

走入歧途

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抗戰以後,我們終于獲得了抗日戰争的勝利,然而國内局勢卻始終沒能好轉,一場新的戰争随時将要爆發。在這場關乎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戰争中,趙洪文國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成為了敵人實施獨權統治的工具。

“雙槍老太婆”确有其人,抗戰有功,卻因做了一件事,被判槍決

由此可見,趙洪文國這一生抗戰有功,但卻因做了一件事,徹底搞臭了她的名聲,那便是在戰争結束後,沒有考慮人民的利益,反倒是開始搞個人獨斷專權,企圖重新回到那個戰亂的年代。在她策劃的反動活動中,趙洪文國殘忍地殺害了數百名當地的普通群眾,已經徹底從一名抗戰英雄轉換為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解放戰争結束後,趙洪文國被依法逮捕,并被判槍決。縱觀她的一生,如果隻是單獨看抗日戰争結束之前,她的行為是值得我們肯定并褒獎的,然而在抗戰結束以後,她卻走在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始終未能從中脫身,最終引火自焚。

結語

如果對她的一生進行評判,那麼便要充分考慮這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曆,這樣才能夠做出客觀的評價。趙洪文國于抗日戰争是有貢獻的,要對其加以肯定,但卻在抗戰後做出了大量惡事,是以她的最終結局,隻能說是咎由自取,是自己種下的惡果。

參考資料:《漢書》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