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輸入法市場三足鼎立,百度輸入法地位難保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輸入法從幾年前作為一個裝機必備的軟體,到現如今成為使用者自行選擇安裝與否的“配件”,似乎也在昭示着使用者對輸入法的需求,正在逐漸下滑。但從百度輸入法的投入力度來看,或許國内輸入法市場尚有發揮空間。

從相關調研機構的資料可以得知,目前國内輸入法市場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百度輸入法、搜狗輸入法以及訊飛輸入法。

這三家就占據了市場近乎95%以上的份額,其中百度輸入法以42.3%的份額暫時領先,搜狗輸入法僅落後0.5%。這也意味着,百度輸入法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寶座随時可能易主,其如何保持行業地位,也充滿變數。

逃過下架命運,卻難逃權限紛争

早在今年六月份,相關部門就多家輸入法因未完全滿足《關于個人資訊收集違規問題通報的整改要求》,進行強制下架措施。而在這個下架名單中,三巨頭裡隻有百度輸入法一家逃過此劫,可以毫不掩飾地說,百度輸入法這次是因禍得福,成功地掙到了一群對個性化輸入法有需求的活躍使用者。

但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百度輸入法穩提了一輪市場占有率之後,随之而來的就是關于應用所需權限的紛争。

百度輸入法之是以能成功鎖定許多使用者份額,其中一個殺手锏就是:綁定多家手機廠商。從手機交貨到使用者手上之前,就已經預先安裝好百度輸入法,讓其成為手機自帶的“預設輸入法”,部分華為機型、OPPO新推出的折疊屏手機等等都是如此。而在首次開啟百度輸入法時,裝置界面上就會提示随之提示使用它所需要的權限,這一下就引起了使用者群體的反彈。

輸入法市場三足鼎立,百度輸入法地位難保

除了正常的位置資訊、存儲功能以及麥克風權限之外,百度輸入法貼心地提示還需要通訊錄、裝置辨別碼等等這些極具私密性的資訊。而且有網友發現,這個問題在定制版的手機上也會出現。這類問題原本應該在出廠前就已經調試好,可偏偏就與系統自帶的安全提示“撞車了”,這就略顯尴尬了。

對于企業而言,能得到的權限越多,就意味着自己能搜集到更多的資訊,建立更全面的資料庫。但對于使用者來說,其隻是用一款打字軟體而已,為什麼連通訊裡和裝置識别碼都要求提供,而且不點同意就無法使用,就算能用也是一個“閹割版”的,是以也完全喪失了原有的意義。

輸入法類軟體近年來因為過度收集權限,已經頻頻被點名了。雖然百度輸入法每次都逃過下架危機,可随着相關部門一次又一次地風險提示,使用者們也開始關注到隐私問題了。

而輸入法作為一個本身就容易接觸到使用者隐私資訊的應用,在資訊搜集的能力上卻可以趕超所有應用,可謂風險高危區。

是以,在開始管控應用收集權限之後,百度輸入法又要如何在調整自身的權限、并在滿足監管需求的同時,確定功能不會被過分削減,就需要看其如何調整适應了。

大力布局AI功能,深埋隐患種子

未來的輸入法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否會與大熱的元宇宙搭上關系呢?百度輸入法在近期的Create大會上就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未來輸入法也能大玩AI功能。

百度輸入法這次打造的AI造字未來館将是其未來幾年的一個發展重心。基于對現有輸入法應用功能的調研,百度輸入法得出了使用者最常使用的AI應用功能是語音速記與長語音輸入,其次就是圖文翻譯功能,但這些最終得出的都是标準的正楷字型,喪失了原有的溫度與情感,是以百度輸入法就找準了這一點,開始大打感情牌。

輸入法市場三足鼎立,百度輸入法地位難保

這次在大會上公布的AI造字功能,其實就是把使用者的自己都存在了一個龐大的網絡中,為文化傳承做出微薄貢獻。

從百度相關發言人的演講中,不難得知其對于這個功能還是非常有信心的,自稱:“已經有50多萬使用者在使用該功能,彙集了作家、書法家、藝術家、達人、老師等各行各業人群,累計生成超百萬套字型,形成豐富的字型内容生态”,對于這個說法,可以暫時不予評價。

但是百度輸入法擁有5.43億的月活躍使用者,哪怕隻有1%的使用者使用這個AI造字功能,樣本量也是非常龐大的,更别說其還野心勃勃地表示要為每個使用者建立專屬字庫了。

而這個字庫的安全性要如何得到保證,百度卻絲毫沒有提及,并且在公布這項全新功能的同時,發言人還稱其未來會應用在字型商用上,收入該如何配置設定給創作者也是隻字未提。

AI造字自然好處多多,但後續會帶來的隐患也不容忽視:例如,字迹是否算知識産權的一種,後續如果被征用,費用方面該如何收取呢?如果這些問題百度輸入法沒有考慮好,或許暫時還是以個人測試版為主更為妥當,想必百度也不想自己成為“知網事件”的下一個主角。

而且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為每個人建立專屬字庫并上傳到雲端固然是好事,但是就如同每個人剛開始學寫字,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一樣,字庫裡幾乎80%的使用者都會上傳自己的手寫簽名,假如遇到資訊洩露,直接把使用者的名字複制粘貼到一些使用者并不知情的檔案上,這份風險又由誰來承擔呢。

百度輸入法推出新功能自然無可厚非,因為與搜狗輸入法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是以,其提升競争力,要推出更多特色功能才能吸引新使用者使用。可功能合适與否、後續的商業分成都是需要細細斟酌的,否則隻會在壯大之後,引起又一次使用者反彈,如何收場又将是一大難題。

使用者意見回報無門,體驗感遭诟病

輸入法作為一個單向的資料收集管道,對于企業端而言是一個近乎于零投入的賺錢機器,但對于使用者而言卻關乎體驗感。而正在大力推廣各類AI功能的百度輸入法,似乎陷入了閉門造車的惡性循環中,隻做自己想做的,卻忽略了使用者想要的。

從近期百度輸入法的使用者評價來看,百度輸入法的問題集中在:“輸入法無法被系統識别,需要頻繁地手動加入”、“登入新裝置後無法同步賬号資料”等等,但其中被使用者頻繁投訴的一點是:推廣類資訊過多,甚至直接置頂。

輸入法在各大廠商的業務闆塊中,一直都是投入大于産出的一項服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就是一個吞金獸。百度輸入法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是以也加入了一些營銷類廣告。

百度輸入法希望創造一些收入也無可厚非,但影響使用者使用,甚至回報無門,要直接到貼吧去提意見,就有一些損傷體驗了。

并且内置廣告的問題,早就有許多使用者不堪忍受了。而且,據網友回報,百度旗下幾乎所有的應用幾乎都有這個問題,可在輸入法這種拿起裝置就要使用的應用上,倘若忽視體驗其後果不言而喻。

輸入法市場三足鼎立,百度輸入法地位難保

除此之外,在實際使用中,百度輸入法會出現詞庫聯想卡頓、詞頻識别難等基礎性問題,這些問題在每天打字的時候如果頻繁地出現,相信沒幾個使用者能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在努力做新功能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優化之前的一些隐藏漏洞,否則隻會逐漸讓老使用者喪失信心,轉去其他輸入法的懷抱也不無可能。

百度輸入法公布的合作領域囊括了銀行、科研、外貿、教育領域,甚至還有購物、娛樂場所等等,說明它的應用場景是足夠龐大的,這些企業與百度輸入法的聯手,勢必也會為其增加一筆不菲的收入,而且從企業使用者的回報來看,百度輸入法的售後服務是值得點贊的,說明百度并非沒有優化的能力,隻是看願不願意投入罷了。

百度輸入法之是以能如此有推進AI功能的底氣,是因為它有依托百度搜尋的數以億計的使用者體量來為其提供足夠的資料庫,樣本量足夠的情況下,任何有技術實力的公司都能做到超乎想象的智能AI程式。而由個人使用者“無私奉獻”的資料被百度輸入法用來盈利之後,或許反哺一下,稍稍聽取一下使用者的意見,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結語

百度輸入法目前在國内市場還是穩坐頭把交椅的,但随着其他輸入法産品的步步緊逼,使用者增速也在持續放緩。推陳出新固然是好事,但由于輸入法的特殊性,許多使用者其實對于新功能的需求并沒有如此迫切,反而是老問題、小毛病容易對他們造成困擾,在這方面百度輸入法顯然還有努力的空間。

而且百度輸入法在推進新功能的時候,使用者資料權限的擷取範圍也是敏感地帶。衆所周知,近幾年隐私收集問題監管加嚴,相關部門可不會讓企業有犯錯的機會。而一旦因為這類問題被要求下架整改,對後續功能推進的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

是以,從百度輸入法的現狀來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走向,依然充滿着未知數。穩固行業地位,也有很長的路要走。